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长大了没有?_彼得潘综合征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心理 > 彼得潘综合征 > 你长大了没有?
书海冲浪者 彼得潘综合征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2-06-17 16:06:57

你长大了没有?

选择《彼得潘综合征——那些长不大的男人》这本书,不是因为彼得潘,也不是因为丹·凯利博士,更不是因为彼得潘综合征,而只是因为这本书的的副标题——那些长不大的男人——深深的吸引了我。之所以如此,则是因为在妻子千百次重复的说我不成熟、长不大之后,我已经对自己产生了深深的怀疑——我到底长大了没有?我迫切的想要通过这本书来了解长不大的男人到底有些什么特征,以及如何才能快速的“长大”。

说实话,我挺孤陋寡闻的,我根本不知道他们都是何方神圣、何许东东。原来,彼得潘是苏格兰作家詹姆斯·巴里的剧本《彼得潘:不会长大的男孩》中的主人公,后来被迪斯尼公司改编成为《小飞侠》系列动画电影,再后来又于1980年被美国心理学家丹·凯利博士作为一种严重危害男性成长的心理综合征的名称,用以指称那些害怕面对现实世界的激烈竞争,渴望回到儿童世界,依赖他人,畏惧承担责任的人。

丹·凯利博士研究这种综合征已经多年,他在这本书中通过大量的现实事例对其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他看来,彼得潘综合征患者具有情感麻木、拖拉延误、社交无能、魔幻思维、与母亲的矛盾、与父亲的疏远、两性之间的问题这七大特征,表现在性格上就是不负责任、焦虑、孤独、性别角色冲突、自恋和大男子主义,以及海盗式的生活方式,他们无法适应社会,始终在幻想着逃避,飞回到“永无乡”。他认为,这种病症产生的原因在于男孩儿幼年所受到父母之间关系的影响,以及生长在受到过分保护的家庭环境中所形成的依赖,长时间的不负责任又强化了他们的不成熟感,而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迫使他们直面现实。

丹·凯利博士借这样一个名称想要表达的,是一种男性面对成长而产生的困境,或者说是男性面对成长的应激策略的失败。什么是长大?就是做到年龄和身体、心理的“与时俱进”。但是他所谓的彼得潘综合征患者真的是没有长大吗?从书中所举的例子可以看出,罹患彼得潘综合征的人并不是贫困潦倒,并不是衣食无着,而是很好的适应了社会,有一技之长。所以,在我看来,虽然他们拒绝长大,他们逃避责任都是事实,但绝对不是没有长大,不是不成熟,而是在发泄对现实的一种不满而已。也正是因为他们为了适应这个社会而压抑了自己,所以才会患想着有朝一日能够逃避,正是因为他们在某些方面负担了太多的责任,才会在另一方面拼命的想要拒绝……这绝对不是什么不成熟,而是人之常情,就和我们平常工作累了都会想到去放松一下、放纵自己是相同的道理。现代社会,一个男人的社会角色有很多种,有几张不同的面孔,采取不同的行为策略来应对不同的社会角色是很正常的,而不同社会角色之间的冲突往往会带来痛苦、彷徨和迷茫。但是,社会是不允许一个已经在年龄成熟的人有某些行为的,所以,男人才难、才累,才想逃避到“永无乡”去,大多数男人的这种想法也只是想想而已吧。

其实,在中国社会也有是否长大、成熟这样的讨论。除开那些心智发育极端不成熟的例子,对于很多年轻人的叛逆、不正干、不成器、不负责任,中国人都会解释为成长中的正常现象,认为“树大自然直”,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会好,并不会为其贴上“……征患者”的标签。在我的初中同学中,就不乏被家长进行强制管教的例子,甚至通过让其早早娶妻生子这样的方式,来让其尽早负起责任,快快“长大”。他们现在都“长大”了,都生活得很好。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自以为自己的青春与众不同,但从普遍意义上说,长大的过程都与他人无二——面对长大,我们会有向往,也会有焦虑,甚至采取一些措施抗拒。现实很残酷,常常令人不满,那么我们时常回忆一下过往或者畅想一下未来,让心智轻松一下,又有什么过错呢?所以,我并不认同这是一种什么病,即使算是,它也会随着年龄的渐增,自我痊愈。这也是作者对这种“综合征”的产生原因和治疗途径语焉不详的原因所在——因为的确没有什么好讲的。

选择这本书,并没有解决我的问题——我确实是并不认同丹·凯利博士这样的定义,这样讲可能会让我背上彼得潘综合征患者自我辩解、甚至逃避治疗的嫌疑——因为我已经被妻子冠上了“长不大”之名。虽然如此,作者在书中举了很多例子来讲述这种心理病征,让我们知道确实存在这么一种心理现象,而读者以此来对照一下自己,看看自己到底有没有“长大”,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至少可以加深我们对自己的了解。那么,我也可以在你的耳边恶作剧般的问上一句——你长大了没有?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