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是部好电影,我知道,这句话说出来,资深影迷要嘘声一片。之所以这部横扫奥斯卡8个奖项的电影,却不得影迷们青睐,恰恰就是因为他运气太好了。
他是一部好电影,但没有好到该拿那么多奖。尤其是前半部和结尾的撕裂,前半部犹如一把撕开现实“手术刀”,后半部却变成了个励志童话。
许多人说,小说比电影更好,电影只拍出了小说的百分之5,于是抱着这样的心情看了小说。
是期望太高,还是如何,无疑是失望的。抛开文笔不讲,这部小说,作者的文笔明星没有第二部作品《六个嫌疑人》娴熟。就情节而言,看下来, 无疑是失望的。
第一个故事,小说是讲男主人公好朋友萨利姆去看最爱的明星电影,被猥琐的故事。萨利姆的被猥亵没有在之后发生作用。除了展现了一个故事,小说这个故事没有特别大用处。
相较而言电影的改编比较成功,改成崇拜明星的是男主角,正在简便厕所里方便的男主角(小说里是萨利姆)突然得知喜爱的明星的私家飞行车来到,想要出去见明星,结果厕所被锁上了,为了出去,他不惜跳入屎坑,从而获得签名。电影还让男主角哥哥 卖了签名,获得钱。男主人公非常生气,两人的态度表明,一个是实际派,一个是理想派。这也为日后两人产生冲突埋下了伏线。同时,男主获得签名也暗喻着男主会像他崇拜的平民明星一样一飞冲天。
此局,电影胜。
第2个故事,小说讲了男主角看到了养育自己的神父被另外一个神父杀掉的故事,得知十字架上写着什么。从而可以答对第二个题目。
电影里是男主角看到母亲因为印度的穆斯林与印度教的种族斗争中死去,同时在这过程中,看到一个装扮成罗摩神的小孩,他的右手里握着弓和箭。
弓和箭的设定更为切题。
电影小胜。
电影将小说的第3,第4个故事糅合和在一起,不过去掉了小说里面的娈童,让女主变成是男主雨中救下的一个女孩。
个人其实蛮喜欢小说的第3个故事,展现了印度的娈童现象,但是可惜电影既然定位励志电影,那么就不太适合展现了。这局,平分。
从第5个故事开始,电影其实已经和小说没有太大关系。有意思的是,电影从第5个故事,因为显现了太多的美帝救世主心态开始滑落,而小说也是从第5个故事开始走进一种浓烈的奇幻色彩,每每让我有一种看《故事会》的感觉,除了第7个故事,还有些无奈,其他的无论诸如在假扮有钱人实为间谍的人家打工,还是和电影明星的那段情,还是萨利姆换照片,让一个杀手杀了坏人的故事。都非常《故事会》,好看是好看。但就觉得缺点什么。
小说的结尾,是有点意外到我,但也让人觉得太传奇,太故事。
总论:个人认为,小说其实就是一本三流的畅销小说,结构松散,每一章节单看,情节都很离奇,有很强的可读性,但是深度,却实在没有。不过其实作者自己创作的时候,都没有强调什么深度,他只不过以一个高高在上的富人身份,试图展现下层人民在印度这个国度奇幻的经历罢了。
也许,这也是我对小说失望的原因,因为之所以会看小说,是因为电影,而电影的宣传以及对小说的一些介绍都让我以为,这是个类似《骆驼祥子》一样深度揭露底层人民苦痛,永远出不了头的故事, 结果一看,原来,拉黄包车的除了祥子,还有马永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