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没有解答的困惑:来自一个不想再莽撞的少年
2010-10-23
在西方世界,这部书一直颇受推崇。不过作为读者,更关心的还是自己能从这部书中学到什么。作为一个经历尚浅的学生,除了必须意识到中西文化差异外,对于深入的实践还有更多的困惑。
书中的描述默认人作为一种生物,有相当程度的共性,但真正操作起来还是会发现,这些交际技巧在很多时候都必须兼顾人的差异而运用。书中一个重要的建议是换位思考,也就是某些场合下所说的移情。可是问题又来了,你怎么知道对方和你拥有相同的思维方式和情感需求呢?这似乎又涉及到了人的差异性。对于我来说,这些才更是困扰我的地方。
一个是个体之间思维与情感差异的问题,世界上本就没有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的。即使是看起来最简单的两性问题,都不知让多少人搔破头皮。人都在长大,可长大的环境总是不同的,这些来自外界的纷繁复杂的因素彼此作用,造就了人们不同的思维与情感。于是乎,各种识人之术开始风行,比如九型人格,比如MBTI,比如星座血型。
另一个则涉及到了交流双方的身份问题。上下级之间,亲子之间,夫妻之间,恋人之间,同学之间,怎样与客户沟通,怎样与商场上的对手打交道。。。
其实,我倒以为以上两个问题中,第二个问题要简单得多,因为多数情况下,只要留个心眼,你可以轻易地给对方的身份予以注解,但第一个的话,若不能对此类相关技巧融汇贯通,怕是会成为阻碍交流的最大障碍。
对于我提出的这些问题,书中并无解答。此书,重道而轻术。至于“术”是何术,OK,让我们一起在别的书中寻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