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号3 女奥德修斯_曙光号3 女奥德修斯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科幻小说 > 曙光号 > 3 女奥德修斯

曙光号——3 女奥德修斯

演播室里聚集了二百多名观众。载人火星探测飞船“曙光号”的飞行员亚历山大•F.格罗斯正以深邃而暧昧的目光望着他们。在他旁边,船长玛丽•威尔逊正在接受采访。 这是作为NASA宣传活动一环而企划的CNN公开录制节目,在这一年里已经有好几次与此类似的机会了。然而今天的情形却有几分不同。 聚集在会场里的人形形色色,有学生、中年单身者、携家属同来的人以及好似不知如何消磨时光的老人。其中也有一眼就能认出的青年宇宙迷、全身穿着紫色衣服好像通灵者般的女人。演播室中的气氛令人感觉到,那些人凝视舞台上二人的眼神中不仅充满了幻想式的兴奋,也潜藏着别具深意的用心。 话题涉及在宇宙空间生活的具体情形,种种故事都是迄今为止没有公开过的,但其中有人似乎对罕有耳闻的这些内容漠不关心。他们注重的并非内容,却对声音的抑扬顿挫是否合适、表情是否到位、举止是否妥当等细节显示出异乎寻常的留意。这些人紧紧地抱着胳膊,不放过谈话者不经意闪现的任何暴露瞬间。 “——原来如此啊。” 在事先商量妥当、并且已经确认完毕的问题都结束之后,主持人玛莉希亚这么一句话后用力点了点头。这也许是以此对他们作出暗示,抑或是自己将内容告一段落时常用的仪式。 观众们十分佩服这位著名主持人。她能够以令人惊讶的准确性对显示于屏幕上的观众实时反应进行取舍,并像技艺纯熟的“寿司达人”一样将其分辨出来。这种麻利的处理方式是政治家、运动选手或陷入丑闻中的大腕女演员所独有的。观众看起来都很期待下面的话题,他们在椅子上重新坐好。 “话说回来,”她面露微笑,“在这次的任务中,对于‘载人’其必然性所抱有的疑问,在你们出发之前就已经盛嚣尘上了。很多科学家指出,你们在火星上完成的任务,在无人探测任务中完全可以做到。总而言之,人类亲身去做毫无意义。其中最为辛辣的批判者是如此说的,对吧? “不知你们作为当事人对于这些意见作何考虑?实际来讲,你们是否认为在当前情况下人类登上火星是有意义的?因为载人探测与无人探测不同,预算高达一兆美元,所需费用简直是个天文数字。” 船长玛丽开玩笑地故意做出十分震惊的样子,说道: “我们归根结底是负责执行任务的飞行小组,只是对自己的使命倾尽全力,却无法对此作出判断。请大家如此设想:倘若NASA是教练的话,那我们就是赛场上的选手。”说着,她向摄像机与观众投去机敏的目光。 大多数人此时才意识到,对阵的两位女性年龄恐怕正好相仿。 “那总统就是赞助商吗?” 玛莉希亚好像要击溃她的呼吁似的,立刻反诘道,但玛丽装作没有听到。 “我也勉强算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据我所知,迄今为止机器人探测具有一定局限性。有很多事情对于人类来说信手拈来,可机器人却很难做到。 “举例来讲,在火星上,许多活跃在大气层中的极为细微的尘埃颗粒经常会对任务产生不利影响。人类抬抬手就能拂落太阳能发电控制板上的灰尘,但机器人却无论如何也做不到这一点,最后甚至会导致机器无法运转。目前就有好几个这样的例子。仅仅为了一个并不困难的任务,便需要进行好几次火箭发射,这样的情况也数不胜数。无人探测与载人探测相比,每一次所需费用确实要少,但若为了取得进一步成果,需要多次派出去执行探测任务的话,与单次的载人探测比较下来哪种更为实际有效呢?——当然结论也依赖于这次任务所取得的成果,要得出正确的科学结论还需要一段时间,因为有关方面的研究还刚刚开始。” “这样的话,讨论就变成无论无人还是有人探测,火星探测本身是否有必要的论题了,对吧?一兆美元能够做些什么?这一庞大的天文数字甚至令人感到不知所措。 “那么,载人火星探测是否应该属于比社会保障、脱贫政策更为优先的课题呢?基钦斯副总统说过‘有土地的地方就必定有霸权争夺’。作为国家预算开支的分配去向部门,您对于目前批判宇宙开发竞争白热化的呼声又作何考虑?” 玛莉希亚在提问完毕时显露出灿烂的笑脸,在台下聚光灯的照耀下毫无怯色。 “问题谈到这里已经完全超出我的回答范围了。” “谈谈您的个人意见也可以。” “我要补充一点,一兆美元这一数字归根到底只是项目至今的总经费,而且其中的大部分是民间资金提供的。” “您不觉得这个问题比我提的问题更具有政治意义吗?这种军需产业宇宙化是目前共和党政权的重点政策,人们一般将其与小行星上的矿物资源垄断开发相提并论。资源开发与军事扩张是典型的帝国主义抬头倾向。您认为如何呢?我对您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否搞错对象了呢?” “很遗憾,我也只能这么说。我不具备谈论政治与经济的知识与能力,因为我的身份是科学家以及宇航员。您这样想我会比较合适:如果人们认为某人脱离时世,那么我比他还要不谙世事好几倍,何况我还曾经离开地球长达两年半时间。” 亚历山大此时终于插话,好像是要从旁修正偏离重点的话题一般。 “我们把问题反过来思考会如何?也就是说,不去火星的理由是什么?” 这个问题好像有点出其不意,玛莉希亚霎那间眉尖紧蹙。玛丽莞尔一笑,继续说道: “他要说的是这个:如你所说,想让大家承认去火星的理由诚然重要,但如果决定不去,那么赞同不去的理由又是什么?这一点也同样至关重要。——可是为什么呢?我们已经看得见那个地方。它预示了人类进行广泛活动的新领域。不仅是美国国民,欧盟各国人、俄罗斯人、印度人,还有中国的人都清楚这一点,同时也以此为目标。如果我们选择不去的话,恐怕不太现实吧?你不这么认为吗?人类去火星这件事追根究底其目标至关重要。” “你们大家能赞同这种说法吗?” 玛莉希亚向观众席寻求共鸣,然而大多数观众看起来似乎对这件事感到有些茫然。 “还有一点,你刚才问及时机问题,为什么要现在去火星呢?对此我作出如下考虑:简单地说,是因为技术达到了所需水平。 “在十九世纪的欧洲刚铺设铁道线时,预算分配部门中想必还有更亟需这笔钱的项目吧?可我们无法想象延期铺设铁路的世界。” “我并不是对您的想象吹毛求疵,铺设铁路有其现实意义,而去火星有什么现实意义吗?人们常提到地球化设想,要将火星变为像地球一样可供人类居住的环境,然而这种计划需要几个世纪才能够完成,其规模空前绝后,给人科幻小说似的印象。种植植物、繁殖菌类……您真的相信这些事情会成为可能吗?” 从观众席上传来了今天的首次哄笑声。 “从可能性来讲的话当然有,只不过还需要时间。” “这真让人感到遥不可及。” “可是,所谓‘目标’往往要比‘目的’还要遥远。您了解‘芝诺之箭’的反论吗?” “不知道。啊……箭要到达目标的话,首先必须要到达其一半的距离……” 玛莉希亚一边读着显示在隐形眼镜式屏幕上的语句说明一边说道。 “是啊。接下来要到达其一半的距离,就要首先到达其四分之一的距离……如此无限重复下去的话,箭无论何时也到达不了目的地。就是这么一个理论。 “这一反论虽然谈不上说得有多么科学,但是项目本身与此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当然,如果目标过于遥远就会令人失去希望。在这一意义上,目前我们与其说要实现迁居到火星的目标,不如说应当将为此开始地球化作为目标吧。倘若将到达火星本身作为目标的话,人类恐怕永远也到达不了火星。这也许听起来好像是奇谈怪论,可实际上这并非单纯的理论逻辑,而是我的真实感受。如您所知,地球的温室效应正以远远超过本世纪初预想的速度不断加重。” “而且,在哈政权的统治下,预防的对策停滞不前。这是政治失败,更是人祸。” 玛丽故意无奈地苦笑了一下,好像要将玛莉希亚强行偷换话题的谈话方式凸显出来,使观众加深印象。 “在另一方面,地球总人口已经超过了八十亿,饮水与粮食不足以及燃料资源的枯竭问题都日益严重。但其中最为迫切的问题还是住房问题的紧缺,它已经发展成为现实危机。即便向火星迁居对我们这一代来说是天方夜谭,但是到我们的孙辈,恐怕就已经是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讨论课题了。然而无论如何,这一切必须从人类首先到达火星、并在火星上驻足停留开始。南极即是如此,因此才成为谁都可以去的地方。 “目前最重要的是对困难的概念进行限定。什么对于人类来说是最为困难的?如果不对此进行具体而缜密的数据化,那么任何事情都无法开始进行。就这样,人类每克服一个具体困难,便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不是吗?” “您说的我很明白,不过您的言论是否太工于修辞了?” “是吗?我并不是宣传方面的专业人士。我说的话也许有些过于直白,不过我的心情十分坦诚。 “如果说地球化超出了想象范围,那么请考虑一下刚才提到过的在小行星上采掘稀有金属的事。采掘活动目前虽然只限于地球附近,但木星和火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中存在几十万颗小行星,其中恐怕也存在完全由铁矿石块构成的行星。为了进行真正的开发,进行宇宙载人探测是不可或缺的一步。 “虽然每个领域有所区别,但是‘曙光号’的成果中进步最为突出的是医学。众所周知,在此次任务中,有一位优秀的日本医生佐野明日人作为小组成员参加了探测。他记录了在乘坐宇宙飞船往返的一年以及在火星停留的一年零六个月期间我们进行的各种活动。在此期间,他淋漓尽致地发挥了日本人特有的勤劳、认真与严谨的特质,他的记录数据无疑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当然,探测小组成员能够保持健康状态,也得益于他那既具灵活性又富现实性的管理程序,同时还有面对伤病的精准治疗。 “的确,摆在面前的困难数不胜数,但我们对自己最先承担了充满未知困难的任务而感到非常自豪。就个人而言,这项任务为我带来了无比的充实感,而这种充实感之所以如此真实,正是因为这项任务归根到底具有公共性质。它不仅服务于美利坚合众国,而且对地球上生活着的全人类做出了贡献。这才是我们内心感动的真正原因。” 玛丽的面色有所和缓。她眼角的细纹伴着素颜特有的纤细阴影,相比之下使得主持人脸上凝固着的僵硬笑容更为显眼。演播室中自然而然地响起了掌声。玛莉希亚对此感到有些意外,然而她眼前浮现出的屏幕上显示出观众们更为高涨的反应如洪水般喷涌而来。 玛丽很罕见地心潮澎湃,但同时又意识到了这一点。她努力抑制着自己内心的激动。 “这次的载人火星探测在弘扬国威方面很有效果,对于这一点大多数国民都十分认同。而且,这一时机刚好是总统选举时期——不过……” 她不知道是否应该继续说下去,一瞬间显得有些犹疑。这时节目导演示意她停下。这种话题谁听了都不会高兴,赞助者也不会允许播出。虽然未播出部分有可能被观众传播到网上,但如果做得不够妥当,恐怕会使那些能够呼风唤雨的博客写手大为反感。 实际上,观众席上的人已经开始分析她那焦躁不安的表情。 “那么,我们换个话题吧。亚历山大•F.格罗斯,我听说你和玛丽•威尔逊在这次火星探测以前已经在一起工作很长时间了?” “是的。我们在月球以及国际宇宙空间站里都一起工作过。” “在格罗斯先生你看来,威尔逊女士是怎样一位女性呢?人们给她起的都是一些听起来雄壮勇猛的绰号,例如‘哥伦布之后裔’啊、‘女奥德修斯’啊、‘二十一世纪的罗尔德•阿蒙森’什么的。不过见到本人倒会觉得确实很难理解。” 虽然玛莉希亚脸上还残留着几分不自然,不过也逐渐恢复了平静。 “她是个非常优秀的人,聪明而富有判断力,同时对人细心、和蔼。这次登陆火星进行探测的任务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而且不容失败。毋庸置疑,在NASA超过四百人的宇航员队伍中她最适合担任这项任务的领头人。当然,我们探测小组的成员也对她寄予了最大限度的信赖。” “他总是以这么严肃的表情开玩笑,要是不习惯的话就会上他的当了。” 演播室中荡起会心微笑的波纹。不过亚历山大却摇了摇头。 “我说得并不夸张。在NASA这种地方,优秀人才简直数不胜数。不过称得上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却非常有限。这次我被选中执行任务纯属偶然,我做的事情无论是谁都可以做到,但是她被选中却有其必然性。” “这次机会难得,我还想问一下有关当初选拔探测小组成员的事情——” 玛莉希亚的话不动声色,却使对话再次蒙上剑拔弩张的色彩。 “有关NASA原宇航员、这次任务的候补队员黛博拉•欧文的证言,不知您是否有所耳闻?” 亚历山大保持面部朝前的姿势揣测了一下邻座的想法。他觉察到玛丽并没有开口的意思,便径自回答道: “传言我听说过。” “她在自己的博客详细爆料说,这次任务的队员选拔伴随着政治背景。黛博拉曾经飞行过9次,在国际宇宙空间站待了3547小时,在月球基地待了1215小时。她的成绩在候补队员中也是出类拔萃的。为什么她没有被选中执行任务呢?您不会说这是因为她并非‘天将降大任’的人吧?” “我刚才也提过,NASA总共有四百名宇航员。很遗憾,不管哪项任务的选拔中都会出现这种有不满情绪的人。” “她并不是对你们二人当选而感到不满。” 从演播室观众席上的窃窃私语声中,可以看出这件事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 “具体来讲,她的不满是针对莉莉安•瑞恩的选拔。根据官方数据,莉莉安曾经飞行过5次,在国际宇宙空间站待过1328小时,在月球基地待过657小时。这与其他候选者相比是否有些偏低呢?” “这也未必尽然。” “是吗?举个例子来说,探测小组中的一位成员尼尔•卡什,他……” “我当然明白您想说些什么,”玛丽接过话头,“这种比较验证毫无意义。因为宇航员的评价不是仅仅根据飞行的次数以及时间多寡来判定的。不管最后统计的出场比赛次数如何之少,纽约洋基队中的少年德瑞克•邓肯还是一举拿下去年的新人王、跻身于一流选手的行列,这也是难以否认的事实。我们就是场上的选手——我很喜欢这个比喻。” “您是洋基队的粉丝吗?” “不是,我喜欢的棒球队当然是休斯敦太空人队。” 从观众席上传来了开玩笑式的叹息声。电视台的制作成员们也抱着胳膊面面相觑。 “那真是很遗憾啊。”玛莉希亚接话道,“那么你如何评价作为宇航员的莉莉安•瑞恩呢?” “她做得无可挑剔。” 玛丽立刻回答道。 “在我对她作出主观评价之前,她已经毫无瑕疵地完成了历时两年半的苛酷任务。这一事实本身就是对当时选拔的合理性做出的最好证明。那么难道黛博拉做不到这些吗?对于这一点我虽然不敢断言,但是她自己却因为这件事放弃了再次挑战的机会,而这机会其实并不遥远。这种行为说明了一切。” 玛莉希亚直勾勾地盯着她的眼睛。 “并不仅是黛博拉•欧文,对于莉莉安•瑞恩的质疑很多媒体都有所报道。科罗拉多州州长阿瑟•瑞恩被指定为共和党下一届副总统的候选人,莉莉安•瑞恩作为其次女通过选拔,这完全是得益于其政治影响。” “目前这种状况确实并非得已,但就个人感觉来说这种传言并不可信。相信传言的人太低估了载人火星探测任务包含的风险。虽然我们很幸运,能够安然无恙地返回地球,但是相反失败的概率却丝毫不低。至少,当时的情况不可能预计到总统竞选而制订什么计划。” “那么难道说是趁着莉莉安•瑞恩回国后的人气,才确定副总统候选人的吗?” “恐怕不会如此单纯。倒不如说……” “倒不如说什么?” “没什么。总之这件事情跟我无关。” 玛莉希亚凭借敏锐的直觉感到一定有某些隐情。刹那间她经过飞速审时度势之后,觉得与其深究,不如选择在话语间留出稍长的停顿时间,让观众感到蹊跷从而使其加深印象。只要炒作出话题,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反复观看这段录像。 在片刻颇具效果的沉默之后,她一边不经意地确认着观众席上的反应,一边说道: “你当然也是支持共和党的,对吧?” “我有必要回答这个问题吗?” “没有,我只是有些感兴趣而已。” “我来这里并不是打算要谈论这些事情的。” “我明白了。今天谈了这么长时间,非常感谢!” 玛莉希亚在最后一瞬间窥到这个难以对付的女人不悦的样子,心中感到暗自得意。玛丽好像立刻看穿了她内心的想法,于是以一种毫不介意的态度故意不紧不慢地摇了摇头: “哪里哪里,今天交谈得十分愉快。”她说着站起身,抢先将右手伸了出来。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曙光号》其他试读目录

• 1 重力乐园
• 2 宴会之幽暗一隅
• 3 女奥德修斯 [当前]
• 4 “忍者”
• 5 分格dividuals/divisuals
• 6 逝去的两年半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