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
2012-04-19
这是一部幻想小说,但是其政治寓言的意义远大于其科幻小说的意义,因而被誉为是与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和扎米亚京的《我们》并列为世界三大反乌托邦小说。这部小说为英国作家奥尔德斯·伦纳德·赫胥黎于1931年创作1932年发表的作品,这本薄薄的十多万字的小说,一经发表,就轰动了世界。随着时间的流逝,其中的预言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历久弥新,变得更有现实意义了。而这位郝胥黎先生即为著名生物学家托马斯·亨利·赫胥黎的孙子,可谓家学渊源了。
小说创作于1931年,那是欧洲一片混乱,大萧条处在高峰期,到处是找不到工作的穷人,中产阶级面临破产,各国政府摇摇欲坠,极左或极右的思潮纷纷出笼。为了对抗危机,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一个集权的政府将是必要的。这种想法让37岁的郝胥黎很担忧。他从飞速发展的汽车工业身上,预感到一旦集权的政府上台,未来的国家机器将不再用警察和军队来维持统治,取而代之的是各种高科技手段。统治的目标将是经济繁荣,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人类也将被改造。
作者意识到这些,因而写成这部寓言小说警示大家。书中刻画的是机械文明下的未来社会中,人的“人性”被机械剥夺殆尽,处于“幸福”状态的人们以几种种姓产生于工业化的育婴房,接受种种安于现状的教育,热爱机械化的工作与生活方式。他们拥有安定、无限的“自由”,却丧失了科学、艺术、婚姻、个性、甚至喜怒哀乐。偶有对现状产生怀疑或叛逆心态者,均被视为不安定因素放逐边远地区。
其实书中最使我印象深刻的是:“新世界”中的人们被分为划分为“阿尔法(α)”、“贝塔(β)”、“伽玛(γ)”、“德尔塔(δ)”、“爱普西隆(ε)”五种“种姓”或社会阶层。管理人员用试管培植、条件制约、催眠、睡眠疗法、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等科学方法,严格控制各姓人类的喜好、情绪,让他们甘于自己的阶层。这不能不使得我联想起如今的生活,那些所谓的“富二代”、“官二代”就犹如书中的“阿尔法”、“贝塔”,付出最少甚至不付出,去享受无尽;而网络俗称为“屌丝”的一代则又有如书中的“伽玛”、“德尔塔”、“爱普西隆”,辛勤劳作,却所得聊聊。同时书中描述:所有的人都是在“繁育中心”孵化成熟为胚胎的,因而所谓的“家庭”、“父母”、“结婚”等概念皆成为历史名词,那么当生活于新世界中的“伽玛”、“德尔塔”、“爱普西隆”因为新世界做成贡献而得到褒奖的时候,首先感谢的将一定是“美丽新世界”,而绝不是“令人羞臊”的“父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