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有书评完全抄序言
2014-10-10
与其说这是一本与金融、保险有关的书,不如说这是一本有关企业创业、品牌、营销、管理的书。整本书以平安的发展路程为线索,回味了平安每一个成长与蜕变的节点。文笔很流畅,言辞之中总是激荡着一种平安发展史是一部血泪交融历尽坎坷柳暗花明终得正果的光辉历史的感觉。
正如书的封面所说,“平安的发展轨迹折射了中国金融改革的沉浮的台前幕后”。马明哲创建平安不可谓不是困难重重,他和他的团队的坚持不懈大概是唯一动力。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国家一边开放,一边面临着种种从未有过的市场变化而不敢轻举妄动,平安抓住这个机会,不固守原来的市场需求,开辟新的商机,在顽固的政策制度下夹缝中求生存,这正是创业精神的核心。在改革的时代背景和一些开明的领导人的帮助下,平安终于成立。连带着之后的每一步发展,引进外资,开启寿险,引进投连险,上市,每一步都与政策指导息息相关,甚至有点成也政策、败也政策的意味。
从平安到每一个原来的平安人,大概都经历过这样一个突破与创新的过程。平安创立之初招兵买马,一些保险人从原来的铁饭碗垄断龙头跳槽到平安,为的就是这样一股新鲜的空气,书中介绍当时从国企辞职是非常麻烦的,手续,人际,保障都是麻烦,甚至连调动手续都没有,这样的突破,属于那些“不安分”的人,属于那些不想过一眼望到头的日子的人,无疑,这也让他们实现了自身价值。打破、告别传统体制,可能是平安和平安人的共性。这些,都离不开企业创始人马明哲的人格魅力,在整本书中,对马明哲的描写很多。他富有创业热情,也有管理才干,更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对于现在的平安,马明哲在创立之初就定下的“综合金融”目标自然居功至伟。
对于保险从业人员来说,这本书里的“投连险风波”以及风波过后平安重新布置的营销战略非常吸引人。对于保险业来说,无论是从法律法规来说还是从长久发展来说,诚信原则都是最重要的,这要求保险人在营销过程中具备专业的保险知识和较高的道德标准。投连险风波,根本在于从业人员片面追求业绩,忽视了保险产品本身的特性,利用客户对产品的不了解和追求利益的心理,夸大收益率却忽略了保险本身的保障功能。由于这本书是对平安的宣传,所以我不知道这件事给平安带来的负面影响到底有多大,尽管后来平安做了一系列对此事的挽救(客户关怀工程),但是平安确实在几年后才开始重新销售投连产品。平安在最后的工作总结中说,这件事的发生在于产品本身(定价、费用、风险、收益)、营销(推销环节、售后回访、核保制度)、道德这三个问题,尽管后来平安做了一系列对此事的挽救,我想这也是每一个保险公司和保险从业人员所要思考的问题。
联想到如今,保险公司遍地开花,可是保险行业却仍然被人们所忌惮着和诟病着。保险公司的目标客户群较多是经济能力较高、能够较好面对风险的人,而社会底层人民对保险产品仍然存在诸多误解,同时担心上当受骗,并不能享受到商业保险的好处。比如有些人会把保险产品看成是投资收益的手段,却不知道它最基本的保障和转移风险的功能,比如现今保险代理人员职业素养参差不齐,无法很好地向投保人解释保险条款甚至不知道法律法规或者降低道德标准,导致人们对保险业的评价和期望都不好,这些在投连风波中都得到了体现。同时,媒体的导向,人们的盲目跟从心理以及非理性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都是现今保险业在道德上不能被广泛认可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