怦然心动的生活
2014-04-30
「借由一口气整理完毕,引发戏剧性的意识变化」
整理时该做的,大致上只有两件事,那就是「判断物品是否要丢掉」和「决定物品的定位」。只要能够做到这两点,谁都能完全彻底整理。
很多人在身处紧要关头时,就会想要整理。
自己就会被迫发现一直逃避的问题,就算讨厌也不得不解决。因为开始整理之际,你就被迫面临了人生的再次启动。
而这个结果,会让人生开始有大幅的变动调整。
。整理不过是手段,整理本身并不是目的。
收纳法根本不能解决整理的问题,因为收 纳不过是临阵磨枪的解决方法而已。收纳法的麻烦之处在于,把东西收起来时,乍看之下会误以为问题好像解决了。
整理首先就要从丢东西开始。「按场所别•房间别整理」是整理上的致命错误。
经过反复思考后,我归纳出三种不会整理的类型,分别是「没办法丢东两的人」 「没办法物归原位的人」,以及这两类的综合体,即「既无法丢东两也无法物归原位的人」。整理时的必须作业就只有「丢东西」与「决定收纳 场所」这两项而已,重要的只有「要先‘丢东西’」这个顺序而已。
「整理是节庆,不能每天都整理。」
况且整理一定有终点,当你决定好所有物品的定位,那一瞬间就是终点。
只留下让你怦然心动的,其他统统「丢掉」!
为什么靠「一口气、短时间内、彻底整理」,就可以养成正确的态度呢?为了能够有效的整理,必须死守的一个重点就是:绝对不要搞错步骤。所以,在「丢东西」的作业结束之前,不可以去想收纳的事。整理的诀窍就是「一口气、短时间内、彻底完成」,还有「先完成『丢掉』的动作」,这就是我的结论。
2.2. 在丢东西前,先思考「理想的生活」
最好思考要具体到能够明确想象出自己「在整理好的房间里生活的样子」。妄想自己的「理想生活」到如此具体的程度,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要做的是思考「为什么你想要过这样的生活?」请回顾自己理想生活的形象,再重新思考一次。那么,为什么睡前想要放松呢?为什么想要减肥呢?对于自己说出的回答,请反复追问自己「为什么?」至少三次最好能多达五次。那就是不论丢东西,还是拥有东西,最终都是「为了让自己幸福」。听起来似乎是非常理所当然,但现在自己再一次地思考、理解,然后说服自己,是非常重要的事。为什么要整理?你必须在开始整理之前,去面对和思考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再以深思熟虑过的答案为基础,最后进入判断的步骤。
2.3. 碰触到的瞬间,是否感觉「怦然心动」?
最难的应该就属于那些没有什么特殊理由需要丢掉的东西
「请把东西看得更清楚一点。」当我醒来时,终于清楚地了解了那个声音的意思。过去我只把焦点放在「要丢的东西」上,都在专攻「障碍物」,却没有好好珍惜真正应该重视的「要留下来的东西」。
把东西一个一个拿在手里,留下令你心动的东西,丢掉不心动的东西。这样就是判断是最简单又正确的方法。
重点就是,一定要碰触到。比如说,打开衣橱的门,眺望挂在里面的衣服,千万不能觉得:「嗯,这个嘛!全都很让我心动啊!」重要的是要「一件一件拿在手里,试着触摸」。在触摸东西的时候,试着去感觉身体的反应,就会发现自己的反应会明显地因物而异。各位就当是被我骗也好,请试着实践看看。
因此,在判断物品应该留下或是丢掉时,当然应该以「拥有这样物品是否幸福」,也就是说「拥有时是否觉得心动」为基准。
请想象一下只被心动的东西所围绕的生活,这才是你想拥有的理想人生,不是吗?
只留下令你怦然心动的东西。剩下的,全部毅然决然地丢掉。
如此一来,从这一刻起,过去的人生会重新启动,全新的人生就要开始。
首先,绝对要避免的就是在个别场所就开始丢东西。你常会觉得「等整理完卧室再来整理客厅」「抽屉由上往下一个一个检査」,但这就是致命的错误。因为,按物品种类明确区分收纳场所的状况,实在少之又少。几乎在所有家庭里,就算是同样的东西,往往也都会分散收纳在两处以上。
为此,一定要按「物品类别」来思考,把同一类的东西全都集中在一起后,再一口气做出判断。
譬如整理衣服时,要把家里所有的衣服一次判断完毕。诀窍就是「把物品从收纳空间里一样不剩地全部拿出来,集中在一个地方」。
为什么把物品集中在一处这件事非常重要?这是因为有必要正确掌握自己目前到底拥有多少东西。大部分的人都会因为东西数量超出预期而大受打击,「原来我有那么多东西啊......」似乎通常都多达自己想像的两倍以上。此外,如果拥有多个款式相同的东西时,透过集中在某一处,就可以互相比较,更容易做出「留下」或「丢掉」的判断。
特地把东西从收纳空间里拿出来摊在地上,也有它的意义。东西放在抽屉里时,就是处于「物品正在沉睡」的状态。其实在这种状态下,会难以判断是否心动。让东西离开收纳状态、接触空气,「唤醒物品」,自己心动的感觉就会变得清晰、明确,甚至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
首先,照片等有特别回忆的物品,绝非整理初学者一开始该着手整理的东西。这类东西不仅数量很多,而且要选择留下或丢掉时非常费神。
换句话说,人之所以没办法丢东西,通常是因为还能用(机能上的价值)、还有用(资讯上的价值)或还有感觉(感情上的价值)。若再加上是很难取得,或是难以取代的话(稀少价值), 就更加难以放手了。
换言之,「顺利丢掉东西的基本顺序」如下:一开始是衣服,其次是书籍、文件、小东西,然后最后才是纪念品,这是最佳顺序。
如果你准备要丢的东西不小心被家人看到,让他们有罪恶感、觉得很浪费,结来又把它回收,增加不需要的东西,这才是真正的罪恶。
其实,这才是对付「不会整理的家人」最有效的力法。换句话说,就是要默默地丢掉自己的东西。如此一来,家人也会急起直追,开始主动把物品减量、开始整理。 你甚至根本不必说:「快点整理啦!」「怎么那么乱啊!」或许各位会觉得不可思议,但只要有某个人开始整理的话,就会接二连三地引起连锁反应。当你想要指责别人哪里没整理好时,就足自己的整理工作已经开始松懈的征兆。
2.9. 整理就是「透过物品与自己对话」
当你认真整理时,虽然称不上是进入冥想状态,但的确会产生一种平静地与自己面对面的感觉。因为郑重其事地与自己拥有的物品面对面,一一地去感受是否动心,或是有其他的感觉,就好像是透过物品与自己对话。换句话说,从早上的时段开始最佳。
2.10. 对丢不下手的东西说谢谢
「请用碰触到物品瞬间心动的感觉,来判断要留下还是丢掉。」
还是会觉得:「我懂是懂,但就是丢不下手啊!」这也是人之常情。实际上最困扰的问题,应该是「不觉得心动,但就是没办法丢掉」的东西吧?
判断物品的方法,大致上分为两种:一是用直觉判断,另一个则是用思考判断。这个思考的部分如果往错误的方向运作,事情就会变得非常麻烦,当直觉明明已经做出「不心动」这个明确的回答,脑袋里却想着「说不定有一天会用到......」「可是,真的很浪费啊……」,那就永远都无法当机立断地把东西丢掉。
「为什么我会有这样东西呢?它来到我身边,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对于觉得「没办法丢掉」的东西,请重新思考「这项物品所具备的真正功能」。
举例来说,你的衣柜里如果有一件买了之后几乎都没穿的衣服,请试着回想:你为什么会买这件衣服呢?
「在店里看到,觉得很可爱,所以就......」
如果在买下这件衣服的那一瞬间曾经让你心动,那它就完成了一项任务,就是陚予你「买下那一瞬间的感动」。但是,爲什么你几乎都没穿过这件衣服呢?
「因为穿了以后,发现其实不太适合我……」
如果这样的结果让你之后不再买同样的衣服,这表示「这种衣服原来不适合自己」,也是这件衣服另一项重要的任务。
如此一来,这件衣服可说已充分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因此,对它说一啓「谢谢你在我买下你的那一刻让我感到心动」「谢谢你告诉我自己不适合什么衣服」,然后再丢掉就好。
因此,对于「虽不心动,但就是没办法丢掉」的东西,请一一思考它们的任务。 然后你就会发现,出乎意料地,很多东西其实已经完成它们的任务了。唯有好好地面对物品为我们完成的任务,表示感谢然后放手,在物品与我们的关系中,才算是完成了「整理」的动作。为了珍惜你真正该珍惜的东西,所以必须把完成任务的东西丢掉。
因此,「丢掉很多东西」并不是糟蹋、浪费。反过来说,把东西收在壁厨或衣柜深处,甚至忘记它的存在,真的表示好好珍惜它们吗?
如果,物品也有心情和感觉的话,它们应该一点也不开心。
请快速把它们从监牢或是偏远的地方救出来,怀抱着「谢谢阼这些日子以来的陪伴」的感恩之心,痛快地解放它们吧!
3按「物品类别」整理时竟如此顺利
3.1. 一定要按「物品类别」的正确顺序整理
我要先声明,整理本来就是开心的事。重新面对自己过去毫无意义的物品,确认自己的感觉,对已经完成任务的物品表达感谢之意后,送走它们,这个过程就像是与自己的内在面对面,盘点存货的重要仪式。因为选择的基础是「是否感到心动」,所以也不需要艰涩的理论或数字。
换言之,最初先从衣服开始。如果想要更有效率,建议可以把衣服先粗略分类,再一口气进行选择。衣服分类可以大致分如下:
• 上衣(衬衫、毛衣等)
• 下半身(裤子、裙子等)
• 外套(夹克、西装、大衣等)
• 袜子类
• 内衣类
• 包包
• 配件(围巾、皮带、帽子等)
• 季节性衣物(浴衣、泳装等)
• 鞋子
虽然说是衣服,但包包、鞋子也都归为同一类。
为什么这是正确的顺序呢?我只能说,这是我把前半生都奉献给整理之后所总结的经验。
不过重要的是,要留下什么?要和什么东西一起共度接下来的生活,自己的人生才会感到心动?请用好像从商店架上挑选自己最喜欢物品一样的感觉,来选择心动的物品。
先把家里所有的衣服都放在地上
「总之,我们先从非当季的衣服开始吧!」为什么要选择以过季衣服为值得纪念的整理节庆的起点?这是因为非当季衣物是所有物品中最容易纯粹感受到心动的品项。
为了确认是否对每一件过季衣物感到心动,我推荐各位问自己一个问题,那就是「下季时无论如何都还想要再穿吗?」更进一步来说,就是:「如果今天气温突然变了,现在马上就想穿吗?」为了确认是否对每一件过季衣物感到心动,我推荐各位问自己一个问题,那就是「下季时无论如何都还想要再穿吗?」更进一步来说,就是:「如果今天气温突然变了,现在马上就想穿吗?」「你说是不是无论如何都还想再穿,好像也没有那么严重……」 如果你这么想的话,就请放手吧!当然,如果这件衣服是下一季也能为你增添光采的衣服,也别忘了对它说声:「谢谢你为我增色不少。」
重点就是,一定要把所有衣服从收纳空间里拿出来、堆在地上,然后定要一件地拿在手里,触摸之后再做判断。
「因为丢掉可惜,所以就当家居服」,万万不可!所以,从今天起就改掉把让人不再心动的衣服挪作家居服的习惯吧。好不容易要在理想的房间里追求理想的生活,却还穿着不让人心动的衣服,这才叫做可惜吧。
家居服并不是要给别人看的,但你不觉得正因为如此,才更应该换上最让自己心动的家居服,提升自我形象吗?睡衣也是一样。如果你是女性,请尽情地做最可爱、最有气质的打扮吧!
最糟糕的就是,在家时穿着一整套运动服。
顺带一提,也许各位不知道在家时总穿着运动服的单身女性,房间里总放着仙人掌盆栽。我觉得身为女性,比起在房间里养仙人掌,摆上花朵来妆点房间不是更美好吗
「折叠收纳法」一举解决收纳空间的问题
衣服的收纳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只使用衣架挂在吊衣杆上的「吊挂收纳」,另一种则是折好后排列收在抽屉里等的「折叠收纳」。我也明白,这么一写,很多人很容易就被怎么看都比较简单的「吊挂收纳」所吸引,但我绝对比较推荐以「折叠收纳」为中心的收纳方式。
折叠的效果还不仅于此。其实,折衣服真正的价值就在于透过用自己的手碰触衣服,把能量倾注到衣服当中。
当主人好好地用手触摸、整理时,对衣服而言也一种非常舒服、被灌注了能量的行为。因此,折得好的衣服,皱折会被整平,衣服的质地也会精神突突地活了起来。
折衣服,不单单只是为了收纳而把衣服折小的作业,而是慰劳总是支持自己的衣服,向它们表达爱意的行为。
因此,折衣服时应该要边折边心存感激地对它们说:「谢谢你总是守护着我。」当你洗完衣服之后,透过折叠的过程,可以确实地触摸到衣服,还可以注意到「啊!这里的缝线掉了」或「这件衣服也差不多不能再穿了啊!」之类的细节。折衣服,换句话说就是和衣服的对话。
完全刚好、最正确的折法
「直立」是收纳最基本的原则。
「折好时必须变成个光滑简单的长方形」。首先把前后衣身(除了袖子和领子之外的部分)稍微往内折(此时袖子的折法可随意折),做出一个纵向较长的长方形后,剩下的则配合衣服的高度调整,折成四折或六折都可以。基本的作法就只有这样。
其实,每一件衣服都分别有各自的「黄金点」,让它们在折好时能够正好挺立。。通常只要调整一下直立时的高度,就能轻而易举地找到 黄金点。
秘诀就是,布料柔软轻薄的衣服,宽度和高度都折得小一些,而布料松软较厚的衣服,则可以折得比较宽松一些。此外,折的时候,从布料较薄的角落开始着手会比 较容易。
把心动的感觉带进衣橱的绝招
对于要挂起来的衣服,我的选择基准是「挂起来时,衣物本身会感到开心」。当风吹过时会翩翩起舞、摇曳生姿、满心欢喜的衣服,或是一板一眼拒絶被折起来的衣服,我就会老老实实地把它们挂在衣架上。
。首先,最基本的原则是把同类的衣服全都挂在一起,并请明确地分成夹克区、衬衫区等来吊挂收纳。和自己同类的人在一起时,就会无条件地感到安心,无论是人和衣服都同样适用于这个道理。光是把衣服按照不同类别分开吊挂,衣服的安全感也完全不同。光是这样,就足以让衣柜里看起来清爽整齐、焕然一新。那就是,把衣服按「往右上方」的排列方式来吊挂
换句话说在面对衣柜时,左边要收纳重的,右边要收纳轻的衣物。具体来说,左边最好放衣长较长、质料较厚、颜色较深的衣服,然后愈往右就愈要收纳衣长较短、质料较轻、颜色较淡的衣物。面对衣柜时,由左至右要按大衣、洋装、夹克、裤子、裙子、衬杉的顺序来挂衣服。这是最基本的排列方式,由于每个类别的重要性会依个人打扮风格有所差异,但请按自己的感觉,营造出整体上「往右上方」的平衡。然后,每个类别中,也要分别以往右上方的顺序来排列。站作这种往右上方顺序排列的衣柜前,就能体会到一种不可思议与心动的感觉,好像全身的细胞都活了起来。因为物品会敏感地吸收主人的心情,所以潜意识里自己所感受到的「往右上方走的心动感觉」,也会转移到物品身上。
袜子或丝袜都不可以绑起来
我再清楚地说一次:丝袜,绝对不可以绑起来。还有,袜子绝对不可以翻过来卷成一团。
没错,在收纳状态下的袜子们,就是正在休息。袜子总是被操得很厉害,它得承受脚与袜子之间的闷热与摩擦,但却还是勤快地包覆着主人的双脚。被收纳起来的时候,原本应该是它们难得拥有的短暂休假。但是,它真的能够休息吗?被绑在一起,或是被翻过来卷成一团的袜子,却时时被撑开,松紧带的部分承受着压力,一直都处于紧绷的状态。而且还被随意丢进抽屉里,每当抽屉开关时,它们就会-会儿滚到这,一会儿滚到那,互相碰撞,根本没办法安安静静地睡觉,甚至滚到抽屉深处,最后完全被遗忘。结果,一直被撑开的袜口变得又松又垮,寿命一下子就缩短了不说,好不容易被穿上时,还得换来主人一句「啊!这松掉了啦!」的抱怨。首先,丝袜的正确折法如下。把绑在一起的丝袜解开,左右脚的部分重叠后纵向折成-半,然后再折成三等分的长度。这时的重点是,要把脚尖的部分往内折,腰的部分稍微多留一点凸出去。在这个状态下,再由下往上卷起,卷完时如果腰的部分在最外面,就代表前面都做对了。半统丝袜也是用同样的折法。裤袜等稍微厚一点的就先折成两等分会比较容易卷起。总之,最后只要结束在如同寿司卷的状态就可以了。收纳时,要把丝袜直立放入抽屉里,让漩涡状那一面朝上。只是,如果直接放进塑料制的抽屉里时,好不容易卷起来的部分会因为塑料材质光滑的表面而松开,所以不妨先放进纸盒,再放进塑料制的抽屉。顺道一提,鞋子空盒的大小刚好适合用来做装丝袜用的隔板。袜子类的折法更简单。先把袜口被翻过来的部分还原,把左右脚的袜子重叠.用和衣服同样的诀窍折起来。像运动袜之类的鞋内袜,就简单地对折。短袜就折三折,长袜就折成四至六等分,长度只要配合收纳用抽屉的高度即可,一点都不难。折法的基本原则就是以「折好时变成单纯的长方形」为目标。
从此不需再换季的收纳法
不如就趁此决定不再换季吧丨换句话说,就是把无论当季或遇季的衣服都整理成随时可用的状态,从此不再有任何调换抽屉顺序等的动作。
诀窍就是不要把衣服做太细的分类,而是把衣服按「偏棉质」「偏羊毛」等质料大致分类后,放进抽屉就好。按夏衣、冬衣、春衣等这种季节的分类,或是按上班、休假用这种用途的分类,都很容易变得模棱两可,所以应该尽量避免。如来今后还有机会购买收纳商品时,我绝对比较推荐能够轻松取出物品的抽屉型收纳。即使是过季的衣服,也尽量不要把它变成「收起来」的状态。因为被收到衣榧深处的衣服,隔了半年之后再被拿出来时,总是看起来郁闷、衰弱。所以,要记得偶尔让它们接触空气与阳光,拿出来观赏和触摸,对它们说声:「下一季也拜托你们了!」我认为,像这样一有机会时就与衣服沟通,它们也会神采奕奕、延年益寿,人与衣服间的心动关系也能更为持久。
3.1.8. 书的整理法
「那我们赶紧进入正题吧!请把书架上所有的书都拿出来。然后把全部的书都堆 在地上。」但是,把所有的书从书架上拿出来的这项作业,绝对不能跳过。因为当书原封不动收在书架上时,会无法用是否心动的判断来做出选择。不仅限于书籍,衣服或配件也一样,长期被收在收纳箱里、没有移动的状态,其实是在「睡觉」,甚至说完全没有存在感也不为过。基准当然就是「触摸到时是否感到心动」。这个动作是只要触摸就好,绝对不要阅读里面的内容。3.1.9. 还没看的书:
觉得总有一天会读,「那一天」永远不会到来
因此,整理书的时候,请完全不需要考虑会不会再读、是不是已经记住,只需要一本一本拿在手上,用是否感到心动来判断即可。只需要留下拿在手里会真的令你感到心动,光是看到它摆在架上就会觉得「有这本书在这真幸福!」的书就好。 读到一半的书也不需要读完,因为这种书的任务就是读到一半。
因此,如果你拥有这些发现率非常高的学习书籍,觉得「有一天会读」,建议你现在马上就丢掉。还有,这是我最近的感觉,那就是手边不存放过多的资讯时,对资讯的敏感度反而会提高。也就是说,会更容易发现对自己而言必要的资讯。这也是客户和我分享的经验,尤其是那些丢掉了大量书籍和文件的客户。
时效是书籍最重要的元素,与它相遇时就是该读它的「时机」。为了不错过这一个瞬间,建议不要在手边囤积过多书籍。
3.1.11. 文件整理:
从结论上来说,整理文件的基本原则就是「全部丢掉」。
所以,除了「现在正在使用」「近期内都会需要」「需要一直保管」的文件之外,不符合这三项条件的就全部丢掉吧!顺带一提,这里所说的「文件」,不包含以前收到的情书或日记等。一旦碰到这些「纪念品类」的东西,文件整理的速度就会骤降,这是显而易见的结果。
因此,首先只需集中在与心动完全无关的文件,一口气整理起来。朋友或情人寄来的信件则视为「纪念品」来处理,请先不要整理。
至于保存的文件,则按使用频率再分成两类。但不做复杂的分类,一种是使用频率低的文件,换句话说就是契约相关文件,除此之外就是使用频率高的文件。
契约相关文件单纯就是指保单、保证书或租赁契约等。虽然很不甘心,但唯独这些文件,就算不心动也必须自动保管起来。由于几乎没有什么机会会自己拿出来用,所以这类文件在保管上也最可以偷懒。我建议的收纳方法,就是不用想太多,用最普通的L型资料夹收在一起就好。
最后就是使用频率高的保存文件,换句话说就是非契约类、但仍保管起来的文件。譬如杂志剪报 、 研讨会的摘要等,自己会时常想要拿出来看的文件,就归入这一类。因为这一类文件若无法整理成像书籍一样容易阅读,就会失去保存的意义,所以适含用资料簿来收纳。其实这类文件最不可掉以轻心,因为明明是没有也无所谓的的东西,但就是容易在不知不觉间增加。整理文件的关键,可说就取决于如何减少这一类的文件。
总结来说,文件分为待办、保存(契约书)、保存(契约书之外)三种。
3.1.12. 各种文件:
麻烦的文件这样整理
文件的基本原则虽然是「全部丢掉」,但任谁都有难以丢掉的文件。在此,让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下棘手文件的攻略法。
♦研讨会资料
♦信用卡消费明细
电器产品等的保证书
贺年卡
3.1.13. 小东西类:
只留下「心动的」,而不是留下「可能会用到的」
大多数人的生活都被过多「不知道为什么拥有的小东西」所包围。所以首先请先认识、掌握目前所拥有的「不知道为什麼有的东西」,然后彻底话虽如此,我最想说的是,大多数人的生活都被过多「不知道为什么拥有的小东西」所包围。所以首先请先认识、掌握目前所拥有的「不知道为什麼有的东西」,然后彻底执行只「留下心动物品」的原则。
3.1.14. 零钱:
赶快拯救四散的零钱吧!
零钱一样是钱,但你不觉得与钞票相比,它们总是受到很糟糕的对待吗?再说,奇怪的是,家里根本就没有需要零钱的场合,却到处都会发现零钱。
在家中发现零钱时,我所采取的处置就是「立即送进钱包」,绝对不会放进存钱筒。零钱这种东西实在也没有必要集中在一个地方,所以发现时立刻放进钱包里才是正确答案。因为若把零钱放进存钱筒里,只不过是把零钱换一个地方放而已。
今后请以「看到零钱,就放进钱包!」为口号,把家中正在哭泣的「莫名零钱」都拯救出来吧!
3.1.15. 种种小东西:
莫名其妙的东西,全部退散!
♦礼物类送礼物,与其说送的是礼物本身,更重要的是传递心意。
因此,对这些礼物说声「谢谢你让我在收到的那一刻感到心动」后,就可以丢掉了。
当然最理想的状态是,你能打从心底感到欢喜地使用收到的东西。但是,心不甘 情不愿地使用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或是完全不用就直接收起来,但每次看到时都觉得难受,这些状况应该都不是送礼的人乐意见到的。
购买手机时的整组包装盒
用途不详的电线
衣服的备用钮扣
♦电器产品的外盒
坏掉的电视或收音机
♦「永远不会来的客人」专用棉被
留作旅行时用的化妆品试用包
♦留作旅行时用的化妆品试用包
♦因赶流行而购买,但束之高阁的健康产品
因为免费而不知不觉就收下的赠品
3.1.16. 纪念品:
千万别把老家当作纪念品的避难所
纪念品,顾名思 义,就是充满了许多纪念、回忆,「过去曾经心动的物品」。所以丢掉这些东西时, 似乎就觉得连重要的回忆也都将遗忘。
不过你不用担心,真正难忘的回亿,就算把纪念品丢了,也绝对不会忘记的。进 一步来说,为了今后的人生,把忘了也无所谓的往事赶快忘掉,不是更好吗?
「重新检视每一样东西才发现,我真的好认真地活在过去每一个当下啊!在我对 它们说『谢谢你们当初让我如此心动』后,把东西丢掉的瞬间,我才第一次觉得终于能与自己的过去面对面了。」
没错。透过用手触摸带着回忆的物品,才能与过去面对面。若是一直放在衣柜抽 屉或纸箱里,不管过了多久,都还是会被过去的回忆所牵制,而这些东西或许就会在不知不觉之间变成现在的「包袱」。
3.1.17. 照片:
比起收藏回忆,不如爱惜现在的自己!
方法很简单,就是一张一张地检查不是收在相簿里、呈零散状态的照片。也就是说,要把所有的照片从相簿里拿出来。每当遇到这种状况时, 我都有一种无力的感觉。所以我认为,绝对不能等到晚年再去整理过去的照片。
就是与小孩有关的纪念品。
联络簿或毕业证书
四十年前穿的水手服
过去交往对象写给你的信透过与一件一件的物品面对面,整理告诉我们,重要的不是过去的回忆,而是经历了过往而存在于当下的自己。
我相信,空间的使用不该是为了过去的自己,而应该是为了将来的自己。
我最建议的作法是,把过多的库存让给别人、捐献出去,或是拿到二手店去卖等,总之把它们处理掉。
首先所有物的数量应该会锐减,然后最重要的是,应该能够体验到一种过去未曾感受过的爽快感觉,并建立起对今后人生的自信
我称这一刻为「适切数量的转折点」。不可思议的是,一旦通过这个转折点,往后东西就绝对不会再增加,因此也绝对不会再次变乱。
并非是要一味地追求物品减量、有效收纳,而是要去尝试用心动的感觉选择物品,并学习用自己的基准享受生活。我认为这就是整理的奥义。
如果你觉得自己还没有遇到「适切数量的转折点」,就代表你还可以继续减量。不妨抱着自信继续减量吧!
人要被什么样的环境所环绕才会觉得幸福,只有当事人自己才能决定。拥有、选择物品这个行为,是极为私人的行为。
如果不想再次变乱,就应该学习由你自己订定基准的整理法。
正因为如此,对于每一样物品,都认真面对「自己的感受」就成为非常重要的关键。
霸占着大量的东西不丢,并不代表就是爱惜物品。而且恰恰相反,透过减量到自己能够确实掌握、面对的程度,物品与你的关系才会充满生命力。
不会因为把东西丢掉,过去人生所经验过的事实和自我认同就因此消失。唯有透过选出自己觉得心动的物品,我们才能明确地感受到自己究竟喜欢什么、追求什么。
藉由与每一项东西直接地面对面,物品会唤醒我们各式各样的情感。此时所感受到的,就是真正的情感。这份情感,将会转化为今后生活的能量。
只要决定了所有东西的定位,就算回到家已经筋疲力尽,也能不假思索地把房间整理好,每天就能拥每天就能拥有更多开心生活的时间
决定物品定位时的重点就是:「毫无遗漏地决定」所有物品的定位。
为什么所有的物品都应该决定定位,那是因为若有任何一个东西流离失所时,房间变乱的可能性就增加。
譬如房间里有个空空如也的层架,有一个流离失所的东西,随手就被放在上面, 这个东西正是最大的致命伤,因为流离失所的它会显得不安,而其他东西就会前来安慰。让过去维持着紧张感觉、乾净整齐的空间,彷彿被施予「全员集合」的号令般,东西就会瞬间变多。
所以最好一张一张仔细检视。然后你就能亲身体会到,心动的照片与不心动的照片竟是如此泾渭分明,连自己都惊讶不已。
4.2. 切忌在丢东西前,就投向「收纳绝招」的怀抱
当你变得能够正确地选择物品时,不知为何所留下的量就会恰好可以收进你现在你住的房子、你现在所拥存的收纳空间,这才是「整理魔法」。如果都不丢东西,光是在想如何收纳,一心想靠收纳绝招,势必会陷入怎么整理也整理不好的「再次变乱地狱」。
4.4. 不要分散「收纳场所」
原则就是同一类的东西收纳在同一个地方,不要分散,仅此而已。
归根究底,收纳时必要的类别只分为两大类,即「按所有人分类」和「按物品分类」。
如果和家人同住,首先要先明确地划分出每位家人的收纳空间,而且绝对不能遗漏这个步骤。 此时的重点是,尽可能一个人使用一个区域。换句话说就是一点集中收纳法。
任何人都绝对需要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圣地
4.5. 不必理会「动线」与「使用频率」
本来环境之所以会乱七八糟,就是因为「无法物归原处」。换句话说,比起收纳时的麻烦,更必须思考如何减少收纳时的麻烦。
一旦规划好简单的收纳,对于物品该回归的原位也不再犹豫,于是开始能够自然地物归原位,完全不再会乱成一团了。
选择物品去留时,问问自己的身体,决定物品放置场所时,问问你的房子。只要记住这一点,应该就能毫不犹豫地进行整理。
4.6. 不堆叠,「直立收纳」才是王道!
若说到我在收纳方法上唯一的讲究,那就是不论如何都要把东西立起来。衣服折好后,直立放入抽屉中收纳;裤袜也一样,卷起来后直立收纳;抽屉里的文具也一样,订书机的盒子、尺、橡皮擦也都立起来。甚至我还曾把笔记型电脑直立收纳在书架上,就像放一本笔记本一样。
首先,因为堆叠可以无止尽地使用空间。能够无止尽地把东西往上堆,就意味着即使东西无止尽地增加,你也不会发现。如果采直立收纳,东西一增加就会使用到收纳空间,总有一天会面临极限,如此一来就会发现:「啊!东西增加了啊!」
另外一个
我过去也是收纳商品迷,除了基本款,连冷门的创意商品都有,有一段时期甚至疯狂到把放眼望过去所有的商品都试了一遍。
理由则是,被堆在下面的东西会很难受。
于是,下面的东西就愈来愈没有存在感。不知不觉中,你甚至会忘记自己拥有这样东西。实际上,衣服堆叠收纳时,愈是下面的衣服,拿起来穿的频率就会愈来愈低。
在整理衣服时,有些衣服让你觉得「买的时候明明很喜欢,为什么不让人心动了呢……」,往往是因为长期被收纳在一大堆衣服底下的缘故。
4.7. 没有必要使用「市售的收纳商品」
最常使用的收纳圣品,就是空的鞋盒。虽然我尝试遇各式各样的收纳商品,但说到免费就能取得的万用收纳道具,真的无人能出其右。鞋盒的盖子很浅,所以可以当作托盘来用。放在厨房瓦斯炉下方橱柜,再放上油或酒等调味料,就能避免弄脏底板,
根本不需要购买新的收纳用品。市面上有各式可爱的商品,但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迅速地整理完毕。与其在整理途中去买临时应急的收纳商品,倒不如在整理结束后,再慢慢地去寻找自己喜欢的款式。
首先,把材质、大小和使用频率相近的包包组合起来,套在一起。在把手全都外露的状态下,收进买包包时的防尘袋里(如果没有防尘袋,也可以省略这个步骤)。 让这些包包全部处于一眼就可以看见的状态,排列在衣柜或壁橱里。在上层,若是(放棉被用)壁橱,就放在上方的小橱柜里,像排列书籍一样把包包直立排列。
4.9. 包包「每天都清空」
很多人认为:「反正是每天都会带在身上的东西,所以就一直放在包包里面。」但这可不行。
因此,请每天都把包包清空。也许你会说:「咦?每天都要做那麼麻烦的事啊?」不必担心,因为只要设一个「每天随身携带物品」的专区就很容易办到了。
什麼盒子都可以,如果没有找到适合的,也可以利用鞋盒,或是在抽屉里画出一个区域。把盒子放进壁橱或衣柜里时,因为外观也很重要,最好找一个自己喜欢的盒子。摆放的位置,最常见的就是放在透明收纳盒等抽屉型收纳的上面。总之,放在包包收纳位置的附近会比较方便。
重要的是,放在包包里的东西,全部都要有应该归位的固定收纳场所,才能创造出一个让包包能够休息的环境。
4.10. 大东西全部收进「壁厨」里
首先,最基本的原则是,把季节性物品收在上方的橱柜里。譬如女儿节的人傅、 耶诞节的装饰品等。除此之外,滑雪、登山等户外活动用品和休閒活动相关的物品, 基本上也收纳于此。另外,也可以收纳成人式或结婚典礼等尺寸较大、无法放进书架的照片或相簿。这时,绝对不可以装在纸箱里再收进去,要像放在书架上一样,直立排列在上方橱柜的前方。若不这麼做的话,这些东西就会一辈子不见天日,直接被打入冷宫。
收纳衣服时,如果要用透明收纳盒,绝对推荐抽屉型远超过箱型。东西一旦装入收纳箱后,拿取、收纳就变得麻烦,于是绝大多数的例子都是整个箱子原封不动,拖拖拉拉地就过了季,也完全没有拿出来用。当然,抽屉里的衣服请直立收纳。
棉被请收进上方橱柜,这是为了防潮与防尘。下面的空间则可以收纳电风扇或暖气等季节性的家电产品。
我经常使用的绝招是,把不锈钢层架或书柜收到壁橱里。也常常把彩色收纳箱放进壁柜里做成书柜。
4.11. 「浴室」和「厨房水槽」什么都不要放
附带一提,无论是菜瓜布、砧板或是筛子,所有东西我都会晾在阳台。这样就不需要沥水篮,厨房也一直都能干净清爽。晾在外面还能用阳光消毒,也干得快,我大力推荐这个作法。说实话,我家没有沥水篮。洗好的东西就放进套了筛子的盆子,然后拿到阳台去,全都像洗好的衣服一样晾干,早上只要把洗好的东西义阳台就好了。
4.12. 把书柜最上一层设为「我的神龛」
首先,最基本的原则是,护身符不是「你买的东西」,而是「神明赐予的东西」。有效期限在赐予之后的一年之内,过期的就尽早还给神社。不一定要还给原先的神社,只是寺庙护身符要归还回寺庙,神社的护身符要归还给神社,这是规定。
不妨在家中一角设置一个「我的神龕」。虽说是神龕,但也不用特别在意方位或形式,就是打造出一个「带有神圣感觉物品」的专区。建议设在书架的最上一层。重点就是像真正的神龕一样,设置在比水平视线更高的地方。
我的整理法主题,其实是「把房间打造成如神社般的空间」。换句话说,把自己的住家打造成为充满纯净空气的能量景点。
4.13. 「不想被看到的物品」就摆在衣柜里
4.14. 衣服一买回家就马上拆掉包装和吊牌
所以买回家之后,务必马上拆掉吊牌。因为当物品从商品的身分毕业,变向为自己家里的孩子时,需要一个仪式,就是由你来把它和店里连接的「脐带」干脆地切断。
其实这就是「还差一步」的真面目。因为打开收纳空间时,映入眼帘的「过多资讯」,会在房间里制造出嘈杂的感觉。
因此,请先把商品包装上的贴纸撕掉。(和衣服的吊牌一样,为了欢迎物品从商品变成「家里的孩子」,这也是必要步骤。)然后,如除臭剂、清洁剂等不太讨人喜欢的包装,也把外面的胶膜剥掉。
看不见的地方也是家中的一部分。透过减少不令人心动的文字资讯,家中整体气氛就会一口气变得安静、沉稳。光是这一个动作,就会产生惊人的差异,所以实在没有道理不做啊。
在整理的课程中,我给客户出的课题中有一项是「慰劳物品」。回到家后,把穿过的衣服挂在衣架上时,要对它说声:「谢谢你今天也让我很温暖。」把身上的首饰摘下之后,要说声:「谢谢你今天也让我那么漂亮。」把包包放回衣柜里时则要说声:「托你的福,我今天在工作上也能有最好的表现,谢谢!」就像这样,好好地对每样物品表达当天一整天受到它们支持的感谢之意。就算没办法每天这么做,偶尔慰劳一下它们也很重要。
我们常听说一流的运动选手会把自己使用的道具当做圣物般对待,细心地保养、 爱护。我想他们一定也是很自然而然地就感受到这种物品的力量。若眞如此,那么就算不是特殊的工作道具,不管是衣服、包包或是电脑,只要能够爱惜平常所使用的每一样物品,就好像是在平凡的每一天里,一口气帮自己找到了许多能替自己加油打气的帮手一样。
拥有物品,不仅限于特殊的比赛或胜负,是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理所当然的行为。 即便我们没有特别意识到这一点,但物品眞的每天都拼命在为拥有它们的主人完成各自的任务。
就和我们工作一整天后回到家时觉得松了口气一样,物品只要回到自己平常在的场所就会觉得安心。
自己真正喜欢的事物根源,就算时间流逝也不会改变。而且,整理绝对可以帮助你发现这个根源。
「整理之后,我发现了自己想要做的事」
为了了解自己,在书桌前自我分析或是询问别人当然都是好方法,但我认为整理是最快的捷径。你拥有的东西,会正确地诉说你自己的选择历史。因为,整理也是为了发现自己喜欢事物的自我盘点。
5.2. 让人生产生戏剧性变化的「整理魔法」效果
「一口气在短时间内彻底完成整理的人」的人生,一定会发生戏制性的变化.
「整理魔法」的效果之一 ,就是开始能对自己的判断有自信。触摸每一样东西,扪心自问:「是否觉得心动?」然后做出判断,决定留下或是丢掉。
在整理过程中,透过重复这个瞬间几百次、几千次,判断力自然就被磨练得愈来愈敏锐。
对于自己的判断没有自信的人,对自己也没有自信。
想设法隐瞒什么,我自己过去就是这样。
,我对自己的环境信心十足。
自己所拥有的东西,还有自己的家与周遭的人等,也就是自己所身处的环境,与别人相比,虽然没有比较豪华,但至少对我而言,这一切都是我最喜欢、最可爱、最重要的东西,对于自己能在美好事物围绕下生活,感到自信与感谢。
但是 ,如果深入追究就会发现,无法丢东西的原因其实只有两个,那就是「对过去的执著」与「对未来的不安」。在选择物品时,如果觉得「不心动,但是丢不掉」,请像接下来的方法一样,先停下来思考一下。
「这是因为[对过去的执著]所以丢不掉?还是因为[对未来的不安]而丢不掉呢?」
对于每一项丢不掉的东西,思考是哪一个原因,就能掌握自己拥有一样物品时的倾向。「啊!原来自己是[对过去执著型],或原来自己是[对未来不安型]啊!」,也或许「两种都是耶......」。
掌握「自己拥有物品的倾向」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往往代表了自己生命里的价值观。
拥有什么东西,就等同于你的生活态度。而「对过去的执著」和「对未来的不安」,不仅可以了解你拥有物品的方式,还能从中发现你在做一切选择时共通的原则例如与人交往的模式,或是选择工作的方法等。
被「对过去的执著」和「对未来的不安」困住时,也就是无法丢东西的时候,通常就是一种看不清「现在对自己而言什么是必要的?如果拥有什么,就可以获得满足?自己在追求什么?」的状态。因为看不清对自己而言必要的东西或自己追求的东西,所以才更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不需要的东西.让自已无论在物质上或精神上,都不断地被不需要的东西所淹没。'
那么,该怎么做才能理清「现在对自己而言必要的东西」呢?到头来,还是得要丢掉不必要的东西。不必到远处去寻找,也不必买新的。只要真心地面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减少不需要的东西即可。
即使如此,东西存在是不争的事实。东西之所以在那里,就是自己选择所造成 ,不能怪别人。最危险的是,明知这些东西的存在,却装作没看见,彷彿像否定自己的选择一样,粗鲁地把东西丢掉。因此,我很反对无意义地囤积东西,也反对 「总之想都不想就丢」的想法。我认为,唯有一一面对每一项物品,好好体验其中的情感之后,才能真正消化与物品的关系。
对于现在所拥有的东西,我们所能选择的路有三条。
现在就面对、总有一天会面对、到死都不面对。要选择哪一条路,虽然是你的自由,但我绝对建议各位「现在就面对」。
透过物品,去面对自己「对过去的执著」和「对未来的不安」,就能看清对现在的自己而言真正重要的东西,然后价值观就会变得更明确,今后面对人生选择时的犹豫自然就会减少。
如果能够毫不犹豫地投注热情在自己所选择的事物上,应该就能达到更大的成就。
换句话说,如果能够愈早开始面对物品当然愈好。如果你要开始整理的话,就是现在。
透过丢东西,可以磨练出一个人的决断力。因为不丢东西、囤积东西,而错失了培养决断力的机会,你不觉得很可惜吗?
5.6. 你有和你的家打招呼吗?
顺带一提,在进行整理作业时,我从来不穿运动服之类的作业服,通常都是穿着洋装加上短外套,整理就是为了庆祝要离开这个家的物品即将展开新生活的节庆,所以不知不觉就会想做正式的打扮。 以正式的打扮向屋子表达敬意、打完招呼后开始整理,就觉得屋子会告诉我,为了让住在里面的人生活得更舒适,应该把什么东西丢掉,还有什么东西该摆在哪里。所以在决定物品定位时,也能够顺利地一下子就决定,且毫不犹豫地进行整理。
为了能够及早掌握这种感觉,有一个秘诀,那就是回家时对屋子说声「我回来了」
本来,整理就应该是在人、物与家之间取得平衡的行为。
与物品的缘分,和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一样,珍贵且难得。
因此,这样东西会来到你的房间,一定代表了某种意义。
所有东西都想要对你有所帮助,即使被丢掉、被烧掉了,都还会留下「想对你有所帮助」的能量。
我可以断言,将会有和你放手的一样多的东西回到你的身边。不过,这只发生在物品觉得「好想再回到你身边啊!」的时候。
因此,丢东西时,不要觉得「啊〜这完全都没用过啊!」或「完全都没用过,真对不起」,而要以「谢谢你与我相遇」「慢走!要再回来喔!」的心情,朝气十足地送走它们才对。
现在,请把已经让你不心动的东西都丢掉。因为对物品而言,这可说迈向新生活的一种仪式,请一定要为它们的新生活寄予满满的祝福。
5.8. 房间洁净,身体也跟着清爽了起来
虽然听起来不可思议,但把东西减量后,身体不知是否因为对家的排毒有所反应,也跟着出现了排毒效果。
附带一提,丢掉衣服后肠胃就会通畅;丢掉书和文件时,脑袋就会变得清楚;减少化妆品等东西,让洗手台或水槽附近变整齐后,皮肤就会变得光滑,这些是我在过去经验中所观察到的改变。
举例来说,要把折好的衣服收进抽屉里时,我会把直立起来的衣服按照颜色深浅排列。具体来说,正确的收纳方式是,在抽屉前方靠近自己的部分摆放颜色较浅的衣服,愈往深处颜色就愈深。姑且不论这是否能够提升运势,但拉开抽屉时光是看到衣服整齐地按照颜色深浅排列,任谁都会心情变好。而且,颜色较浅的收纳在比较靠近 自己的一边,不知为何就是会让人觉得沉稳平静。
。物品也一样,当它们接收到主人充满感情的视线,被细心地对待时,它们就会充满能量,「为了这个人,我要更努力地完成自己的任务」,然后一天比一天散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5.12. 真正的人生,从「整理之后」开始
请你把更多的时间和热忱,投注在「真正心动的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