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话传说第九章_中国神话传说第九章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文学 > 中国神话传说 > 第九章

中国神话传说——第九章

奇伟瑰丽的中国古代神话,它本身就是我国古代独特的民间文学样式之一。它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对于后世文学,不论诗歌、小说、戏剧、散文,都有着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神话影响到我国文学作品最早的是《诗经》。《诗经》是我国民间诗歌的一部最早结集。像禹、契、后稷这些神性英雄,都受到《诗经》作者们的热情歌颂。其中《玄鸟》和《生民》两篇,叙写契和后稷诞生的神异,看得出来是取材于神话的,两篇诗实际上也都成了契和后稷诞生神话最早的文学记录。《大东》里首次出现了织女和牵牛,虽然诗人是把它们作为两个星座在咏叹,但是牛郎织女神话的影子已经隐约可见了。 《诗经》以后的一部重要诗歌结集是《楚辞》。《楚辞》的主要作者是战国中年的屈原。经近人考证,屈原所作有《离骚》、《天问》、《招魂》、《九章》、《九歌》、《远游》等篇。在这些篇章里,屈原运用神话材料,上天下地驰骋其丰富的幻想,以抒写他对当时楚国腐败政治的忧愤,从而表达出他热忱的爱国主义倾向。其中尤以《天问》一篇,神话材料运用得最多,作者的忧愤也最为深广。《天问》提出了一百七十多个奇兀的问题,除神话外,还包括历史、传说乃至仙话。自然以神话的比重最大。它记述了女娲、羿、鲧、禹、简狄、后稷、舜、王亥、伊尹等人的神话,有些神话还是首见,成为原始的记录。如鲧神话中的“鸱龟曳衔”一事,“化为黄熊”一事,羿神话中的“射河伯、妻洛嫔”一事,“献蒸肉之膏后帝不若”一事等,都是。 在《诗经》之后,《楚辞》之前,还有一部受神话影响而写作的游记体的小说《穆天子传》,写周穆王西游见到西王母的故事,开了以神话素材为文学作品的先例。此书不少人以为是实录,其实只是运用神话材料又根据一些历史的影子随笔点染成功的一部小说,《四库全书》以之入小说家类是正确的。这部作品描写的虽然只是一个国君的巡游,并且重点放在和西王母的关系上,但是它却为读者展现了一个伟大旅行家所见的广阔天地,使人心胸开朗。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神话的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 战国时代文学作品取材于神话的,还有宋玉的《高唐赋》和《神女赋》。前者描写神女瑶姬托梦于楚怀王,在梦中向楚怀王倾诉情爱;后者描写宋玉在作《高唐赋》之后,自己也梦见瑶姬,得睹瑶姬的容颜仪态之美和服饰之盛。据章炳麟《菿汉闲话》二十五说,宋玉之作《高唐赋》,实在是假借男女欢爱为辞,告诫襄王须要注意秦人觊觎楚国的巫郡和黔中郡。其说见解很独到见解。从《高唐赋》对巫山形势险要的描写看来,是有这个用意的。至于二赋所写的神女瑶姬,则原本于《山海经•中次七经》“姑媱之山,帝女死焉,其名曰女尸,化为■草,其叶胥成,其华黄,其实如菟丘,服之媚于人”那一段记叙,可见确实取材于古神话,也发扬了古神话的精神。 到了汉代,受神话影响比较明显的,或者说,取材于神话较多的,要算是“赋”这种文体了。从形式上,当然也是继承屈原、宋玉等人的辞赋而来,但在内容上,却大多是适应封建统治者的需要,以夸耀宫室、苑囿、游猎、都邑之盛为主而供帝王们欣赏的,即使里面有一点讽谏的意味,也不过是所谓“讽一而劝百”,实际上起不了多少作用。所以汉赋里的神话材料运用,看起来虽然层出不穷,许多神话中的人名、地名、物名都用上去,可是考察它的实际,不过是为了点缀文章,使浮夸的文体更添上几分奇诡和艳丽,其实意义不大。就中张衡的《西京赋》描写了汉代的杂技歌舞,《东京赋》描写了大傩逐疫,出现了许多神仙和鬼怪,写得如火如荼,算是运用神话材料比较好的。 三国时代曹植为了纪念他的爱人甄后,模仿《神女赋》写了一篇《洛神赋》。在这篇赋里,曹植把甄后比为洛水的水神宓妃,极力描写了她的容态、举止及服饰等,又把屏翳、川后、冯夷、女娲等人拉来作为陪衬,使所写情景,陆离光怪,烘托了洛神不同于凡众的神性美,达到了他所要描写的目的。但是,这篇赋的基调是带着感伤情绪的,和神话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并不相合。 对于汉魏六朝的诗歌,神话也有影响。大约成于汉末建安时代(公元196—219年)的《古诗十九首》里有一首《迢迢牵牛星》,全取材于牛郎织女神话故事。作者对所写人物抱着充分的同情,诗句是美丽而朴素的,感情也是健康的,是自有以牛郎织女神话为题材而写作的诗歌中最早也是最好的一首。 晋代诗人的诗作中有阮籍的《咏怀》,诗句如“夏后乘灵舆,夸父为邓林”、“应龙沉冀州,妖女不得眠”;郭璞的《游仙》,诗句如“灵妃顾我笑,粲然启玉齿”、“姮娥扬妙音,洪崖颔其颐”等,亦多取材于神话。在这些诗作中,诗人们借神话抒写了他们忧时伤世的心情和高蹈遗世的向往,从当时的社会环境来看,也还是有其进步性的。 运用神话材料入诗显得最有力量的是陶渊明《读山海经》中的两首,一首写夸父追日,另一首写精卫填海和刑天舞干戚,的确是写得凛凛有生气,将古神话里几个神人的斗争精神充分表达了出来,所以鲁迅在《“题未定”草六》一文里给予了高度肯定。 魏晋六朝笔记小说中像张华《博物志》里所记的织女支机石,干宝《搜神记》里所记的盘瓠、蚕马,殷芸《小说》里所记的牛郎织女,都带有一些神话小说的味道,但也只能算是神话小说的雏型,说它们是原始记录的神话材料也可以,因为这些小说的作者并没有有意识地做小说,更没有有意识地以神话材料做小说。 有意识地做小说,是从唐代以后才开始的。明胡应麟说,“唐人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①,就是说唐人因好奇而有意识地采取一些神话传说材料来做小说。 唐人小说中具有神话意味的是很多的,较著名的如王度的《古镜记》,取材于轩辕黄帝所铸造的一面古镜的神话;李朝威的《柳毅》,写柳毅和龙女恋爱的故事,是受了佛经文学和自古相传的鲛人神话的影响;李公佐的《李汤》,写禹擒水怪无支祁,是受了古代夔和山■神话的影响。后两篇作品问世以后,马上又成了新神话,不少人对此深信不疑,甚至为他们造像,还为柳毅修建了洞庭神君庙。小说、戏曲模仿《柳毅传》的,人物形象涉及无支祁的,更是所在多有。 神话对唐代诗歌的影响尤其显著,不少诗人的诗篇中都有神话方面的取材。尤其是盛唐时代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在他的诗作里经常有神话典故被运用。如《大猎赋》的“五丁推峰,一夫拔木”;《上云乐》的“女娲戏黄土,团作愚下人”;《登高丘而望远海》的“精卫费木石,鼋鳌无所凭”;《古朗月行》的“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把酒问月》的“白兔捣药秋复春,姮娥孤栖与谁邻”;《感兴八首》的“瑶姬天帝女,精彩化朝云”,等等。取材范围很广,或借景以抒情,或取譬以言志,随笔点染,纵横无碍,足见诗人的胸襟和才气,以及他对神话的喜爱。 在李白取材于神话的诸诗作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有《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梁甫吟》等篇,几乎全用神话传说材料组合而成,虽然表面看来驰骋于幻想,实际上却是借以抒发他对当时政治黑暗腐败的不满。《梁甫吟》一篇,甚至谈到“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帝旁投壶多玉女”,描写更为豁露,感情也更为激烈。说李白大部分取材于神话的诗作具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当不为过。 除李白外,中晚唐诗人中,还有卢仝、李贺和李商隐,都喜欢拿神话材料来作诗。但是他们的诗作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神话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运用得较好,而在神话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的继承这方面就差一些了。所以在诗歌的园苑中,他们虽然都能够别开生面,斐然成家,但比起屈原、李白这些伟大诗人,还是要略逊一筹。 宋代以后,神话在小说、戏曲方面仍继续起着显著的影响。 小说方面,宋人作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说西王母池有蟠桃树,显然是根据古神话中西王母瑶池及仙桃等记叙而来。明人小说《盘古志传》(我未见)、《有夏志传》、《有商志传》,都是大量取材于神话,将神话与历史杂糅编写成的东西,文笔陋劣,殊不足观。明末周游还著有《开辟演绎通俗志传》六卷,从盘古开天辟地到周武王伐纣,文笔较我所见的《有夏志传》、《有商志传》为佳。并且还将一些民间口头传说的东西加进去,因此比较活泼生动。如写盘古开天辟地,就加了斧头和凿子这两种劳动工具,比《三五历记》所写盘古一个人在那里作神秘的阴阳变化要优胜多了。 明代小说取材于神话的,最著名的有《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两部书。《西游记》里孙悟空的形象,除了受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神猴哈努曼的影响以外,差不多可以说就是李公佐小说《古岳渎经》中无支祁形象的移植。而孙悟空大闹天宫的精神,又是和古神话里“共工与颛顼争帝”(《淮南子》)、“刑天与帝争神”(《山海经》)那种“叛逆”精神息息相通的。就是书里所写的有些神人如灌口二郎、巨灵神等,物事如王母蟠桃、五庄观人参果等,也都是取材于古代神话传说的。《西游记》不愧是发扬了古神话精神而创作的一部伟大的神话小说或童话小说。《封神演义》也可说是一部神话小说,较之《西游记》,它的表现却稍差一点。它的前身是《武王伐纣平话》,但《武王伐纣平话》主要是演说历史故事,神话因素不多。《封神演义》则直接受到《六韬》、《金匿》等书的影响,又以《书•武成篇》“唯尔有神,尚克相予”和《史记•封禅书》“八神将,太公以来作之”为其主题思想的指导,所以能幻设虚构,成此长篇。但由于作者世界观的局限,内中含有相当浓厚的宿命论思想和封建迷信思想,因而不能和《西游记》等量齐观。如果它还发扬了一些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的话,那就是,它通过诸神助周灭殷的幻想的描写,歌颂了为人民所拥护的讨伐暴君战争的正义性。 清代小说取材于神话而且把神话材料运用得较好的,有李汝珍的《镜花缘》。《镜花缘》前四十回写唐敖随林之洋游历海外各国,得睹各种畸人奇俗并珍禽异物,是全书的精华部分,写得非常生动有趣。这一部分差不多全取材于《山海经》所记远国异人和奇特的动植物。单是国家就写了四十一个,但却不是平铺直叙地写,而是写得曲折有致,详略各别,并且借此讽刺了现实生活中的不合理现象,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如写两面国、淑士国、无肠国、聂耳国等,均有所讽刺抨击。尤其写女儿国一大段文字,俱见作者进步的民主主义思想。 除小说外,戏剧也受到神话的影响。在《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里,就有《关云长大破蚩尤》、《二郎神锁齐天大圣》、《灌口二郎斩健蛟》、《二郎神射锁魔镜》四剧,不著撰人姓名,大概都是元明时代的作品。四剧除《关云长大破蚩尤》一剧是东拉西扯、宣扬封建迷信思想,并无可取而外,其余三剧,都写得比较活泼生动。三剧都以二郎收妖降怪为主题,二郎实在就是古代神话中治水的李冰。李冰治水有斗犀伏龙等传说,后来传说演变,把神力移到他的儿子二郎身上,再一变李二郎又成了嘉州太守赵昱。诸剧所写的二郎,都是赵昱,可见所取材的神话已一变再变。 戏曲到了近代,仍多取材于神话。如京剧的《嫦娥奔月》,取材于羿与嫦娥神话,不过是将羿混作了后羿;川剧的《沉香救母》、京剧的《宝莲灯》,取材于华岳三娘神话;黄梅戏的《天仙配》,取材于董永和七仙女的神话;各剧种的《天河配》,取材于牛郎织女神话;各剧种的《白蛇传》,取材于唐宋时代就开始传说的白蛇神话……这些戏剧都是传统戏剧,解放后文艺工作者在毛泽东文艺思想指导下,将它们进行了改编,剔除了其中的封建性糟粕,保存了民主性的精华,于是它们渊源于古代神话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就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发扬。 从“五四”文学革命开始到现在,神话也影响到现代作家的作品,最显著的有郭沫若的《女神》和鲁迅的《故事新编》。郭沫若《女神》的第一篇是《女神之再生》,取材于女娲补天和共工与颛顼争帝的神话;第二篇《湘累》,采取娥皇女英的神话传说;第三篇《凤凰涅槃》,采取外国和中国古代关于凤凰的神话传说,写出“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壮丽景象。三篇诗剧除第二篇有某些不健康的情调外,余两篇都表现了作者要求革命的强烈意愿。鲁迅《故事新编》中,也有好几篇取材于神话,如《补天》、《奔月》、《理水》、《铸剑》等。写法大都以古喻今,针对当时的丑恶现实,进行抨击和讽刺。几篇小说,情节本身固然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而表现手法却又是现实主义的,二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特殊的艺术风格,其中显示出作者鲜明的爱憎,使人读一次便有极其新鲜的感觉和非常深刻的印象。 神话材料的运用,到革命领袖毛泽东同志所写的诗词中,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些诗词,都是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典范,而取材于神话的部分,把革命浪漫主义精神发挥得更是充足。诗词中引用的每个神话典故,都不是为了神话本身的瑰丽而引用的,而是为了寄托诗人的革命理想。因而作者运用它们,总是将它们和当前的革命现实联系起来,赋予它们革命的新意,从而使古老的神话放射出倍加鲜妍的光彩。具体的例子散见于《毛主席诗词》中,就不再举了。   ① 见《少室山房笔丛》三十六。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中国神话传说》其他试读目录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四章
• 第六章
• 第九章 [当前]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