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哗与骚动学习万科好榜样_喧哗与骚动学习万科好榜样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金融 > 喧哗与骚动 > 学习万科好榜样

喧哗与骚动——学习万科好榜样

1988年12月28日,深圳街头出现一帧巨大的横幅:"移植香港经验,隆重推出万科股票。"市民们对此并不兴奋,而只是好奇。更好奇的是前一天,即12月27日,深圳的党报《深圳特区报》以整版的篇幅刊登了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科")的《招股通函》。为什么党报对万科股票的发行,如此大张旗鼓地支持?这引起了部分市民的关注,有人甚至投信报社,提出各种各样的责问,最严厉的责问恐怕就是"党报怎么能整版刊登'商业广告'?"大有兴师问罪之意。为此报社刊登了一位女读者的来信《对"万科"发售股票提几个问题》,同时在两天后,即1989年1月11日,让万科股份制筹委会在报上公开答复读者提问。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端倪,深圳发行股票不得不依靠政治影响力。 我们知道,深圳发展银行并不是中国首家股份制银行,1986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交通银行,才真正是第一家股份制银行。交通银行是全国性的银行,其资本金由国家控股50%,另外50%公开向社会各界认购,每股500元,个人最多认购20股。然而毕竟交通银行在20世纪与股市不沾边,所以从中国股市的角度无法与深发展相比。深发展这家以后在深圳股市举足轻重的股份制银行,其诞生可说是新中国金融史上的创举,它不仅是首家上市的金融股份公司,而且还是首家拥有外汇优先股的中国银行。 与深发展相比,万科的重要性更为突出,其意义并不在于它是深圳第二只发行并上市的股票,而在于它是国内第一家完全按照国际规范改造成的股份制企业,在于它是国内第一家具有外资股的股份制工商企业,同时它还是新中国第一家严格按上市公司标准规范运作上市的公司。从公司情况、财务报表到股本结构、利润预测,全部向社会公布,完全以透明的方式出现在投资人面前。万科不想当"民兵",它代表着股市"正规军"的出现,代表着深圳乃至全国的股份制改革上了一个新台阶。 万科的前身是深圳现代企业有限公司,这是一家成立于1984年,性质属于全民所有制的企业,在股份制改造前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下属有15家全资、合资、直管企业,在北京、广州等地都设有分公司。这样一家规模不算小的企业,在"稳"字当头的国有企业里,日子过得算是有滋有味,完全可以"泛泛楼船,摇摇歌吹"地混日子。可深圳新城的崛起,就是为了给其他城市做个改革的榜样。1986年深圳市政府向国营集团公司系统下发红头文件,要求进行股份制试点工作。"我看到这个文件很兴奋。"万科的总经理王石说。 王石何许人也?为什么兴奋?作为企业家去登珠峰,也就在业界登上了名声的高峰。因为王石,目前在地产界流行起这样一句口碑:"学习万科好榜样。"这样一个在中年还具有巨大勇气和冒险精神的人,在年轻时对改革怎会不兴奋?况且万科当时与上级部门,即深圳特发集团,有诸多矛盾。利润留成、人力和资金调配,万科对集团公司都有意见。"不行!"深圳特发集团断然否决王石的试点要求。理由或许很简单:你王石本来就不太听总部的使唤,再一改制,就更无视上级了。 红头文件下发了,愿意试点的请举手。只有万科、金田和原野。他们的上级统统反对。深圳体改办很无奈。改革需要勇气,而既得利益者往往缺乏这种勇气。只有三家举手,当然得好好保护。当时的市委书记兼市长李灏特意安排他的秘书唐火照,避开三家的总公司和政府有关部门,约见三家公司的总经理,给他们鼓励打气,像搞地下工作似的。不过"地下"工作的保密性不够,当市政府准备同意万科股改方案时,深圳特发集团抢先一步,派出一个请愿小组,到市政府办公厅,强烈要求市政府撤回股改文件。"你们市政府怎么可以越权干涉企业内部的正常管理?"质问的理由响当当。市政府很无奈,只好把万科搁在一边。总公司和万科的矛盾公开化了,王石的日子很难过,亲自去市委书记办公室讨说法。"改革是非常不容易的事,你们年轻人不要急躁,要沉得住气,困难越大,就越是要注意工作方法和策略。"李灏在办公室里,一边拿着毛笔练着书法,一边不急不慢地安慰道,大有"少年负胆气,好勇复知机"的意思。这是王石第一次与市委书记面对面谈话。"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事后王石感慨地说。 李灏的话是有道理的。能派出请愿小组到市政府"示威",能没有背景么?得疏通北京的关系,得耐心地做工作。最后是市委副书记秦文俊亲自到深圳特发集团去做其老总的工作。"那就让他试试吧。"老总勉为其难地同意了。得到放行,不仅王石兴奋,万科公司里一批二三十岁的年轻知识分子都很兴奋。小伙子们提出"要干就干出一个符合国际规范的样本来"。总经理王石想得更远,他决定在股本结构中设外资股,于是公司安排小伙子们赴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先进的股份公司进行学习考察,并请来了当时作为深圳市政府金融、证券顾问公司的香港新鸿基公司主席冯永祥先生,进行现场指导。但在那个年代,要符合"国际惯例"可不容易,比如设外资股,遇到分红派息,就牵涉调汇问题,人民币可不是世界通用货币。深圳外管局有些犯难,国家对直接投资的调汇有规定,对股票投资还没想到进行规定,为支持改革,深圳外管局没通过北京就给万科开了绿灯。 在制定公司章程时,万科公司担心不能得到外商的认可,所以广泛征求外商意见,坦诚地承认目前国内有关立法、制度不健全,然后共商如何使其章程既能符合国际惯例,又能弥补法制方面的不足。经深圳蛇口会计师事务所核定,确定国有资产的价值,设置国家股的份额后,最后在通过产权重新界定的基础上,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彻底分离。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股份公司就这样诞生了。 很显然,万科的股票发行不能像深圳发展银行那样,向股东们开"收款收据",必须完全正规化,按香港规范上市操作的标准,发行时必须在当地报纸上公开刊登《招股通函》。可当时不要说深圳,就是全国都没有一份证券方面的专业报刊,深圳最大的报纸是《深圳特区报》,但这是党的机关报,能在党报上大版面地登商业通函吗?万科公司心里没底,他们找市委负责同志汇报情况,这次又是市委副书记秦文俊出面解决:全力支持,不仅整版刊登,而且免费。当《深圳特区报》上出现万科公司的大幅《招股通函》时,市民们感到惊愕,港澳地区的观察家们则赞叹不已,由此猜测党和政府大力支持内地股票发行的坚定决心。 香港《文汇报》于1988年12月10日和12月28日两次发布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向外资售股的消息后,报社电话不断,海外公司及人士纷纷打听万科的情况以及如何购买公司股票,反应十分强烈。香港《文汇报》为此急派记者到万科了解情况,并很快以"深圳现代企业实行股份制经营"为题,在香港《文汇报》经济新闻版发表专题介绍该公司的文章。此外日本的《经济新闻》周刊对此刊发了一系列的报道消息。国际金融投资方面的著名记者,英国《环球投资者》助理编辑朱丽叶女士专程来深圳采访万科,称这是中国与国际接轨的一大重要举措。 首期拟定以全部股票的24.9%向境外发售外资股,近1 000万股(折合人民币约1 000万元)外资股刚发行就被认购一空。《深圳特区报》1989年1月26日报道,认购万科股票的有日本索尼、日中规则株式会社、新力公司、香港天安中国有限公司、仁达国际有限公司、联大企业公司等14家海外公司,外币认购额达1050万股,超过原定25%的指标,为此"万科公司正与外资方及有关部门商议处理办法"。 然而在国外投资者踊跃认购时,深圳市民却对此漠然置之,根本不为所动。万科股票和深圳发展股票的发行,非但没有产生上海滩抢购一空的情景,而且无人问津,似有"连城不值一羊皮"的凄凉。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喧哗与骚动》其他试读目录

• 第一片"梧桐叶"
• 学习万科好榜样 [当前]
• 疯狂的黑市交易
• "5·18"公告和涨跌停板制度
• 从仓库保管员到国库券大王
• 第一次"股灾"
• 大坑村人玩心跳
• 延中"造反"了
• "8·10"事件
• 荒芜的"原野"
• "老外"靠不住
• 股市不相信眼泪
• "银证脱钩":信用交易的末日
• 我也要收购:"苏三山"诈骗事件
• 大"熊"露峥嵘
• "327":期货还是"欺"货
• 停市没商量
• "5·18"井喷
• A二权证:1995年最后的疯狂
• 弄把交椅坐坐
• 一纸雄文震天下
• 琼民源变成"全民冤"
• 曾荫权发动港股保卫战
• "君安教父"翻船
• "脑子不好"导致的"金百事件"
• 人穷"壳"靓丽
• 北大要当"老大"
• 麻雀变凤凰
• "5·19"行情:中国股市的质变
• 海虹:海上生彩虹
• 掀开锅炉的"盖子"
• 康赛:慷慨地塞黑钱
• 耸人听闻的《基金黑幕》
• "中科系"编织的"杰作"
• "吕梁舰队"的覆灭
• 吴敬琏单挑股市
• 死而不僵郑百文
• "股灾":给新世纪一个下马威
• 银广夏:中国股市的"9·11"
• 与其绩优,不如垃圾
• 周正毅"农凯帝国"操纵案
• 王寇之间"德隆系"
• "国九条":保卫股市第一枪
• "活着就是成功,不死就是胜利"
• 逼空,逼空,再逼空
• 无限风光在基金
• 不平不安道"平安"
• 美国蝴蝶扇翻中国股市
• 惊魂一周:次贷危机很暴力
• 3 000点保卫战引发"4·24"井喷
• 众望所归盼"平基"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