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绝对是一个创举
2013-07-30
导读
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走到关键的转型期,科技领域创新迭起,民生市场机会密布,公益概念方兴未艾,社会公共服务需求迅猛增长加速政府职能转变,民间问责压力下劝募市场垄断逐渐打破以及企业CSR和非公募基金会兴起,使以“公益创业”和“志愿精神”为表征的民间公益热情开始喷发。
从公益孵化器的开启,到公益创投基金的涌现,从社会创新政策的颁布,到政府资金、有责任的资本开始面向公益领域,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社会创业大环境正在不断成熟,为社会创业者提供了遨游的广阔天地,呼唤着具有梦想和激情的社会创业者登台践行。
创办一家非营利组织或社会企业正如当年“下海”热浪一样,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社会精英和有理想的青年人参与,他们通过创建新组织、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解决社会问题,给社会进化带来活力和动能。这些在创建组织的过程中承担风险、进行运作和组织的人,或者是在已经成型的社会组织中负责运营和决策的领导人,他们的存在超越了单纯的个人利益和私域,是社会进步的建设者,他们解决社会问题,影响社会风尚,同样,他们是时代的弄潮儿,占据潮头,引领未来。
在这个年代,市场竞争的压力加剧、虚拟经济的泡沫渐起、人才的结构性缺口,都要求社会创业者更加脚踏实地、吃苦耐劳、善于从身边发现机会、甘于从小事做起。在公益创业的跑道上,投机者和空想家们将遭遇淘汰,专注和执行力将受到嘉奖。
在这个年代,青年理应成为、也正在成为公益创业的生力军。对青年而言,创业之路不仅意味着突出重围的事业契机,还意味着一种成长和历练;对社会而言,青年参与公益创业,不仅意味着走向创新、走向和谐的契机,也同样需要社会相关力量的成熟和扶持。
在这个机会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公益组织生命力何在?他们具有哪些典型的运作方式和生存路径?这些公益组织在初创阶段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和情况,恰恰是整个中国民间公益组织发展的缩影,他们成功的或者摸索中的公益创业经验,对于中国处于初创期的民间公益组织及中国的社会创新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些优秀公益组织的创业经历将成为中国公益领域的宝贵财富。作为中国公益领域的一个重要的支持性平台,恩派(NPI)公益组织发展中心有责任、有义务对这些中国本土化的创业、创新实践进行梳理和分析,通过将这些优秀公益组织的创业经历整理成本土化的案例,在更大范围内与中国公益领域的创业者分享。
本书依托NPI理事会专家、顾问、业内资深人士等资源,以公益组织孵化器项目、四地恩派托管的社区服务中心、上海市社区公益创投大赛、上海市社会创新孵化园平台上的各民间公益组织为研究对象,收录了16个最有代表性的公益创业案例,通过对初创期公益组织的成长记录、案例分析,更好地完善和总结公益领域创业的经验、教训,希望为正在进行公益创业的实践者及未来想到公益领域创业的人士提供一本公益创业的实战案例教材。
导读中国社会创业案例集本书主要围绕公益创业的三大要素展开: 创业者的自我要素:价值观、行为风格、领导力以及生命意义层面上的自我修炼等问题。创业者自我修炼的境界决定了创业的成败与所能取得成就的高低。
战略或业务模式(如何发现和评估社会需求):回答诸如“我为谁服务?”“机构如何在市场上立足?”“如何处理竞合关系?”“差异化如何体现?”“成本控制怎么做?”等问题。总而言之,一个创业机构的运营模式要做到“一针刺破天”,小杂货铺子肯定干不好,一定要聚焦,集中所有力量主攻一个点才能取得成功。
团队的问题:如何搭班子、如何打造创业的核心团队等。商业领域是有一些现成的工具,如九型人格、八角形工具等,但目前还不知道是否适用于公益行业。社会创业者和商业领域的创业者一样,在创业过程中其实都要经历找项目、找钱(及其他关键资源)、找人和找自己(贯穿整个创业过程,不断认识和突破自身缺陷和局限,自我修炼和完善)的过程。本案例集涉及的“坎”几乎覆盖了公益创业路上绕不开的重要问题,分别是: 创业精神:创业动力系统/价值观,创业者的领导力和自我修炼等。当面临重大挑战时,选择坚持下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在创业过程中不断调适,摆正自己的心态?如何降低道德优越感?
战略定位:是否精准?是否有差异化?在面临种种诱惑时能否坚守?
运营模式:解决公益创业的立身之本。如何迅速得到第一桶金?运营模式确立之后,能否及时筹到资金?
组织治理:如何避免社会创业者过度独裁专断?如何避免另一种极端——过度民主导致的低效率?
品牌建设:公益组织的品牌首先源自于创新和创意。
如何搭建创业团队:如何去寻找合作伙伴?拿什么去吸引最初的跟随者?一批理想主义者凑在一起如何构建一个高效运作的团队?
如何用使命凝聚员工:使命和价值观的区别,在实践中的行动体现等。
如何吸引志愿者的全情投入:初创的公益组织没名气、没资源,志愿者非常关键,怎么吸引、激励志愿者的全情投入?
资源整合/外部合作关系构建:如何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如何与企业开展合作?
注册/合法身份取得:在什么条件下谋求正式注册?注册成什么形式,社团、民非还是非公募基金会?在我们看来,社会创业者将在未来脱颖而出,他们将面临更为棘手的各种社会问题,以平衡家庭、社区、城市、环境的要求。公益创业之旅正是自我发现之旅,在这里,我们明白如何和谐自身和社会,如何达成愿景,如何满足需求,如何教练和传承,如何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我们希望下一代的创业者能从前行者走过的沟沟坎坎中获得更为丰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