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故事与中国民间故事演变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考古> 佛经故事与中国民间故事演变

佛经故事与中国民间故事演变

0.0

作者: 刘守华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年: 2012-6
页数: 361
定价: 3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文史哲研究丛刊
ISBN: 9787532562596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内容简介:

《佛经故事与中国民间故事演变》以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就佛经故事随佛教传入中国,并对中国民间故事的丰富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了颇为翔实的分析与考察,从中清理出诸多具体故事发展变化的来龙去脉。对了解中国民间故事大演变,乃至中国民间故事与印度民间故事、世界民间故事之间的相互影响,均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作者简介:

刘守华,1935年8月生,湖北仙桃市人。1957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留校任教至今。曾任中文系主任及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学年鉴》主编。1956年开始投身于民间文学研究,迄今在海内外报刊发表论文约400篇,出版学术论著10余种。其中《中国民间童话概说》、《比较故事学》、《中国民间故事史》和《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等四项成果分别获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三等奖。主编的《民间文学导论》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在台湾出版《道教与中国民间文学》,在日本出版与野村纯一合编的《日中昔话传承之现状》,新近出版《民间文学:魅力与价值》、《民间故事的艺术世界》。2007年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山花奖民间文艺学成就奖。

目录:

比较故事学求索之旅(自序)

上编

佛经故事传译与中国民间故事的演变

持续千年的盛举

异国故事的蜕化

从《经律异相》看佛经故事对中国民间故事的渗透

从入海采珠到煮海宝

感恩的动物忘恩的人

猴与鳖

机智小儿为王

买智慧得免大罪

动物冤案

夫妻打赌不说话

《经律异相》的特点及其在中国的深远影响

故事选录:

宝船(江苏)

《生经》故事的持久魅力

交友遇险猴与鳖

从工巧王子到巧木匠

机智而幸运的小偷

故事选录:

舅甥共盗(《生经》)

狡猾的小偷(哈萨克族)

《六度集经》与中国民间故事

汉译佛经中的佛本生故事结集

小乞丐的致富传奇

狸猫换太子的跨国之旅

《童子本生》在中国的蜕化

从《理家本生》到《宝船》

《六度集经》的叙事美学特征

故事选录:

四姓害子(《六度集经》)

阿銮吉达贡玛(云南傣族)

《贤愚经》与中国民间故事

由佛学听课笔记译写而成的经书

当家主事巧媳妇

王子兄弟入海求宝

端正王巧判奇案

多姿多彩的国王形象

故事选录:

太子格登(藏族)

公正的判决(维吾尔族)

《杂宝藏经》与中国民间故事

《杂宝藏经》的中国之旅

《弃老国缘》与中国弃老传说

天婚的公主

凶宅得宝传奇

呆女婿学话

智焚敌巢的乌鸦

世间难分好赖人

一身两头的共命鸟

故事选录:

波斯匿王女善光缘(《杂宝藏经》)

辘角庄(白族)

波罗奈王闻冢间唤缘(《杂宝藏经》)

空房子(辽宁)

乌枭报怨缘(《杂宝藏经》)

乌鸦和猫头鹰(藏族)

婆罗门问谄伪缘(《杂宝藏经》)

世间难分好赖人(河北)

《譬喻经》与中国民间故事

《譬喻经》在中国

猫装圣人的动物寓言之经典

雁衔龟的新奇构想

蛇身的巧妙譬喻

发人深省的两魔争宝

展转相杀的世俗悲剧

照镜的喜剧与沉思

夫妻趣事中的人生哲理

《譬喻经》的构造特征和影响

故事选录:

老猫(《昆奈耶破僧事》)

猫喇嘛讲经(藏族)

爱显示自己的青蛙(蒙古族)

白猫之冤(蒙古族)

五百欢喜丸(《百喻经》)

射股臀箭(浙江)

理家本生(《百喻经》)

一个铜钿发家(浙江)

下编

佛本生故事与傣族阿銮故事

佛本生故事在中国

奇妙的《阿銮吉达贡玛》

叙事美学之深层关联

人与动物同舟共济

——“感恩的动物忘恩的人”故事解析

一个脍炙人口的流行故事

同类型的佛本生故事

蜕化演变轨迹追寻

一个佛经故事的传译与蜕化

——也说《善财与悦意》与《诺桑王子》

佛经中的善财与悦意

两王子爱情传奇的内在关联

唐人小说《田昆仑》异域情调溯源

故事选录:

益超仙女(藏族)

千年故事百年追踪

——“求好运”故事解析

百年追踪

源流探寻

多元播化

故事选录:

做好事不问前程(湖北)

佛经故事与哈萨克民间故事

买智慧消灾得福

巧匠造木人及其他

中印龙女报恩故事之比较

饱含悲悯的印度龙女故事

中国龙女故事的鲜活与多样性

演化轨迹耐追寻

奇趣洋溢的《十梦十解》

鄂西情歌唱解梦

巧妙契合的佛经解梦故事

附记

弃老习俗与传说之交融生辉

——从“弃老国”到“寄死窑”

由寄死窑引发的文化热点

传说及相关遗址考察

佛经故事由敦煌写本向口头传说演化

故事选录:

弃老国缘(《杂宝藏经》)

斗鼠记(湖北)

张天师传说与佛本生故事

本生故事——佛教语言艺术的明珠

双峰对峙的张天师传说

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的互渗交融

汉译佛经故事的类型追踪

故事学中的母题和类型

从佛经中搜求民间故事类型的几项尝试

本书关于佛经故事类型的追踪成果

印度佛经故事在中国的蜕化演变脉络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风范长存忆季老

后记

展开全文
热门标签:
暂无评论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