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这本书后,已捧读了一大半,然后在办公室里就不翼而飞了。犹豫过久,还是重新买了一本,因为隔了一段时间,不得不又重读了一遍。然后发现,这次重读是值得的,它把我一开始对这本书的误读解除了,让我看清了这本书的脉络。这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普及性心理学著作,我会将它推荐给我的学生。
本书认为,这种综合征在时代的变迁之下,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出现,多发于中上层阶级的最年长孩子,始发于11-12岁,这些孩子会先出现四种基本症状(也称为“症候”吧?):不负责任、焦虑、孤独、性别角色冲突;在此基础上随后出现两种中间症状:自恋和大男子主义、海盗式的生活方式,最终导致爆发期的社交无能。这些孩子虽然在这些症状上的表现程度不一样,但都有一个相同的妄想:即想留在“永无乡”——不想长大。同时,这种综合征将使孩子出现七种心理特征:情感麻木、拖拉延误等。作者认为,彼得潘综合征“是现代社会压力的产物,这些压力施加于家庭,并最终施加到了孩子身上。”
的确,我们从彼得潘综合征的最初产生、定型及最终爆发,看到了家长在沟通过程的“隐含信息”于孩子的影响,看到了社会(以媒体为直接作用力),看到同辈群体“盲人引路”的作用,作者以极其生动的案例,暴风骤雨式地为我们的潜常识进行了揭疤。最后的预防及矫正建议也是可行的。作者对一部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进行心理学的研究,应该也是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一个创新。
以上是我对整本书内部的初步概括以及总体评价,以下是我对一些问题的思考。
P65,父母对对方的指责,通过隐含信息转移到孩子身上,而孩子则敏感地以“他的忠诚和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把责备的手指指向了自己,认为“自己错了”。这让人联想到埃里克森的人格八阶段理论,但问题是:第一,埃里克森认为孩子的自主与内疚形成的关键期是4-5岁;第二,孩子的“自我中心主义”,似乎更不易让他将错误揽在自己身上。所以我觉得这种分析并未完整。那么,孩子这种揽责任的心理趋向是怎么引起的?
P4,如何判断一个男人身体长大了,但心智未长大?成人的年龄与心智发展是否有着对应的常模?尤其进入30岁之后,我会觉得自己有很多行为和思想都未必像一个成年人,而且,我觉得有些人表现得成熟世故,但又未必获得成年人所给予的那种角色稳定感。(这句话我怕我将来再看一次也不明白我最初所指的是什么……)
P84,书中提到马斯洛的需要五层次理论,我明白人会根据需要层次的满足,进一步追求更高层次需要的满足。【插一句:现代人总追求着一种“安全感”,那是否表明他们只完成的温饱需要?那么,那些女孩在择偶的时候,既要安全感(第二层),又要人家爱你疼你(第三层次),还要人家尊重你给予你空间(第四层次),是不是太奢求了?】那么当到了第五层次的时候,什么东西才能使人自我实现呢?我盗用一下经济学的概念,是否可以认为,“一个人真正想要的东西是那些边际成本不变的东西”呢?我想我可以进一步认证一下。
P134,在第一遍阅读的时候,真正让我对这本书感兴趣,是从作者对几名彼得潘综合征患者进行心理治疗的过程开始。那么,作者是否为变态心理学或临床心理学提出了一种新的诊断结果及相应的诊疗方法?当一个心理医生未识别患者为彼得潘综合征时,他的治疗过程与作者的治疗过程是否会不一样?这种症候群归根结底就是因家庭紧张、不合适的家庭教养和社会压力导致的成长问题,那么,除了症状可分辨出来之外,实质上我并不认为它对心理咨询领域有太多的指导意义。(为此我还特意学习了一下“综合征”这个概念。)
P91,你自己是你爱人的“温迪”还是“小叮当”?我认为最突出的一个指标是:你所认为你最爱他的是什么?是那种他把脸埋在你的脖子间,你抚摸着他头发的宠溺感;还是你趴在他的身上,细数他的微笑的惊异感?
写到最后,我几乎忘了自己看这本书的初衷,因为我以为自己家中也有着一个彼得潘一样的男人。他在家中呆了九个月之后,在另一个城市找到了另一份薪水高一倍的工作,然后义无所顾地离开了。他没有考虑我、我们的小家庭以及我们的婚姻,那份工作当然也不是他最重视的,流浪是他的本性。那时我就觉得他是小飞侠。我是那个一直容忍的温迪,甚至鼓励着他:“再出发,再出发吧,你是勇敢的小飞侠……”他甚至也为此沾沾自喜起来,这次回去,带走了我新买的《彼得 潘》。我一直无法相信他会永远留在我身边,留在这个连饭都不会做的不称职的替身母亲身边。十年了,对彼得潘来说,是不是耽搁得太久了呢?我找不到答案。但其实,我如小叮当般爱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