网民的狂欢绝不是互联网的终结_网民的狂欢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 网民的狂欢 > 网民的狂欢绝不是互联网的终结
未完成 网民的狂欢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0-09-21 10:09:47

网民的狂欢绝不是互联网的终结


周末闲来无事,把朋友送的《网民的狂欢》读完了,这是本被海内外媒体关注的一本书,光从书的封底及环衬中就看到纽约时报,独立报,泰晤士报还有国内的中青报以及南都的推荐语,读完之后,有点小想法,写出来,和大家讨论一下。
言归正传,这本书只有200多页,内容自然不必再让我重复了,但我还是想把这本书最好总结写出来,这是来自于作者基恩的叙述:
网民们占领了各个领域,让那些专家和文化把关人——编辑、记者、新闻主播、音乐公司和好莱坞电影工作室都见鬼去吧。业余者和不计其数的我们已经主导了当今世界。他们正想通过操纵电脑来统领未来,经过世界并不像他们所理解的那样。
全书中,作者批评的焦点是网络已经或正在解构权威,造成信息与知识质量的下降。但作者似乎并未认识到,伴随着web2.0的发展,人们在信息社会的生存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包括辨别、筛选等一系列学习能力已成为当下人们面对信息海洋所必需的素质和本领。
另一方面,作者认为我们的“信息民主化”付出了太多代价。但有必要指出的是,人类任何一次伟大的前进都是都是以对过往生活方式的某种颠覆为代价的,以民主为例,它对于专制的颠覆也伴随着社会习俗、民众认知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系列过程。如今“信息民主化”,将精英和普通民众放在同一个话语平台上,这其实是个两方博弈的过程。其结果就是去伪存真,将假精英和真精英分类,同时也会在普通民众中找出另一部分真精英。这个过程当然是个漫长而又要付出高昂代价的,但如果因为代价过高而放弃,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因为民主成本过高,而且民众认知转变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我们还是实行专制吧?
总结一下:这本书揭示了很多很多web2.0的弊端,这一点是对目前沉迷于web2.0可以解救世界的人一种警示。但,由这些弊端而去得出这个结论却略显牵强,甚至有点力不从心。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网民的狂欢绝不是互联网的终结”的回应

洋屎蛋儿萌萌哒 2010-09-21 11:04:49

小新 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