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公司股东与经理之间的信誉如何建立_理解公司股东与经理之间的信誉如何建立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理解公司 > 股东与经理之间的信誉如何建立

理解公司——股东与经理之间的信誉如何建立

大体而言,股东与经理之间的信誉得以建立有四个条件: 第一,股东与经理之间的博弈必须是重复的,也就是说交易关系必须有足够高的概率持续下去。只有在重复博弈的情况下,股东和经理才会有追求长远利益的动机,才不会为了短期的利益而损害自己的声誉。注意这里讲的“重复”,是市场上的重复,不一定是固定对象的重复;也就是说,尽管雇佣关系不一定固定不变,但只要经理人还需要在市场上继续寻找工作,投资者还要继续雇佣经理人,并且都是基于观察到的对方的过去的表现,决定是继续原有的雇佣关系,还是选择新的合作对象,信誉机制就会发生作用。 第二,股东和经理要有足够的耐心关心未来。前例中的δ也可以解释为股东和经理人对未来的耐心。一个人越有耐心,越重视未来,就越可能讲信誉。这两个条件为我国企业中普遍存在的“59岁现象”提供了一个理论解释。当经理预期自己要退休时,他们更可能机会主义地利用自己过去积累的声誉谋取一次性利益。 第三,信息的传递要足够快。也就是说,经理的业绩能够被市场及时观察到。股东可能没有办法发现经理是偷懒还是努力工作,但是至少要能够很快观察到当年的利润是高还是低。 为了理解信息的重要性,我们把前述第一个博弈模型做部分扩展。前面我们假定,经理人欺骗股东一次就被发现。现在我们假定,经理人欺骗股东两次才会被发现。那么,这时经理人不讲信誉的收益就是10+10δ=10(1+δ)单位,经理人讲信誉的条件就变为 ≥10(1+δ),即δ≥ 。显然 大于原来所要求的1/2,也就是说,如果经理人不讲信誉的信息被股东晚一天获得,那么讲信誉的条件就会更高。 由此可见,信息的传输对于信誉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后文中还要提到,在股票市场上,中介机构和媒体担负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传输信息。由于有了这种信息传输的机制,股票市场中的信誉机制就会更容易建立起来。 前面已经提到,产品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提供经理人业绩的信息。我们已经看到,产品市场提供的信息对经理人市场的信誉机制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在产品市场存在竞争的情况下,通过企业间业绩的比较,市场可以得到有关经理人行为的更准确的信息,经理人就更有积极性建立一个良好的声誉。如果产品市场上竞争不充分,单个经理人的表现就难以被市场观察到,信誉机制就难以发挥作用。 第四,股东要有积极性和可能性实施惩罚。经理发行股票后就不再守信,投资者(股东)就不再买他的股票;经理这次偷懒,就不再有股东愿意雇佣他或者以后只发给他一份很低的工资。在这种情况下,出于长远利益的考虑,经理才会讲信誉。 但是,如果受损害的股东没有积极性或者没有办法惩罚不守诚信的经理,经理就会肆意欺骗股东。经理这次欺骗了股东,下次发股股东还照买不误;这次经理偷懒,下次股东还雇佣这个经理或者还给这个经理高工资,如此的话,经理没有理由不欺骗股东,经理之所以对股东讲信誉,是因为担心这次欺骗了股东,股东就不再与其交易往来,经理就会因短期利益而丧失长远利益。如果经理欺骗了股东之后股东还继续与之交易,那么经理就没有必要不欺骗股东了。所以,惩罚很重要。这种惩罚不是法律的惩罚,而是市场的惩罚。 惩罚的积极性对信誉机制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很多在西方国家运行很有效的体制在我国不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受损的参与方没有积极性惩罚骗子。比如,银行贷款,按理讲,企业向银行贷款,这次不还下次就不可能再贷到了,所以企业才有积极性还款。也就是说,“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如果企业贷款一次就不准备再贷款了,那么,银行就不敢贷款给它。只有预计企业还可能再贷款,才敢相信它。但现在我国的很多企业,借了银行的钱不还,银行不是停止贷款而是继续借给它;或者,欠这个银行的款不还,另一个银行还继续给他放贷。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什么要还款呢?银行不对不守诚信的企业实施惩罚,欠款不还就是企业最优的选择。 如果“股东”是国家,那“经理”也不可能有积极性守诚信。在国有企业,国家是股东。虽然经理偷懒,但是由于企业不会倒闭或者其他的原因,上级部门(“股东”)仍然继续重用他、提拔他,经理为什么还要努力工作?所以,惩罚的积极性和可能性对于信誉的建立是很重要的。 当然,也并不是惩罚越严厉,经理人就越重视信誉。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里,企业业绩不佳,可能是由于经理人工作不努力,也可能源于不可抗拒的、不受经理人控制的外部因素的影响。如果投资者不能在两者之间做出甄别,过于严厉的惩罚不仅无助于信誉的建立,而且可能有害于信誉的建立(Green和 Porter,1984)。比如,在前例中,假定即使经理人诚实,投资者也可能遭受5单位的损失。如果投资者一观察到自己损失了5单位就永久性地中断雇佣关系,那么经理人也可能没有积极性建立信誉。因为即使自己不欺骗,也可能永远失去未来交易的好处,为什么不欺骗呢?当然,如果投资者从来不实施惩罚,经理人就没有必要讲诚实了。所以,在现实中,投资者一般是根据企业业绩的相对长期表现对经理人的能力和操守做出判断。 除了信誉机制以外,法律是保证股东和经理讲诚信的另外一种基本机制。但就股东与经理的关系而言,与法律机制相比,信誉机制可能是一种成本更低的机制。特别是在很多情况下,法律是无能为力的,只有信誉才能起作用。经理是努力工作还是偷懒,法官根本没有办法判断和证明。即使有可能,成本也非常高。 信誉机制建立的几个条件具有一般性。为什么旅游景点饭馆的服务质量差?不仅是因为游客与其之间的往来(博弈)大都是一次性的,而且饭店有地域上的垄断性,游客没有选择。游客不会经常来这里旅游,来了也只能在这里就餐,饭馆不必考虑长远的利益,所以就有积极性欺骗你。相反,一个社区里的饭馆会更加注重自己的声誉。社区里的饭馆的客户主要是社区的居民,他们之间的往来(博弈)是重复的,信息传递也很快,声誉不好的饭馆很难吸引到顾客,因而社区的饭馆就很注重长期收益,也就有积极性讲信誉。 博弈的重复性有时会表现为其他的一些形式,比如连锁店的形式。连锁店为什么更值得信赖?就是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博弈重复进行的概率。顾客去麦当劳吃饭,虽然每次去的可能是不同的店,但是由于它们都是麦当劳的连锁店,所以就顾客与麦当劳的关系而言,博弈有足够高的概率重复进行。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理解公司》其他试读目录

• 股东与经理之间的信誉如何建立 [当前]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