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人行道大概150米,红绿灯突然跳成了绿灯,不想顶着烈日等下一轮,便加快了步伐。前面老爷爷一头白发,目测70岁左右,也在用力往前走,步履蹒跚的,明显他也准备快速走过人行道。年轻的我,三步两步便迅速超越了他,擦身而过的瞬间,我特别矫情的有点想哭。到了马路对面,赶紧回头看了看,幸好他在红灯亮起前,顺利通过了。心里又骂了自己一遍,什么时候能够结束对这些细节的不安与敏感。
我开脱,都是因为在看一本叫《选一种姿态,让自己活得无可替代》的书,路过的瞬间,书中一篇名为《为你留着一盏灯》的画面不断从我脑海中闪过。讲的是小天(作者黄竟天)家对门邻居老奶奶的故事。李老太太和老伴杨老先生一起住在杭州某栋欧式风格的老公寓里,唯一的女儿在国外已经成家,有房有车,有一对可爱的儿女。对,这是一对孤寡老人,至亲在国外的孤寡老人。小天搬进这栋公寓后,因爸妈的工作忙,便经常到李老太太家吃饭,睡觉,她们对小天挺好的。李老太太和杨老先生早年响应国家的下乡政策,到中年后才再次回到杭州的,杨老先生是一位出租车司机,而李老太太因工厂效益不好,已早早退休。因为杨老先生晚上要出车,李老太太总是很晚才睡觉,小天有次问为什么,李老太太只简单说要亮一盏灯给老伴。这一盏灯,直到杨老先生因长期以来的心脏病去世后,仍然亮着。文章的最后,小天写:”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守望着你最爱的那个人。无论他在触手可及的近处,还是在遥不可追,亦不可望的远方。“好吧,很简单的话语,又触碰了我的神经。
我想起了我的爷爷奶奶,想起了我的梦。安静的午后,奶奶在门口与人交谈,声调不一的话语时不时透过木制的大门传进来,床上的我翻着身,迷迷糊糊的听着断断续续的句子。句子、话语本身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我已经习惯这些飘然而至的话语带给我的安全感,这样我会清楚的知道,奶奶在门外,只要我爬起来,叫声奶奶,奶奶必定是会回答我的。
爷爷是97年离开我们的,奶奶是06年。爷爷走时,我正在上小学,每每有任何的委屈与不快,我总是一个人到爷爷的坟前呆几个小时,坐在爷爷的坟前,独自诉说着自己内心的感受。我一直深信,爷爷是愿意听的,也是可以听懂的。至今爸妈依旧不理解那时我奇怪的举动。奶奶走时,我处于初中升高中的阶段,为了美其名曰的学习要紧,连续三年上坟,我都没有参加。在所有子孙里,奶奶最溺爱的便是我。奶奶喜欢给我讲她过去经历的故事,我总是认真的,绝不含糊的听着,以至今日和大伯们交流,我依然可以清晰的讲出他们曾经经历的事情。
一面大大咧咧的自己,一面又被这些细微的事物触发着。幸好,过去的种种,今日回顾,都是美好。三月,清明之前,遇这样一本书,回忆这样一段故事,挺好的。
他们,都是无可取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