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采访战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回忆录> 民国采访战

民国采访战

8.1

作者: [美] 哈雷特·阿班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纽约时报》驻华首席记者阿班回忆录
译者: 杨植峰
出版年: 2008-6
页数: 335
定价: 34.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温故书坊
ISBN: 9787563375462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内容简介:

美国记者阿班在华十五年,适逢中华民国历经多重巨变:北洋系统由盛及衰,国民党一脉则随北伐兴起;欧美势力在革命打压下委顿,日本势力则日益坐大。因地位尊崇,各国政要无不奉他为座上宾,中方如蒋介石、宋美龄、宋子文,日方如松井石根、须磨弥吉郎等,皆与之过从甚密。其报道则覆盖国民革命、蒋冯阎大战、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一直到上海孤岛时代的最后一刻。可以说,中国历史这十余年的每一起伏、每一皱褶,无不通过他的键盘,传递给全球大众。

史家知道的中国现代史是干枯的事实,而阿班提供的一个个侧面与细节,来自美国记者的独特视角,鲜活得带着汁水,而且向不为我等熟知,因而填补了空白,提供了参照,使历史更形丰满完整。

作者简介:

哈雷特•阿班(Hallett Abend,1884—1955),生于美国俄勒冈州,一生未婚,无子嗣。他向不喜循规蹈矩的生活,在斯坦福大学刚念到三年级,便辍学当起了实习记者。去国前,已在报界足足浸淫了二十一年。1926年来华,一待就是十五年,后十二年为《纽约时报》驻华首席记者。著述颇丰,作品包括《苦难中国》、《华尔传》、《一半人为奴,一半人自由:这割裂的世界》等。

目录:

译者序

卷一 中国苏醒了

一 只身来到动荡的中国

二 沙面的白人成了惊弓之鸟

三 孙中山晚年秘密曝光

四 从上海转往北京

五 执掌《英文导报》的日子

六 投入《纽约时报》怀抱

七 京津美军备战国民革命军

八 济南惨案独家报道

九 混乱的国民政府

十 遭国民政府驱逐未果

十一 宋子文出面和解

十二 掀舆论营救被捕的胡适

卷二 日本推进中国

一 日本将占满洲无人信

二 夺满洲只是日本第一步

三 日本人的高薪诱惑

四 现场采访一·二八事变

五 目睹日本蚕食华北

六 卖国谣言甚嚣尘上

七 1936年的中国时局

八 独家新闻:西安事变

九 与莫斯科的双重关系

十 向蒋介石面陈对形势意见

十一 南京路遇误炸死里逃生

十二 美舰“帕奈号”被袭真相

十三 日本人在上海撒野

十四 欲学日语反引狼入室

卷三 世界进入战争

一 日方要员纷纷登门警告

二 东京为承认汪精卫闹分歧

三 深陷战争泥潭寻求喘息

四 住所突遭日本兵搜查

五 《时报》捅出日本加入轴心国

六 日本便衣狠下毒手

七 宪兵队刺杀计划流产

八 日美战争一触即发

九 中国人民终将当家作主

十 战后并非太平盛世

结语 一个驻外记者的感慨

译名对照表

文章试读:    不甘平庸只身远赴中国,果然动荡乱抢横扫珠江     照理说,一个训练有素的新闻从业者,到了新环境里,应该不管周遭如何混浊难行,便一头扎将进去,还要轻松自如地攫取到真相的明珠。如果这是常规情形,那我便是一个硬生生的例外。那时是在1926年年初,我头一次前往远东。从一开始,我便连连犯错,而且,我对事态的评估一直有误,直到我在中国待满了两个月,才稍有改观。     我在旧金山订了一艘老船西伯利亚...

(查看全部试读)

展开全文
热门标签: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