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2013-12-06
一、存在的问题—焦虑&时间压力
“我竟然没有意识到“管理”的焦点根本就不应该是时间,而应该是我自己!”p6
“很多学生‘既勤奋又懒惰’的怪异现象来自于他们对‘时间压力’感受。‘没有时间了’,或者‘时间不够了’的感受和恐惧,使得他们超乎寻常地勤奋,哪怕是虚假地‘勤奋’,恨不能废寝忘食。而同样的感受,也使得他们终日寻找捷径,美其名曰‘提高效率’,而实际上却想着‘最好不费吹灰之力’——无论哪一种都注定是不现实的,因为,已经‘没有时间了’。”p8
时间恐慌症,既勤奋又懒惰,说的很传神。
# 一些误区
“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人抱怨老板或者上司愚蠢。可是,上司真的很愚蠢么?不排除确实在有些情况下,上司很愚蠢——没有人十全十美。然而,更可能的解释是这样的: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人如果不做事的话,是不会暴露自己的缺点的,因为人只有在做事的时候才会暴露缺点。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并不自知的重要原因——因为本质上来看,大多数人是没什么事儿可做的,如果他们确实是在做什么事儿的话,那么他们更可能正在做的是别人让他们做的事儿。在任何一个部门或者团队里,上司做的事情全部是显性的,所有下属或者成员都可见的;而下属和成员之间往往并不相互非常清楚对方正在做什么。于是,下属们更容易“共同”地看到上司的缺点。钱钟书先生有个很有趣的描述“猴子要爬到树上,我们才看得见它的红屁股”。可是,换个角度来看的话,树下的猴子们之所以没有看到或者看不到身边的猴子们的红屁股,只不过是因为他们都蹲在地上。”p13
“他们只不过是在用‘上司很愚蠢’做为自己偷懒的借口而已”p14
我也曾经抱怨过老板,也听过别人抱怨老板,看了这段话,才恍然大悟自己的谬误。以后可不敢再说老板愚蠢了,说出那样的话,只能证明自己的懒惰与愚蠢。
“正如我们经常看到的那样,这些人不快乐。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正在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然而,真的是他们以为的那样么?不客气地说,99%的情况下并非如此。首先,这些人并不是对正在做的事情没有兴趣,而是没能力把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做好。没有人喜欢自己做不好的事情。每个人都会不自觉地尽量回避自己的短处。但是不管怎样,一定要问清楚自己这个问题:我不喜欢做这件事情有没有可能仅仅是因为这件事儿我并没有做好?要是因为自己没有做好而不喜欢,就要分辨另外一件事儿了:做好这件事情究竟对自己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意义呢?如果有,那就要努力做,直到做好为止——没有其他选择。”p15
我就是存在于这个谬论中吧。如果我能做好,有什么理由不喜欢?
“人们总说他们真正感兴趣的是别的事情。可事实上,那应该仅仅是因为他们还没开始做那件事情,所以还没有在那件事情上挫折而已。因为还没有遇到过挫折,还没有证明那件事情他们做不好,所以,那件事儿与他们来讲确实具备很大的吸引力。事实上,很多人真的放弃原来自己做的事情,然后去做新的、所谓真正感兴趣的事情的时候,他们最终会发现,这件事想要做好同样困难重重,挫折不断。没有多久,这些人就会因为做不好而失去兴趣,然后开始幻想做另外的事情,并且‘合理化’(rationalization)之后的说法是:‘我真正感兴趣的不是这个……’”
确实,我从没有付诸于行动那些我声称喜欢的事情,如果去做了,很大可能会遇到挫折与困难,兴趣大打折扣。
“往往并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p16
二、问题的本质—耐心&毅力
“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应该是最重要的策略之一。坚持,其实就是重复,而重复,说到底就是时间的投入,大量的时间投入。与其不停地找更好的方法,还不如马上开始行动,省得虚度更多的时间。”p18
长时间的坚持,才是成功的关键。那么花时间读这本书寻找与时间相处的方法,也是一种无用功?(哈,开个小玩笑)我从来都是一个有毅力与耐心的人,健身卡坚持办了3年,每周至少1、2次(相比和我一起办卡的同学,几乎在去了1、2次之后就再也没去过),买电子产品永远只选择上一代性能稳定产品而非新品(价格高又不稳定)。我几乎是拥有一种“呆若木鸡”的耐心与本领。那么,我欠缺的是什么呢?
“重要的是,他每天都在‘反省’”p20
自省的能力,非常重要。
“没有什么要比发现、培养、呵护、调整自己的心智的力量更重要的事情了。”p20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大脑机理&计划总结
“尽管‘遗忘痛苦’是我们大脑的自我保护功能,但是,这种‘善意’的功能也同样会有副作用。正因为他们把背单词当作痛苦的经历处理的结果是,每个单词的记忆都包含着痛苦——我们的大脑为了保护自己,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把这些单词遗忘!”p28
了解大脑的机理,有助于更好地运用大脑。快乐的记单词,才能容易记住。
“柳比歇夫的日志,是‘事件-时间日志’(event-time log)。它会使你对时间的感觉越来越精确。”p35
这种方法不错,我决定试一试。已经准备了一个小本本,把每天的事件-时间记录上去,坚持一段时间,看看效果。每周做一个时间审计。
“这种新的记录方法的另外一个巨大好处:它会使你对时间的感觉越来越精确。前面我们就讲过每个人都有的感觉‘时间越来越快’,以及为什么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而这样的感觉会使我们产生很多不必要的焦虑。焦虑本身没有任何帮助,只能带来负面影响。我的体会是,这种基于过程的‘事件-时间日志’记录可以调整我对时间的感觉,在估算任何工作量的时候,都更容易确定‘真正现实可行的目标’。又恰恰因此总是基本上可以达成目标,于是,基本上可以算是‘战胜了焦虑’。”
我有耐心和毅力,但是我特别容易焦虑,而且一旦焦虑起来,就处于“死机”状态,什么也干不了。为什么会焦虑呢?是因为我对结果的恐惧。但是,按照李笑来的理论“毅力与耐心才是影响最终结果的关键,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靠重复再重复,时间的不断积累而获得的”,我只需要耐心重复就好了,积累够了,自然就成功了,不需要焦虑。
“既然‘管理时间’是不可能的,那么解决方法就只能是,想尽一切办法真正了解自己,真正了解时间、精确地感知时间;而后再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以及自己的行为与时间“合拍”,就是我的说法——‘与时间做朋友’。”
了解它。
四、解决问题的根源—心智成熟
“接受自己与别人没什么不同,至少没什么本质性上的不同,是心智正常成长的重要前提之一。”p88
接受自己与别人相同,那么心态会更加淡定,不会迫切的想显示不同,不会过分的责备自己做不到,心态更加开放,因为普通人的经验可以借鉴。
“浪费时间虚度年华的人,有个共同的特征——他们拼命想控制自己完全不能控制的,却在自己真正能掌控的地方彻底失控。”p91
说的就是我。
“我们所使用的语言往往会限制我们的思维。而我们的思维被我们所使用的语言所左右,我们的行为也会因此受到影响。“要是……就好了!”这个句型是用来表达后悔情绪的,而“后悔”是最浪费时间的——因为无论如何这个情绪都于事无补。”p110
我超爱用这个句型,慎用。
“专心打造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独立的人,比什么都重要。打造自己,就等于打造人脉。”p96
你是个萝卜,就别想离开蔬菜圈子,打入肉类圈。
“当你把时间花费到一个人身上的时候,相当于在他的身上倾注了你生命的一段。”p97
珍惜每一个与我共度时光的人。
五、适当的放松
“你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有效率,至少不可能总是百分之百地有效率。有些时候,你会非常有效率,但是,这种情况不可能永远维持;并且肯定的是,如果你竟然强迫自己一定要如此做的话,你就会像那些用100%的功率运转的机器一样,由于损耗太大而提前报废。”p99
看了这句话,我放松多了。
“其实这世间的绝大多数事情都一样的——你不见得一定要做到极致才可以。有一个简单的算法:如果满分是100分,还是可以按照黄金分割定律,61.8分是恰好的。因为61.8分以上的成绩,意味着说你必须放弃很多才可以获的。”p100
“很多人半途而废,往往是因为自己的目标设得太高了,而与此同时,又对达成那么高的目标要付出的代价并无清楚地认识。我常常觉得自己的很多快乐建立在我自己的自知之明之上。我知道自己的优点是什么的同时也知道自己的缺点究竟是什么,所以,通常情况下,我不大可能做白日梦。比如我去当英语老师——我知道我会成为一个很好的老师,但我也知道我自己的某些局限使得我不会在这个领域中成为俞敏洪或者之类的人物。可是,那又怎么样呢?我一样过得很好。平庸的人也有权利快乐。”p100
有自知之明多么的重要。
“在一个所有人都匆匆忙忙的世界里,想放慢节奏实在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但是,应该记住的是:凡是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慢慢做——做很久很久。”p103
六、一些废话
这本书的本质还是一本“希望能被卖的好的书”,李笑来在里面也用了很多“鸡血”句式,尤其后半部分。我也能表示理解,毕竟出书的本质目的就是--卖。
但是,这本书还是值得一看,因为里面还是有不少干货,值得思考、提炼。
但是的但是,知行合一,未行则无知,顶多是一些被看到的句子,还是需要自己亲身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