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的“原子弹”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军事> 希特勒的“原子弹”

希特勒的“原子弹”

7.9

作者: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副标题: 纳粹德国核武器档案解密
译者: 闻立欣  |  海科·彼得曼
出版年: 2010-6
页数: 398
定价: 3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801739902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内容简介:

赖纳•卡尔施,德国历史学家、博士。1957年出生。1977~1982年在柏林洪堡大学经济学院学习,主修德意志区域经济史。1986年获博士学位。先后在柏林洪堡大学、柏林历史委员会、柏林自由大学和柏林人口统计学私人研究所工作。主要著作(1993~2006年):《独家支付:民主德国的战争赔偿,1945~1953》、《昔日辉煌:沥青铀矿开发史研究》(合编)、《铀的秘密》(合著)、《苏联的工矿设备拆除政策,1944~1948》(合编)、《油要素:德意志的石油经济,1859~1974》(合著)、《希特勒的炸弹:纳粹德国核武器试验秘史》和《工业化时期的萨克森经济史》(合著)等。2007年,与海科•彼得曼合著《希特勒炸弹的正反面》出版。

海科•彼得曼,德国电视新闻记者,编剧、导演、制片人。1954年出生。1976~1979年,先后在柏林洪堡大学、柏林自由大学学习,主修戏剧研究、新闻学和德语课程。1980年开始从事历史纪实、科学文化类影视记录片编导、制作和剧本写作。先后发表剧本《信赖》、《狩猎不止》、《法恩卡家族》、《神鹰栖息地》;主要影视作品:《马铃薯的故事》、《弹子戏的世界拉斯维加斯》、《玻利维亚的的喀喀湖潜水探险考察》、《蒂瓦纳库:一段安第斯文化的历史往事》、《玻利维亚的奥鲁罗狂欢节》、《浩淼求生:1945年世界最大海难回顾》、《廷库:印第安宗教仪式》、《征服宇宙:俄罗斯航天工业史话》、《走向恒星》、《南美探险:通往拉巴斯的死亡之路》、《广袤之域:西伯利亚史略》、《“琥珀屋”的传说》、《世界遗产:塔林》和《芬兰的驯鹿竞技》等。2001~2005年与赖纳•卡尔施合作研究并撰写《希特勒的炸弹:纳粹德国核武器试验秘史》;1997~2006年担任法国120集系列纪录片《泰拉斯》译制导演。2007年,与赖纳•卡尔施合著《希特勒炸弹的正反面》出版。

作者简介:

赖纳•卡尔施,德国历史学家、博士。1957年出生。1977~1982年在柏林洪堡大学经济学院学习,主修德意志区域经济史。1986年获博士学位。先后在柏林洪堡大学、柏林历史委员会、柏林自由大学和柏林人口统计学私人研究所工作。主要著作(1993~2006年):《独家支付:民主德国的战争赔偿,1945~1953》、《昔日辉煌:沥青铀矿开发史研究》(合编)、《铀的秘密》(合著)、《苏联的工矿设备拆除政策,1944~1948》(合编)、《油要素:德意志的石油经济,1859~1974》(合著)、《希特勒的炸弹:纳粹德国核武器试验秘史》和《工业化时期的萨克森经济史》(合著)等。2007年,与海科•彼得曼合著《希特勒炸弹的正反面》出版。

海科•彼得曼,德国电视新闻记者,编剧、导演、制片人。1954年出生。1976~1979年,先后在柏林洪堡大学、柏林自由大学学习,主修戏剧研究、新闻学和德语课程。1980年开始从事历史纪实、科学文化类影视记录片编导、制作和剧本写作。先后发表剧本《信赖》、《狩猎不止》、《法恩卡家族》、《神鹰栖息地》;主要影视作品:《马铃薯的故事》、《弹子戏的世界拉斯维加斯》、《玻利维亚的的喀喀湖潜水探险考察》、《蒂瓦纳库:一段安第斯文化的历史往事》、《玻利维亚的奥鲁罗狂欢节》、《浩淼求生:1945年世界最大海难回顾》、《廷库:印第安宗教仪式》、《征服宇宙:俄罗斯航天工业史话》、《走向恒星》、《南美探险:通往拉巴斯的死亡之路》、《广袤之域:西伯利亚史略》、《“琥珀屋”的传说》、《世界遗产:塔林》和《芬兰的驯鹿竞技》等。2001~2005年与赖纳•卡尔施合作研究并撰写《希特勒的炸弹:纳粹德国核武器试验秘史》;1997~2006年担任法国120集系列纪录片《泰拉斯》译制导演。2007年,与赖纳•卡尔施合著《希特勒炸弹的正反面》出版。

目录:

导语:洞穿历史帷幕的跌宕往事——《希特勒的“原子弹”》背景链接(闻立欣/文) 1

一、德国“传说”与《希特勒的“原子弹”》 3

二、从铀核裂变到世界“裂变”(1939年) 8

物理学进入现代世界历史 8

“撬门者”:奥托•哈恩 8

“铀项目”登场 10

三、“憧憬与惶惑并存”的时光(1940~1941年) 12

豪华阵容中的“主流”与“非主流” 12

理论进展和“捷径” 14

历史迷雾:“哥本哈根之旅” 15

四、转折之秋:希望与失望(1942年) 17

“二月讨论会”插曲和军械局报告 18

“六月会议”和“菠萝比喻” 19

柏林、莱比锡和大洋彼岸 21

五、聚光灯转向“边缘者”(1943~1944年) 23

海森伯格印记与重水之战 23

“炸弹派”:刀尖上的舞者 25

“黑色兄弟会”显形 27

六、最后一年:鲜为人知的“原子弹”测试 28

波罗的海的晚秋 29

奥尔德鲁夫的早春 30

希特勒的“原子弹”为何物? 31

七、“沉舟侧畔千帆过”:并非最后的话 33

前言 001

第一章 德国的“铀项目” 013

一、 “铀俱乐部” 015

核裂变的发现及其后果 015

军方出掌管理权 020

分散凌乱的“举国研究” 025

海森伯格关于反应堆和炸弹的理论 029

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精英梯队中的“戎装科学家” 030

二、其他研究群体 032

戈托夫陆军研究小组 032

海军爆炸物理学家 034

帝国邮政部长的奢望 038

为了工业的新市场? 042

有多少个研究小组? 043

三、万事开头难 044

铀矿和重水 044

关于回旋加速器建造的难题 047

第一次反应堆试验 051

如何同样获得炸弹原料? 052

另一方:美国人和苏联人的反应 053

第二章 核反应堆试验 059

一、“一条直接获取炸弹之途” 061

“捷径”:从增殖反应堆到钚炸弹 061

重水,还是石墨? 064

豪特曼斯:1941年8月的报告 066

冯•魏茨泽克:未曾披露的反应堆和炸弹专利 068

哥本哈根神秘会晤 073

二、争权夺利和原料匮乏 077

重水、离心机和回旋加速器 077

陆军军械局淡出前台 078

邮政部长“铩羽而归” 086

帝国研究委员会接管“铀项目” 090

迪布纳有更好的主意 092

三、铀反应堆 094

启动重水的生产 094

迪布纳与海森伯格:反应堆设计方案之争 096

格拉赫:“铀俱乐部”的“掌门人” 099

第三次袭击诺什克水电厂 101

应急计划 103

铀砌块代替铀板 105

四、迄未人晓的反应堆试验 108

在施塔特伊尔姆的实验室测试 108

哈特克与迪布纳合作 112

低浓缩铀 114

帝国邮政部的同位素分离实验设备? 119

迪布纳的多级反应堆运行 124

反应堆意外事故 126

海格尔洛赫的天鹅绝唱 130

第三章 核武器计划第二选项 133

一、核空心装药? 135

核聚变早期研究 135

空心装药研究 141

核空心装药的最初试验 145

感应爆炸难题 148

格拉赫的双重表演 151

秘密会议 154

二、第四种“神奇武器”之路 157

“神奇武器”宣传运动 157

希特勒、党卫队与核物理学家 160

格拉赫神秘的穿梭旅行 168

秋季收获? 171

1944年10月:北方首次测试 173

三、党卫队和高技术 183

远程火箭计划 183

复仇计划和终极方案 188

党卫队节制原子研究 192

通过辐照生产核裂变材料 197

阿登反攻之前的智能游戏 202

舒曼和特林克斯被叫停 206

第四章 1945年3月:图林根“炸弹”测试 209

一、测 试 211

最后的准备 211

奥尔德鲁夫测试 218

斯大林听到了风声 225

“明显的核反应放能” 233

它属于何种类型“炸弹”? 237

二、结 局 252

希特勒徒劳的期盼 252

格拉赫向鲍曼报到 256

3月28日的会面 258

美国人推进和德国人逃亡 262

终归与柏林同命运 267

科学家被俘了 270

第五章 回 声 273

从法姆堂到“哥廷根宣言” 275

胜利者的秘密使命 275

法姆堂和广岛 285

战后历程 293

“害群之马” 302

缄默的理由 305

关于“哥廷根宣言”的争论 308

西方和东方的原子火箭概念 311

结束语 313

致谢(德文版) 316

注释 319

译后记 359

展开全文
热门标签: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