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德国历史中的文化诱惑》内容简介:在盟军轰炸德国期间,文化珍宝的损失比家园的毁灭更让希特勒痛心疾首。希特勒的幕僚对这个事实大加宣扬,因为他们相信,这会让大家看到希特勒感情丰富的一面。如果不理解沃尔夫·勒佩尼斯所谓的“德国历史中的文化诱惑”,便不可能理解这种思想。
这部作品讲述了灾难性的德国习性:认为文化成就具有超越一切的最高价值,并将文化想像为政治的替代物。作者考察了这种倾向如何对18世纪以来的德国历史产生了影响。他认为,德国人对文化的迷恋、对政治的漠不关心是魏玛共和国垮台、纳粹崛起的原因之一,并且持续困扰着德国与欧洲邻国及美国的关系。
这本书由一篇篇关于知识分子的小品文组成,歌德与托马斯·曼是作者关注的重点。同时书中也有对其他人物的精彩评论,包括诺瓦利斯、惠特曼、列奥·施特劳斯和艾伦·布鲁姆等。
作者简介:
沃尔夫•勒佩尼斯,2006年德国书业和平奖获得者。他曾任德国柏林高等研究院院长(1986-2001),现在是该学院的终身教授。勒佩尼斯也是柏林自由大学的社会学教授,并曾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任职数年。勒佩尼斯著作等身,且定期为德国国家级报刊《世界报》撰写文章。代表作有《忧郁与社会》(1969)、《社会学史》(1981)、《欧洲知识分子的兴起与衰落》(1992)、《文化与政治》(2006)等。
目录:
导言 德累斯顿上空的炸弹与《玫瑰骑士》
一 文化:
崇高的选择
衰减的特性
冷漠的政治观
德意志精神与德意志帝国
二 从共和到流亡
托马斯·曼的政治观念
法西斯主义的美学魅力
艺术与道德
流亡与移民
三 诺瓦利斯与惠特曼:
德国浪漫主义与美国民主
没有歌剧的国家
约瑟在美国
德国的民主
爱默生的舵手:
贝多芬与贝蒂娜
四 德国文化在国外:
失败中的胜利
美国精神的封闭
面临危机的德国精神
平静地告别欧洲
五 法德文化之战
两次革命
“流亡”的歌德 “文化战争”的根源
社会学史上的谜团 文化使者:哈布瓦赫
逐出柏林 哈布瓦赫之死
奇怪的失败
知识分子的抵抗
德国革命的局限性
六 德国本土文化:
道德的崩溃与智性的崛起
德国的浩劫
文化的复苏
内心的流亡
德国人与犹太人的流散
七 典型的德国人:
浮士德与墨菲斯托
民意调查中的歌德
1945年之后的歌德
八 德国的再统一:
知识阶层的失败
文化的卫士
东德知识分子的灾难
知识分子的悲喜剧
九 伪文化:
中欧的终结
欧洲:梦想与官僚
文化胜过权力
十 反讽与政治:
欧洲与美国的文化爱国主义
热爱美国的欧洲人
哈姆雷特与福丁布拉斯
欧洲侏儒与美国巨人
美国历史的反讽
十一 统一后的德国:
寻求道德典范
文化与现实政治
政治问题的文化出路
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