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领简历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职场> 金领简历

金领简历

7.8

作者: [美] Gayle Laakmann McDowell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原作名: The Google Résumé : How to Prepare
副标题: 敲开苹果、微软、谷歌的大门
译者: 漆犇
出版年: 2012-6
页数: 220
定价: 45.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115279262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介绍了如何获得顶级科技公司的职位。为求职者详细介绍了招聘程序,如何应用、设计和定制简历,如何准备面试并在面试中胜出,如何处理被拒的情况,如何就录用条件进行谈判,以及如何卓有成效地处理工作中的事务,使自己的职业生涯更上一层楼。每部分都给出了回答范例并讲述如何应对。

本书特别适合在校学生及希望进入顶级科技公司的求职者(特别是程序员、设计师和游戏开发员)阅读。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Gayle Laakmann McDowell

曾在谷歌工程部门就职三年,在此期间担任了谷歌招聘委员会成员,并面试过120多名求职者。此前,她还在微软、苹果当过实习生,并曾拿到过10多家顶尖高科技公司的录用通知。她拥有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MBA学位,目前是科技类求职网站CareerCup.com的创始人兼CEO,专门提供就业和职业发展的指导。她著有亚马逊超级畅销书Cracking the Coding Interview(人民邮电出版社即将出版)。

目录:

目录

第1章 介绍 1

1.1 我在“无限循环路”和“微软路”的日子 2

1.1.1 朝气蓬勃的软件公司 2

1.1.2 各种福利诱惑 2

1.1.3 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3

1.1.4 晋升之道:个人贡献者 3

1.1.5 公司之间的差异 4

1.2 大公司与小公司的对比:创业公司是否适合你 5

1.2.1 创业公司的有利之处 5

1.2.2 创业公司的不利因素 6

1.2.3 创业公司的可怕之处 7

1.3 职位:长大后你想从事什么工作 8

1.3.1 你需要什么 8

1.3.2 你喜欢自己的工作吗 9

1.3.3 你擅长什么 10

1.4 你已经在路上…… 11

第2章 充分的准备 13

2.1 那些你能做的事情 13

2.2 教育背景 15

2.2.1 名校:它的光环能带来什么 15

2.2.2 谨慎选课:主修、辅修和其他课程 15

2.2.3 GPA是否重要,以及你该如何应对 17

2.2.4 与教授搞好关系 18

2.3 工作经验 20

2.3.1 产生影响力 20

2.3.2 成为一个通才 21

2.3.3 内容和规模很重要:量化你的影响力 21

2.3.4 兼职和实习工作 22

2.4 课外活动与那些“三好学生” 23

2.4.1 志愿者活动 23

2.4.2 自己创出点名堂 24

2.5 你问我答 26

2.5.1 大学生关注的问题 26

2.5.2 编程能糊口吗 27

2.5.3 没有管理经验的问题 28

第3章 入门指南 29

3.1 黑洞:在线投送简历 29

3.2 找人推荐自己 31

3.2.1 告诉你的朋友你在找工作 31

3.2.2 让别人知道你自己 31

3.2.3 关于信息性面试 32

3.2.4 与招聘人员取得联系 32

3.2.5 校友网络和其他 33

3.3 招聘大会 33

3.4 专业招聘人员 35

3.5 另辟蹊径 36

3.5.1 先从别处入手 37

3.5.2 合同工 37

3.5.3 勇于创新 38

3.5.4 官方群组 38

3.6 社交 39

3.6.1 质量胜于数量:如何构建成功的人际关系 39

3.6.2 去哪里社交 40

3.7 你问我答 43

3.7.1 关于远程申请的问题 43

3.7.2 拐弯抹角的关系 44

3.7.3 遵循指示 45

第4章 简历 47

4.1 优秀简历的六大特点 47

4.1.1 以成就作为导向 48

4.1.2 可量化的结果 48

4.1.3 目标明确 49

4.1.4 有通用意义 50

4.1.5 清晰、专业、简洁 51

4.1.6 组织得良好清晰 52

4.2 简历的结构 53

4.2.1 求职意向 53

4.2.2 简介(或主要成就) 54

4.2.3 工作经验 55

4.2.4 项目经历 56

4.2.5 教育经历 56

4.2.6 技术技能 58

4.2.7 奖项和荣誉 59

4.2.8 简历中不应该包括的信息 59

4.3 简历的篇幅该多长 59

4.4 你问我答 61

4.4.1 关于家庭事务 61

4.4.2 诚实 62

4.4.3 很严肃的问题 63

第5章 简历的详细解构 64

5.1 第一份:比尔•乔布斯的简历 64

5.2 第二份:史蒂夫•盖茨的简历 67

5.3 第三份:吉娜•罗伯茨的简历 69

5.4 写在本章结束之前 71

5.5 补充资料 71

第6章 求职信和推荐人 72

6.1 为什么要撰写求职信 72

6.2 三种类型的求职信 73

6.2.1 有针对性的求职信 73

6.2.2 无针对性的求职信/“冷电”(cold call)求职信 73

6.2.3 广而分发的求职信 74

6.3 求职信的结构 74

6.4 优秀求职信的五大特征 75

6.4.1 具有针对性 75

6.4.2 用事实证明 76

6.4.3 简明扼要且有着良好的结构 77

6.4.4 简单、直接的写作方法 77

6.4.5 专业化 77

6.5 一封优秀的求职信 78

6.6 推荐人 79

6.6.1 什么样的人才是好的推荐人 79

6.6.2 如何让好的推荐人变成优秀的推荐人 80

6.6.3 推荐人的问题:哪些事情会出错 82

6.7 你问我答 83

6.7.1 形式新颖,内容仍好 83

6.7.2 公开所有的事实 84

6.8 补充资料 85

第7章 面试的准备与概述 86

7.1 科技公司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86

7.2 如何准备 88

7.2.1 关于简历和工作经历的准备事项 88

7.2.2 做好准备功课 89

7.2.3 准备一些问题 91

7.3 与招聘人员配合 92

7.4 沟通交流与行为 94

7.4.1 控制面试的节奏 94

7.4.2 四种使面试官保持注意力的方法 95

7.4.3 展现你的自信 97

7.5 特殊类型的面试 97

7.5.1 电话面试 98

7.5.2 人事的筛选面试 99

7.5.3 午餐面试 100

7.5.4 后续面试 101

7.6 面试结束之后应该做的事 101

7.6.1 感谢信 101

7.6.2 从招聘人员那里了解后续进展 103

7.6.3 联系你的推荐人 104

7.6.4 处理被拒的情况 104

7.7 你问我答 104

7.7.1 避开风险和麻烦 104

7.7.2 信息是太多,还是刚刚好 105

7.7.3 积极询问最新进展 106

7.8 补充资料 107

第8章 面试题目 108

8.1 总体的建议 108

8.1.1 沟通能力 109

8.1.2 当你出错的时候 110

8.2 常规问题制胜秘诀 110

8.2.1 你为什么想来这里工作 110

8.2.2 你为什么想离开目前的公司 111

8.2.3 为什么我们应该录用你 112

8.2.4 五年内的职业目标是什么 112

8.2.5 你有什么优点 113

8.2.6 你有什么缺点 113

8.3 行为问题和简历相关问题 114

8.3.1 公司想考查的方面 114

8.3.2 如何解答问题 115

8.3.3 五个示范问题 116

8.4 估算问题 116

8.4.1 公司想考查的方面 117

8.4.2 如何解答问题 117

8.4.3 五个示范问题 118

8.5 设计问题 118

8.5.1 公司想考查的方面 118

8.5.2 如何解答问题 119

8.5.3 五个示范问题 120

8.6 面试智力题:为什么下水道的井盖是圆的 120

8.6.1 公司想考查的方面 121

8.6.2 如何解答问题 121

8.7 如何回答棘手的问题 124

8.7.1 关于被裁的经历 124

8.7.2 关于被开除的经历 125

8.7.3 关于待业的经历 125

8.8 你问我答 126

8.8.1 找工作的壁垒 126

8.8.2 只不过是数字游戏 126

8.8.3 无知者无畏 127

8.9 补充资料 128

第9章 考查编程水平的面试 129

9.1 微软、谷歌、亚马逊和苹果的不同之处 129

9.2 如何准备 130

9.2.1 有效准备工作的五步法 130

9.2.2 如果碰到熟悉的问题怎么办 131

9.2.3 “必须掌握”的主题 131

9.3 内存使用情况 132

9.4 编程问题 133

9.4.1 第一步:提问 133

9.4.2 第二步:设计算法 134

9.4.3 第三步:编写伪代码 135

9.4.4 第四步:编写代码 135

9.4.5 第五步:测试 135

9.5 算法问题:五种创建算法的方法 136

9.5.1 方法一:例证法 136

9.5.2 方法二:模式匹配 137

9.5.3 方法三:简化和推广 137

9.5.4 方法四:通过基本案例构建整体 138

9.5.5 方法五:数据结构头脑风暴 139

9.6 面向对象设计 140

9.7 扩展性问题 141

9.8 关于测试方面的面试 141

9.8.1 测试现实生活中的对象 142

9.8.2 测试计算机软件 143

9.8.3 测试某个方法 144

9.9 示范问题 145

9.10 你问我答 146

9.10.1 要准备的东西太多,时间却太少 146

9.10.2 如何做好充分准备 147

9.10.3 误导的信息 147

9.11 补充资料 149

第10章 进入游戏行业 150

10.1 企业文化:只有娱乐和游戏吗 150

10.2 游戏行业中的职位:你可以做什么 151

10.2.1 游戏软件开发 151

10.2.2 游戏制作 152

10.2.3 美术师 153

10.2.4 设计师 153

10.2.5 其他角色 153

10.3 职场新人:给高校毕业生的建议 154

10.3.1 不要惧怕从底层做起 155

10.3.2 发现自己的优势 155

10.3.3 创建作品集网站 155

10.3.4 走出自己的小世界 156

10.4 扩大自己的社交圈 156

10.4.1 校园招聘会和专业招聘机构 156

10.4.2 在线网络 156

10.4.3 参加活动 157

10.5 个性契合 157

10.5.1 保持一颗年轻的心 158

10.5.2 讨人喜欢 158

10.5.3 创意和想象力 159

10.5.4 职业道德 159

10.5.5 良好的沟通能力 159

10.6 游戏公司面试——三个让你表现良好的秘诀 159

10.6.1 玩一玩公司的游戏 160

10.6.2 表现出你的自信(但不要过于妄自尊大) 160

10.6.3 学会合群 160

10.7 你问我答 161

10.7.1 该如何转行 161

10.7.2 如何增值 161

10.7.3 通过细节体现 163

第11章 录用条件的谈判技巧 164

11.1 如何评估公司开出的录用条件 164

11.2 你的职业发展 165

11.2.1 学习和发展 165

11.2.2 工作职责和如何做决定 166

11.2.3 关于升职 167

11.2.4 简历和声誉 167

11.2.5 公司的未来及稳定性 168

11.2.6 工作地点 168

11.3 薪酬待遇 169

11.3.1 薪酬组成部分 170

11.3.2 工作地点 170

11.4 幸福指数 171

11.5 如何就录用条件进行谈判 172

11.5.1 你应该讨价还价吗 172

11.5.2 哪些方面可以谈判 173

11.5.3 赢得谈判的七个技巧 173

11.6 棘手的问题:最后考虑期限、延长期以及该如何拒绝 175

11.6.1 最后考虑期限和延长期 175

11.6.2 “背信弃义” 176

11.6.3 如何拒绝公司(并维持良好的关系) 177

11.7 你问我答 178

11.7.1 关于假期 178

11.7.2 有代表性的人 179

11.7.3 大公司还是小公司 181

第12章 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182

12.1 你的职业规划 182

12.1.1 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 183

12.1.2 让别人知道你的成就 184

12.1.3 掌控绩效考评过程 184

12.1.4 玩转办公室政治: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186

12.1.5 找到一位指导者 187

12.2 升职与加薪 188

12.2.1 如何能够晋升 188

12.2.2 如何就加薪进行谈判 189

12.2.3 如何处理被拒的情况 190

12.3 何时且该如何提出辞职 191

12.3.1 你应该辞职吗 191

12.3.2 怎样才能不断掉自己的后路 192

12.3.3 我应该“骑驴找马”吗 193

12.4 回到学校 194

12.4.1 读研究生的实际成本 194

12.4.2 学术型研究生学位 195

12.4.3 立即准备 195

12.4.4 工商管理硕士 196

12.5 在职研究生课程 199

12.6 你问我答 200

12.6.1 文科生也有用武之地 200

12.6.2 不必在乎虚名 201

12.6.3 想跑路的新员工 201

第13章 最后的思考:运气、决心以及你能做的事 203

附录A 156个最让简历“闪闪亮”的词 205

附录B 行为面试问题和答案指南 209

附录C 三份英文简历 215

文章试读:我只想让你了解,给微软研究院作报告并非我自己的主意。当时我才18岁,学到的计算机科学知识可以说少得可怜,将这个尴尬实情暴露给微软研究院(MSR)的一堆天才博士可是我最不愿意做的一件事情。但我的经理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于是我只好硬着头皮向大家介绍我的暑期项目。 我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完成了报告。因为我是一个容易怯场的人,所以自认为快点结束会更好一些。然后听众开始提问了,他们问我,有没...

(查看全部试读)

展开全文
热门标签: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