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扫目前中国学术界的腐臭味
2010-01-26
读《经济学家是我的“敌人”》有感
2009年4月19日
在上研究生投资理财课程时,黄老师给我们上的第一堂课,竟是人际关系学,讨论君子和小人的关系。什么唯有君子才能识君子,别误把君子当小人,更不能把小人当君子。这样才能过投资的关。要具备这种能力,只有把自己培养成君子。当时不能理解这些和投资有什么关系。经过这么多年,慢慢领悟了这些话的含义。只有加强自身的修炼,你才能分辨什么是君子和小人。这个道理在实际生活中普遍适用。
在自己订阅的博客中偶然读到了周洛华的文章,我立刻被他的文章所吸引,我马上断定他是一个有智慧的而且是正直的人。顺便说一句,这个世界有知识的人很多,而有智慧的人并不多,而且高学历的并不一定是有智慧的,在农村有些大字不识的老爷老太可能就是智者,《大染缸》中的陈六子就是一个有智慧的人。韩信所碰到的历史中的老太太肯定也算是一个智者。中国人向来不缺乏智者。但现实世界这样的智者越来越少。我迫不及待的收索他的博客,一口气读完了他博客上所有的文章,并且马上到当当网上下单购买了他的《金融工程学》和《经济学家是我的“敌人”》。
今天我花了一天的时间阅读了《经济学家是我的“敌人”》。和智者对话,其乐无穷。年初在一次朋友的茶会中,一个多年浸淫在股市中的朋友好意的提醒我说,股指要跌倒1200点,理由是大小非的解禁,至少使股市扩容一半,所以价格还要跌一半。其背后的理论基础就是:股票价格是由股票供求关系决定的。当时我并不赞同他的推理,但我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来反驳他。今天总算明白了,经济学理论不能乱用,商品和资产是有本质区别的,其实用常识也能想明白,资产的价格由人们对该项资产未来的收益和风险的预期所决定,与该项资产的供求无关。如果某项资产有吸引力,会吸引大量的资金,不能将因果关系搞错。
其中关于期权、对冲的理念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些概念和运用我要细读他的《金融工程学》后再仔细体会和研究。
通读之后,我能感觉到作者的一种激情和社会责任感,一扫目前中国学术界的腐臭味。中国的知识界多几个周洛华,对学生、对社会都是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