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丽之宴知名度哪_鱼丽之宴知名度哪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中国文学 > 鱼丽之宴 > 知名度哪

鱼丽之宴——知名度哪

某编辑将我文中的"穿花蛱蝶"改为"穿花蝴蝶"。她不明我之用"蛱",典出杜甫,古时尚不分粉蝶弄蝶蛱蝶,故以蛱蝶为蝶类总称,杜诗"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我觉得"蛱"的音韵胜于"蝴",便借来一用。如果是民国初叶或三十年代的报刊编辑,这点小知识总是有的,而今却被认为我连"蝴蝶"也会写错--后来见面时谢了她的改正。 另一位编辑收到我的短篇小说《夏明珠》,复信大加赞赏,尤其是那句"风月场中金枝玉叶的人",真是可圈可点。他提议篇名可改作"沧海月明珠有泪",因为故事发生在上海,主角名叫明珠,结局很悲惨,所以沧海月明珠有泪,再巧也没有了--这是一种舛戾的风气,怎么都顺手牵羊般地借一句唐诗来作文章文集的题名,古人是绝不会这样没自尊的,"五四"时期未见有无聊如此者,弄雅成俗何其酸腐惫赖,诚不知谁是始作俑者。 我当即函谢编辑先生:承蒙赐题,不胜荣幸,"沧海月明珠有泪",实在妙极了,亏您想得到…… 于是,很快就刊登出来,大大的标题,端的是"沧海月明珠有泪",最佳版位,精致配图,一个少女倚枕而泣,背景是十里洋场外滩风光。 当我的小说集出版时,复名"夏明珠",好像从泥潭里爬上来赶紧洗个澡,透口气。 曾有某报编者问:"你认为中国作家中谁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我答:"不知道--只知三种必然性:一、是个地道的中国人。二、作品的译文比原文好。三、现在是中国人着急,要到瑞典人也着急的时候,来了,抛球成亲似的。"这段话被某作家扼要节引到他的书里,认为"一针见血",什么血呀,如果译文比原文好,那么原文是什么东西呢,这种货色也值得贩卖吗?得奖,是中国人在瞎起劲干着急,瑞典人急个啥,而我的话尾是"抛球成亲似的",鄙夷之意,显而易见,整段话句句字字是讽刺,竟被当作正面的讲道理:中文作品全靠外文译得好,中国人得奖要等瑞典人发急--"一针见血",见的是误解者的血。但有人喜滋滋地传告我:某某在他的书中多次节引你的话,他对你钦佩得不得了。 我成立了一个公式: "知名度来自误解。" 当此际,也冷眼看清自己前途的黯澹,我是抱着"人人因被人认识而得益"的信念而来到西方的,不料所得的仍是中国人对我的误解,区别只在于昔者是天网恢恢的整体的恶意误解,今者是众生芸芸的散点的善意多恶意少的误解,恶意的误解置我于绝境,善意的误解赋我以生路,坎坷泥泞,还是要走。 "兵法家"的返祖现象更彰明起来:广揽误解,以提高知名度。列奥纳多·达·芬奇的公式是高贵的:"知与爱成正比。"知得愈多爱得愈多,我的另类公式是卑污的是"误解与知名度成正比",误解越大知名度越大。 一九八四年,"知名度"已臻及可以办一个"散文个人展览会"了--台湾要创制一份最大型的华美的文学期刊,《联合文学》,主编向我提议:推出一个"作家专卷",包括散文个展、答客问、小传、著作一览,要在短期内完成而即付快邮。 区区自费留学生,每周至少三天要去学院进修,而在此时期日常撰文脱稿即发,以应纽约各报之约,实在没有库存可提,《联合文学》创刊号出版的日期已公布了,我连说声"有困难"也是多余的,所以我一口答应:好,准时寄到。 时维孟夏,寓处闷热,蓬头跣足,束紧腰带,这是一场恶战,"自"与"己"战,战赢了才好与"世"战。 不堪回首而实堪回味的那些朝朝暮暮,单间小房,下临大街,嚣嘈不舍昼夜,一条支路直冲我的窗子,风水是极凶的,我望之只作"前程远大"观,阵阵薰风中,我埋头疾书--《明天不散步了》,《恒河·莲花·姐妹》,《遗狂篇》,《哥伦比亚的倒影》……上学院签个名,躲进图书室,写,来回的地铁中,写,噢,过头三站了。 少年读普鲁斯特的《睡眠与记忆》,在文体上一见钟情,旋即想到用意识流手法写长篇小说是不智的,几乎是不可能的。后来读《往事追迹录》,果见流流而流不下去只好上岸,继之契机复起,又流了,又塞住。乔伊斯还不也是这样,伍尔芙夫人强持到底,作者累坏了读者也累坏了--生命、生活、生态、生灵,并非全以意识流为中边、为起讫的,迫使意识流为万能文体,"意识流"也就不高兴,成了"意识漏"了。 我用意识流手法写散文,或许与肖邦作钢琴曲稍有类似的之处,他的"即兴""叙事""练习",我听来情同己出,辄唤奈何。而且他也不用ff,不用pp,强弱(轻重、快慢)是比较而言,毋须制造。文体家先要是个修辞学家、音韵学家,古义的音韵只在考究个别单字,宋朝的几位大词家就已是以作曲家的身份出入文学了。反过来说也对:肖邦是音乐上的文体家,音乐上的意识流大师。 食不定时,睡眠短缺,颈际腋下奇痒难耐,无非是天热汗多,那么久不洗澡不更衣,皮肤发炎了。 稿成即寄,从邮局回来,头等大事是洗澡,觉察红T恤的反面有异,领圈、袖根,爬着白色的虱子。 一九八二年初秋,我离上海时,朋侪送行到机场,赋诗为别,诗曰: 沧海蓝田共烟霞珠玉冷暖在谁家 金人莫论兴衰事铜仙惯乘来去车 孤艇酒酣焚经典高枝月明判凤鸦 蓬莱枯死三千树为君重满碧桃花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鱼丽之宴》其他试读目录

• 江楼夜谈
• 快乐的传奇
• 现代的初民
• 一个观念
• 文化中年期
• 身逢动乱,木心的经历不平凡,成就也不平凡。在极为特殊的情况下,他始终坚持自我的生活理念、文学立场,像在一座孤岛上一样,不间断地从事创作。因此所谓"文学鲁滨逊"之说,实深含傲然雄视之
• 海峡传声
• 散文起缘
• 知名度哪 [当前]
• 只是行过
• 三位读者
• 文化潜流
• 西方人兮
• 私人曙光
• 战后嘉年华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