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的伦理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电影> 目光的伦理

目光的伦理

8.7

作者: 李洋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14-12
页数: 365
定价: 45
装帧: 平装
丛书: 启明文丛
ISBN: 9787108051493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内容简介:

Fredric Jameson认为,我们可以把(欧洲)六十年代想像为资本和强权国家在全球退败的一个时期,也可以把这个年代构想成资本借助崭新的生产技术和全副武装的生产方式,开足马力扩张的时期。从福柯的角度看,所谓新的生产技术就是权力话语。六十年代谢幕,留下的是一块巨大的空白话语舞台。七十年代开启,站在麦克风前的不再是进步学生、艺术家和知识分子,而是大众传媒和明星,是非理性的符号消费。如果六十年代是话语中心模式的最后演习,那么七十年代是娱乐工业趁火打劫偷袭大众话语的时代。六十年代结束了,共同话题消失了,战壕解散了,文化代言人面临着话语重构和反思,这个过程带来短暂的话语真空,布满嘈杂的个人主义低语。这就是奇妙的七十年代,精英话语的重构性缄默与娱乐话语的逐步登台,从文化英雄到娱乐明星,话语舞台的交接期间是一个政治压抑、经济低迷的年代。这种失望、颓废和压抑构成了七十年代欧洲电影的基本氛围。本书就是作者论及七十年代欧洲电影的一个合集。

作者简介:

李洋,电影学者,法国戴高乐大学电影学博士,现任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欧洲电影史、法国电影和当代电影美学,著有《迷影文化史》,译有《宽忍的灰色黎明——法国哲学家论电影》、《电影诗人帕索里尼》、《莱昂内往事》、《特写:阿巴斯和他的电影》等。

目录:

——影像的美学——

伟大电影的标准

影评是什么

人与影像互为尺度

人的电影大脑

幻想与思想表演

哲学与游戏之间

——导演的政治——

贝托鲁奇的妥协(《1900》)

特吕弗的夜行列车(《日以继夜》)

法斯宾德的奇迹(《玛利亚·布劳恩的婚姻》)

路易·马勒的脆弱(《拉孔布·吕西安》)

雅克·塔蒂的现代哑剧(《交通意外》)

皮亚拉的真实(《在撒旦的阳光下》)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目光(《爱好者》)

埃里克·侯麦的讽刺防御(《克莱尔的膝盖》)

——目光的伦理——

大屠杀的目光伦理(《浩劫》)

不设防的城市(《罗马风情画》)

布尔乔亚的宴会(《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

他们将回到萨罗(《萨罗或索多玛120天》)

伊斯坦布尔的比利(《午夜快车》、《浓度百分之七溶液》)

黑色的黎明(《大黎明》、《左轮大煞星》)

耻辱与需要(《华尔兹女郎》、《妈妈与妓女》)

奢侈的身体(《费里尼的卡萨诺瓦》)

——电影之欧洲——

英国电影与“五月风暴”

新浪潮与法国新电影

德国“柏林学派”的兴起

“世界电影”与艺术等级体制

展开全文
热门标签: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