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都来参观“翻译体中文”
2011-10-31
这本书有显而易见的短处:翻译质量差。
当然出版社不同意,可惜,你的确是。
原因呢?
时间短,任务重。
只好如何呢?
只好“众包”翻译。
为什么时间紧任务重?
为了让《乔》有最好的经济效益。
此话怎讲?
作者写了两年成书,书当然好,不然英文版也不敢满世界铺货。
译本呢,精心翻译一年再出版?
如果apple倒闭了怎么办?iphone不火了怎么办?乔没人记得了怎么办?
出版社也要吃饭啊。所以如此这般了。
英文好的无所谓了,只读中文的人呢?等待重译本吧!
附例句:
四十一章,517页最后一句话:
他能够在苹果的DNA中融入设计的敏感、完美主义和想象力,使之很可能,甚至此后几十年,都是在艺术与科技的交汇处成长得最茁壮的公司。
原文:
And he was able to infuse into its DNA the design sensibilities, perfectionism, and imagination that make it likely to be, even decades from now, the company that thrives best at the intersection of artistry and technology.
台版译文:
他把设计的感性、完美主义和想象力,都注入这家公司的基因,所以在数十年后,这家公司很有可能继续在人文与科技的交会口发展、茁壮,成为最成功的一家公司。
由“这根鸡毛”可见,简体版的翻译风格通通统一成了“翻译体中文”。
这不是译者的问题,这是编译思路的问题。
不过,这也确实是急就章拼凑文字最佳的选择——难度最小的,质量也最差。
(并非说台版就如何好了,因为路数和大陆版一样;也并非大陆版就没有绝妙译文了,但是毕竟是本传记啊,是文学啊,不是八卦周刊的人物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