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的作者来写书评在豆瓣还是史无前例的吧
2012-12-06
没错,我就是这本书的作者小x。
这本书的起源要追述到2010年我在天涯论坛上发的一个帖,那时的我还没有结婚,闲来没事跟网络青年相互吹水侃大山,顺便就说说自己的经历和看见过的故事,相谈甚欢之际,有个出版社的潜水党说要整理成册出版,我就答应了。
照理说由一堆全是自由言论的堆砌物出版成书,我回家仰头一望书架上的梁漱溟、汪曾祺老先生,自觉是很没有颜面。然而“这也能出书”的好奇心一时占据了上风,要怪就怪这乱象丛生的新时代出版界吧,人家出版社也不容易,总要混口饭吃。但我的羞愧之心总是长存,一本通过闲聊一气呵成半个字也没修改过的“书”,这太不严谨了,不符合我对文学的理解和追求,再看废名先生的《立志》有言:“少年人贪写文章,是不立志。原因是落在习气之中。”简直要跪地忏悔。这期间开始有不相识的网友出书,四处大发广告,令我深恶痛绝,所以后期被出版社要求宣传,我也只是在天涯帖子下面打上封面图外加一句“其实没钱的观众可以直接在网络上观看”,百度随处可见的转帖我也毫不排斥,毕竟与我大学时代的论文相较并非严肃的“知识产权”,写得又十分烂,有人捧场那得多感激涕零。看到豆瓣评分竟然还能有六分以上,我真是觉得诚惶诚恐,感谢几十号豆瓣网友们的客观点评,要我自己也就给个三星,还是站在对自己过分宽容的角度上。
我本不是靠文笔混饭吃的人,也从来不敢以“情感专家”自居(当然跟网友吹水是另一码事),更不敢自称“作家”——尼玛,除了向老爸炫耀一下之外,越少人知道我写过书越好,同事朋友时有来问:“哎呀小x听说你出了一本什么书啊?”我就答:“没有没有,您高看了!”当然也有以前从天涯跟过来的忠实网友,经常跟我邮箱咨询互动,我就以我初为人母的浅薄感情婚姻经验分享之。这其中又发生了许多好玩的事儿。
首先是想要在我的帖子里打广告的。有婚介所、收费婚姻咨询中心,甚至还有一个卖弄玄学的机构——这个机构的联络人非常有趣,多次向我介绍《周易》对解决情感纠葛的重要作用,并以老子《道德经》中的典故来劝我开展双赢合作。当然我出于好奇对他们的经营模式和理念进行了全面的了解之后,不为所动。接着有一个自称是南方都市报业集团下属某闻所未闻小报的记者线上采访我,说是想了解下现今网络写手的生存状况,上来第一句就问:“你们网络写手是不是经常吃不上饭啊?如此执着地坚持写作会不会遇到来自家人的阻力?”我一口水就喷到了显示器上,速速拉我老公来看:“看看看,人眼里我的境遇是这么凄惨啊!”然后又遇到编辑部的“惊喜”,整本书的卖点和前言包括书名都是他们拟定的,我一看头就爆了:“哪来的八千万的粉丝!”但人家说:没事,没人深究,这叫噱头。当然在这里我还是要好好感谢一下这间图书发行机构,他们非常辛苦,没有对我这个菜鸟进行吹毛求疵的刁难,而且严格遵守了合同条款,编辑布里有一位跟我志同道合的文艺男中年,还友情支持我上了一把北京电台的读书节目。
我从不自视清高,或者换言之毫无商业头脑,虽然我爸也说现在这个社会只要能忽悠就能赚钱。在豆瓣这个地方我就看见过好几个跟我差不多大的毛孩子,看了几本心理学精神学的书或考取了个把婚姻感情咨询师资格证(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玩意儿)就开口闭口都是“收费咨询”和“约稿请联系”。其实我活到今天一本张小娴之流的心灵鸡汤都没看过,我个人的经验是,你有自信把自个建设好了,男人什么的好找得很。所以我笃定即使你看了我这本玩意你也不一定就能成功嫁人,但求博君一笑。我很愿意和你成为网友和朋友,向你们继续吹嘘各种生活经验和教训,但我不是什么专家,更不是一个好的写手。写作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我始终这样认为,不是随便什么人出一本书就能够叫做作家的。
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过上快乐简朴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