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摘要
2013-10-12
这是本有很强可操作性的实用性好书,我看过一遍,做了几处简单的标签,我拿来温习温习。
时间黑洞的概念和时间日志
所谓时间黑洞指的就是被浪费掉的时间的集合。而记录时间日志是避开时间黑洞,找到高效时段的法宝。这个时间日志的概念让我想起美女企业家潇洒姐,她有经营一本时间日历的笔记本,用来有效的记录自己的日程安排,大概就是那样,我还没有买过,而她的口号就是:你的时间用在哪里你看的到。
时间是非常容易流逝掉的,想一想就能很容易的明白这个道理了,但凡有些上进心的孩子都会疼惜时间的流逝,但是如果这种时间黑洞带来的时间流逝的痛不够痛彻心疼,那么改变的动力就不够,估计也就对月叹息下,回头该如何还是如何了。记录下你的时间消费,看到到底有多少时间被浪费,这是记录时间日志的意义之一吧我想。
书中对时间日志阐述的好处如下:
每小时提醒你珍惜自己的时间
分析自己时间的投入和产出
找到你的最高效时间段
时间管理的方法
四象限法则吧,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紧急两方面的不同程度进行划分,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象限:重要而且紧急,重要但不紧急,不重要但紧急,不重要而且不紧急
其中在第三象限中,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尽量减少第三象限的事务,因为这是我们忙碌而且忙碌的源头!这里需要用到一个法则是叫做猴子法则,即对于那些旁枝斜出的事情,原则就是甩掉自己身上的猴子或者将猴子放到他主人的身上,这也涉及到我们管理中的放权一说,将那些下属有能力做的事情,放手给他们做。第一象限是肯定是立即需要去做的事情,但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是,第一象限80%都来自于第二象限没有处理好的事情,所以第二象限是我们需要计划去做的事情。
3. 专注的力量
中央汽车站服务人员的回答:“我并不是同时和很多旅客打交道,我只是单纯处理一位顾客,忙完一位,才忙下一位。在一整天之中,我只服务一位顾客。”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是“脑袋里如果每次只装一件事情,就可以将我从周围嘈杂的环境和重重的压力中解脱出来。”
项目与行动
书中强烈建议的习惯“任何时候都问自己下一步行动是什么”因为任何复杂的项目都是由简单的下一步行动组成的,就像一个毛线球,只要你找到他的线头,顺着线头,总会把毛线头理顺的。
所以我觉得无论拿到怎么样复杂的事情和项目,第一件事情是问自己,这个事情的“线头”在哪里,然后一步一步的开始做,没做完一步,就问自己,下一步的行动是什么。无论多么简单的事情,相信通过这个方法都是可以理出头绪,功德圆满,而且按照我自己短浅的人生经验,事情做起来之后往往会比自己之前想象的要简单许多。这也是所谓的“化整为零”术了。
书中详细描述了下一步行动的秘诀:1.动词开头,比如说打电话给某某某 2. 内容清晰,比如,准备会议资料,需要描述清楚准备哪些资料,几点开会,会议上要提出什么问题等。我们应该尽量给大脑一个清晰的信号,避免大脑自己擅自加工,大脑擅自加工的结果就是相关,不相关的信息一股脑儿揉在一起。3. 描述结果 我们要在任务开始之前就对想要的结果进行描述,描述的越清晰,产生的能量就越大。4,。 设定开始时间,周期和最后期限
找出最大的石头
如果为执行任务感到恐惧,那么由如下缓解的方法 1. 设定目标或者设定奖励 2. 如果不能全部完成,就完成你能完成的部分吧,此时建立信心更重要。3. 找出最大的石头,搬走他。
衣柜整理法--一个需要不断练习的信息收集方法
将一切引起我们注意的东西放在收集篮中,在清空大脑的同时,达到“心如止水”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