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一下内地译版与台湾译版的《乔布斯传》
2012-11-05
国内版给我的感觉是:一本老外写的关于一位老外的产品说明书。
台湾版给我的感觉是:一本中国人写的关于一位老外的故事书。
第二个故事是被苹果公司解雇如何变成了对自己有益的经历。
第二個故事是關於自己被蘋果開除,結果卻因禍得福的事,
“成功的沉重又重新被初学者的轻松所取代,对所有事情都不再那样确信。”
「成功的沉重負擔被從頭來過的輕鬆所取代,每件事情都不再那麼確定。」
尽管现场有架飞机拖着一张敦促乔布斯“回收所有电子废物”的条幅,不停地在演讲场地上方盘旋,但是学生们都听得异常专注。
即使畢業典禮會場上空,有一架小飛機來回盤旋,機尾還掛著一幅要賈伯斯「回收所有電子廢物」的抗議布條,台下的學生卻顯常專注。
不过,深深吸引他们的是第三个故事 -- 确诊患有癌症及这一事实所带来的想法。
然而,真正吸引學生的,其實是他的第三個故事 -- 他被診斷出癌症,以及這件事所帶來的體悟:
记住自己很快就要死了,这是我面对人生重大选择时最重要的工具。
知道自己即將死亡,是我在面封人生抉擇時,最重要的憑藉。
因为,几乎一切一一所有外界的期望,所有骄傲,所有对于困窘和失败的恐惧 -- 这些东西都在死亡面前烟消云散,只留下真正重要的东西。
因為幾乎每件事情,包括所有外界的期待、所有的嬌傲、對困窘或失敗的恐懼,在面對死亡時,全都消失了,剩下來的才是真正重要的東西。
记住自己终会死去,是我所知最好的方式,避免陷入认为自己会失去什么的陷阱。
知道自己即將死亡,也是超越得失心這個陷阱的最好方法。
你己是一无所有,没理由不追随内心。
既然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為什麼不順心而為?
乔布斯的极简主义,令这场讲话简洁、纯粹,充满魅力。
這篇演說的極簡風格,傳達出筒單、純粹與魅力。
无论文集里还是YouTube 上,你都找不到更好的毕业演讲了。
你可以儘量搜尋 -- 從文學作品搜尋到 YouTube 上的影片,我相信你找不到一篇更好的畢業典禮演銳。
有些演讲可能更重要,如乔治•马歇尔( George Marshall ) 1947 年在哈佛大学的演讲,宣布重建欧洲的计划。
或許有些演說對後世的影響更大,例如國務卿馬歇爾1947 年在哈佛大學畢業典禮中,宣佈美國將全力支持歐洲戰後重建(即著名的「馬歇爾計劃」)。
但是,没有哪个演讲比乔布斯的更富魅力。
然而,你絕對找不到一篇更優雅自持、充滿悲憫的畢業典禮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