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好才是真的好——关于西班牙的读后感及游后感_西班牙主题变奏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旅行 > 西班牙主题变奏 > 性格好才是真的好——关于西班牙的读后感及游后感
淇奥 西班牙主题变奏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10-18 17:10:17

性格好才是真的好——关于西班牙的读后感及游后感

什么是性格好才是真的好。首先这是对西班牙的高度赞美之词。其次用毛姆在这本书最后的话阐释就是“他们的卓越之处也很伟大,但却在于不同的方向:那是一种性格的卓越。在这一点上,我想无人可以超越他们,只有古罗马人才能与他们匹敌。”
      
       从西班牙回来才继续读完这本书。我有一半是为了毛姆才去的西班牙吧。年初的时候读了《Of Human Bondage》, Philip最终还是没去心心念念的西班牙(虽然他一度想跳上船奔着西班牙而去),去看看中世纪风貌的城市、城市背景中的山脉、河流。那个时候我就想,要去西班牙看看。后来看了一部西剧《狼舞之地》,贫瘠野蛮的土地上发生着各种唯美、扣人心弦、狗血抓马的故事,全剧女演员颜值简直突破天际。因为这部剧就更想去看看。
 
       没去西班牙之前,我所知的那些大师是:维拉斯凯兹、戈雅、毕加索、达利、高迪;而去过西班牙后,才认识了格列柯。深深被那幅大名鼎鼎的高贵绅士画像所吸引,进而对格列柯爱得不行。如果观者恰是一枚基佬或者有着基佬审美,怎么不会被领口和袖口那一层又一层夸张的花边,那瘦削的肩线修长的颈,西班牙长剑华丽的手柄,半藏玄色大衣中若隐若现纹章项链所吸引。还有那裘德洛(人到中年)的发际线,那弯月形的眉,那由骄傲、讥哂、冷漠、温良、睿智、洞察所混合的眼神、那挺直的鼻梁、那缄默的嘴唇、精心修剪的胡须,无不透出谜一般的魅力,值得你不断审视。如果观者恰是一枚手控(即便不是结果也一样),也会被那只按在胸口,优雅到有几分矫饰的手吸引,那是一只纤细修长匀称、有着光洁指甲,如女性般的右手。画像并不言说,但那只手仿佛正倨傲地要向观者宣布:“我正是这样的男子。”
       毛姆在书里用了很多篇幅写他对格列柯的理解,更是用很大篇幅说了画家对姿态优美的手的喜爱,是以另一幅基督背负十字架的画为例。他推断格列柯是同性恋,他说到“我们应当指出的是同性恋者的一个特征在于他们对正常人重视的某些事情缺乏深刻的严肃态度。他固执地看重大多数人觉得微不足道的事情,而另一方面,他却又玩世不恭地对待在普通人看来对精神兴奋至关重要的问题。他对于美有着强烈的感知力,却易于看到特别是存在于装饰中的美。他崇尚奢华,觉得优雅有一种独特的价值。他感情丰富,去酷爱奇思怪想。他虚荣,多话,诙谐,做作。他洞察力尖锐,但在令人愉悦的装饰方面有着奇妙的天赋。他拥有活力与才华,却缺乏力量。他孤单一人、愤世嫉俗地站在岸上,凝视生命的河水流逝而去。他坚信看法主张不过是偏狭之见。简而言之,他有很多令我们翻到惊讶的特征。或许在这方面的异常可以解释他的画为何无法达到终极的伟大。他的画使人震撼,但不能给人以宁静。” 我甚至怀疑这样深刻独到的说法,是出于作者私心,是作者的自我表达。用这些来形容作者本人,或者其他一些同性恋群体的人也非常贴切。
       希腊人格列柯在西班牙获得了创作机会,但却不足以代表一种西班牙性格。在作者看来维拉斯凯兹才能正真代表一种西班牙性格。那是一种大太阳底下没什么好掖着藏着的坦荡,明快、开朗、笃信、以及对这种笃信的自信。你能在维拉斯凯兹画的王室孱弱储君肖像画中感受到这种明快开朗,能在他画的普通人生活场景中感受到这种明快开朗,甚至能从《宫娥》一画国王夫妇镜像中的面貌感受到这种明快开朗。
       
        毛姆谈了西班牙的戏剧,详述了《塞维利亚的埃斯特蕾拉》这部戏剧,从现在的角度看剧情也是狗血十足,而在当时也属群众喜闻乐见,更是西班牙戏剧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直到今天,这部剧也还在演,当我走在马德里的街头,恰巧在路边发现了这部戏上演海报。完全是因为毛姆的介绍,不然路过一张赫然印着《 La Estrella de Sevilla》的海报也就当无效信息。也很好奇这部传统经典的现代演绎是怎样,因为除了狗血外,剧情也实在是曲折和长,据毛姆介绍是部三幕剧。
       毛姆也谈唐璜,唐璜首先是西班牙的唐璜,然后才是拜伦的唐璜!所以别忘了西班牙除了糖球CP(唐吉柯德与桑丘),还有唐璜呢!在欧洲文学作品中至少有两位奇男子是必须要了解的,也是重要的原型人物。一位是浮士德,而另一位则是唐璜。他们和其他文学史中重要的原型人物一样,除了个性鲜明独树一帜意外,更是经得起多变造型以及个性多个面的深度挖掘。而毛姆要读者记住,西班牙版的唐璜,人如剧名《塞维利亚的浪荡子》。

       没有在泰晤士河边走过,就不能明白为什么当年上海开埠,英人会先在黄浦江边动工建设。没有领略过西班牙的那些山脉土地,就不能明白为什么今天的内华达州在当年会用这样相同的一个西班牙地名命名。尤其是当火车由东向西,从巴塞罗纳(一个非常地中海的城市)驶向马德里,驶入伊比利亚半岛中部海拔渐高的地方,看着那些光秃秃,鲜有植被覆盖的山脉横梗起伏不断延伸,看着山脉间穿插出现的黄褐色平原,低洼处的葡萄园。你可以在加州,在内华达州找到这些景色的缩影,一如几百年前西班牙海外开拓者一般,欣然发现一方犹如家乡的土地,便赋予圣地亚哥等等等祖国地名。
       毛姆说旅人在西班牙要做吃苦耐劳的准备。因为西班牙没有美食,而旅馆的条件通常也很差。二十一世纪的旅人,即便入住传统的小旅馆,也能享受现代设施。而全球化时代,食物也已早早地随着人类活动痕迹提前进入了全球化时代,食物不是烦恼。只是深入这个国家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你还是能发现这里在历史上就从不是个富足的国家,即便是在最辉煌时代,普通人的生活依然贫穷。曾经财富如潮水般涌入这个国家,又在极短的时间内如潮水般散尽。作为第一个日不落帝国,从殖民地攫取的财富,既没有作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第一桶金,也没有为这个国家实体经济创造什么基础。他们将财富大肆挥霍于另一领域:宗教信仰。到过西班牙,造访过名胜古迹(如果你没有早早地对教堂之类的审美疲劳),会觉得在没有比他们更虔诚的了,再也没有比他们更愿意、更乐意表达这份虔诚了。无论是他们“一贫如洗”还是“一夜暴富”的时候,他们都愿意倾其所有来表达虔诚。这大概就是出于他们性格中的天真与乐观吧!而宗教的神秘主义和苦修也一度在这个国家大行其道,这大概也是一种天真和单纯吧。总之你很难在他们的文化艺术中发现苦难、悲观、消极的烙印,即便是在表达苦难的宗教题材上。

       最后回到性格好才是真的好。毛姆在书的结尾已然做了最好总结。人的创造是比艺术创造更伟大的创造。他也不忘提醒我们在人的创造的领域里“然而思想才有着最后的决定权”。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