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芭芭拉•明托主要从金字塔原理应用的4个维度来设定整本书的结构,分别是:表达维度、思考维度、解决问题维度、演示维度。
4个维度原理相同,只是侧重点和应用方式不同,所以核心思想会反复出现,内容也会略有重叠。
书中已经对4个应用维度讲的很详细了,我想换一个角度来呈现这本书的精华,直击书的核心思想。
我把核心思想归纳为3点:1、思想逻辑;2、构建结构;3、序言设计,这3个部分相互作用,最终将一座坚固雄伟的金字塔搭建完成。
1、思想逻辑
这本书以4种思想逻辑为基础,按照芭芭拉的说法,这4种思想逻辑已经涵盖了所有逻辑的类型。让我们一起来见证一下这4种逻辑:1)演绎推理、2)因果关系(时间/步骤)、3)化整为零(结构/空间)、4)归纳总结(程度/重要性)。
1)演绎推理,更多应用于思考维度。
演绎推理主要有2种结构:第1种是用于阐述世界上已存在的某种情况;第2种针对问题,寻找原因,找到解决方案。
举个例子大家就理解的比较清楚了:
第1种情况举例:鸟会飞(已存在情况)——>我是一只鸟(对主语的表述)——>因此我会飞(相关性含义)
第2种情况举例:为什么成本居高不下——>成本高的原因是哪些——>降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演绎逻辑是在书中的表达篇讲的,但是如何深入应用是在思考篇讲的。就像芭芭拉说的,在思考维度用演绎推理会更好用,在表达维度使用相对会有些复杂。
2)因果关系,更多应用于解决问题维度。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因果关系是如何在解决问题维度发挥作用的。
解决问题分4个步骤:界定问题、结构化分析、解决方案、金字塔呈现。这4个步骤中比较复杂的是结构化分析的部分,那我们就用这个来举例,来看因果关系是如何在解决问题的维度被使用的。
结构化分析分为4个流程:收集信息、描述发现、得出结论、提出方案。
收集信息这个环节最大的困扰就是信息太多,造成人力、物力、时间等的浪费,结果还找不到有价值的信息。所以针对这个环节也要用好因果关系,才更容易搜集到有价值的信息。具体做法是,在搜集信息前先设想各种可能的原因,针对原因重点搜集信息。
描述发现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为了更好的使用搜集来的信息,最好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整理,不同信息采用不同的分析结构,将更容易找到问题。分析结构很多,例如:财务结构、任务结构、行动结构等等。
得出结论相对比较简单。当收集信息和描述发现做的很扎实的时候,得出结论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提出方案重点用到了逻辑树的工具,逻辑树有些像日本精益生产中常用到一个思想:连续提出7个以上的问题。本书的逻辑树讲了5个问题,即:1)是否有问题;2)问题在哪里;3)为什么存在;4)我们能做什么;5)我们应该做什么。
3)化整为零,更多应用于表达维度和思考维度。
化整为零中重点用到了一个原则,就是MECE的分组原则。ME(mutually exclusive)意为独立互斥;CE(collectively exhaustive)意为完全穷尽。这是化整为零的核心思想。也是归类分组中分组的关键技能。
当我们要从横向进行思维,考虑现所有状或问题的所有方面的时候,一定要做到独立互斥,这样才能清楚的分析每一种情况,如果相互有包含的情况出现,就很难分析清楚;同时,一定要做到完全穷尽,要不然就会有遗漏,考虑不周全。
在思考维度运用MECE原则可以让你想问题更加清楚透彻;在表达维度运用MECE原则可以让你说的滴水不漏。
4)归纳总结,以上4种逻辑其实在每个维度都有用到,只是用的频率和主次不同。归纳总结相对来说在4个维度的作用都很平均。
谈到归纳总结不得不提到两个“2货”。
2个雷区:1个是要正确定义该组思想,避免使用了“缺乏思想”的句子;2个是识别并剔除不相称的思想,避免并行思想关联小的问题。
2种结构:1种是概括行动性思想,重点要总结清楚行动是什么,行为有哪些,步骤怎样,流程怎样,以及最后的结果;2种是概括描述性思想,包含3个要素,分别是背景如何、信息有哪些、寻找信息共性分组总结。
思想逻辑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不论选择哪种,都会让对方感觉重点突出,条理清楚。
盖一座“金字塔”,不仅需要4种思考逻辑帮我们画好蓝图,更需要金字塔结构帮我们打好地基,同时用故事的序言做好漂亮的外墙体,吸引对方走进这座塔,欣赏它,应用它。
2、构建金字塔结构
构建金字塔结构主要有2种方式:1种是自上而下的结构,2种是自下而上的结构。
自上而下的结构适用于我们对目标和主题非常清楚的情况。
自上而下结构 = 主题思想 + 主要疑问 + 写序言 +疑问/回答。
先阐明主题思想,再利用疑问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并用序言引出主要观点,接着疑问和回答交替出现,就如同是作者和读者的对话一样,将内容一步步推向高潮。
自下而上的结构适用于主题思想不明确,需要通过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整合,最后得出结论的情况。
自下而上的结构 = 罗列要点 + 逻辑关系 + 得出结论。
罗列要点要尽量穷尽,确保搜集到足够有用的信息,同时要理出各要点间的逻辑关系,最好画一个结构图,就会更加一目了然,最后根据分析得出结论。
以上2种结构涵盖了我们遇到的2类情况,主题明确时的情况和信息明确时的情况。有了这2种结构作为有力的工具,相信你无论要盖多宏伟的金字塔都可以坚固耐用。
3、序言
序言以讲故事的形式,让读者抛开复杂的想法,聚焦于作者的话题,用新奇、悬念来吸引读者/听众的注意力,以便有趣的、自然的进入主体内容。
要写好序言,可以从3方面着手:序言的结构元素、序言的排列组合、序言的目标内容。
1)序言的结构元素
序言主要由背景(Situation)、冲突(Complication)、疑问(Question)、回答(Answer)构成。
背景主要是说明时间和地点,锁定特定的时空。
冲突多为不利因素,主要是推动情节发展,促使读者提出“疑问”。
疑问将读者/听众在背景和冲突引导下心中所想的问题,表达出来。产生和读者的共鸣。
回答则引出最后的主要内容。
2)序言的排列组合
S-C-Q-A4种元素不同的排列组合,可以传递出不同的情感。让我们和读者之间不仅建立了情感连接和共鸣,同时也会给读者更好的代入感。
如果希望坦白直接,开门见山的感受,就采用A-S-C的方式构建序言。让对方第一时间先听到答案,不再那么紧张,接着在放松的状态下再进一步说明背景和可能的不利因素。
如果希望突出忧虑,引起对方的警觉,就采用C-S-A的顺序,先让对方看到冲突,进而说明冲突产生的背景,也就是客观事实,最终给出解决的方案。
如果希望增加信心,激发对方的斗志,就采用Q-S-C-A的顺序,用问题来明确目标,让大家感觉到目标明确且符合客观事实,再指出不利因素,同时给出解决的方法,这样大家才会信心满满,干劲十足。
不同的组合,传递不同的情感共鸣,让对方在开始就和你站在同一个情感的出发点,心抓住了,达成共识还会远吗?
3)序言的目标内容
无论是开篇的序言,还是中间的过渡内容,都是为了达成沟通目标而服务的,这里分为4种沟通目标:发出指示、请求支持、解释做法、比较选择。
这4种目标都是采用S-C-Q的结构,只是S、C、Q各自的具体内容不同。
序言内容结构
-
《六顶思考帽》让你在思考的世界玩转“帽子戏法”
2016-11-08
足球比赛中“帽子戏法”,是指在一场比赛中,一名队员3次将球踢进对方球门,后来常被人们用来形容连续3次的成功。
《六顶思考帽》就会让你在思考的世界中上演”帽子戏法“,轻松应对思考难题,激发你的创造性思考。
六顶思考帽我是很早就知道这6顶帽子的颜色,以及基本的含义,但是从来没有买书全面的学习过。最近因为再看思考的系列丛书(细心的伙伴可以看到我最近的文章都是和思考有关的),因为最近正在上彭小六的微课,正在学习第二部分主题阅读,我选了思考这一主题,所以特别找来和思考相关的书籍进行阅读。
一句话总结六顶思考帽就是:每次集中一个维度,从六个不同的维度,思考问题。
这个是书的开篇让我了解到的,看完这本书,我知道了六顶思考帽也是平行思考。它的作用就是大家一起绘制一张思考地图,每次只绘制一种颜色,直至绘制出包含6种颜色的彩色地图。
刚接触六顶思考帽的时候,我也产生过困惑,是否每次6顶帽子都要使用,是否每次都要提前生命我在使用什么颜色的帽子,这样感觉好傻。
看完书之后才发现,六顶思考帽使用灵活:
1、可以单独使用。
2、可以提前设定顺序也可以按照自然发展情况随机使用。
3、没必要言必称思考帽。
4、每顶帽子设定使用时间(避免浪费时间)。
5、纪律:必须所有人同时戴一顶思考帽。
上面介绍了六顶思考帽是什么,如何使用,接下来就让我们揭开6个美丽姑娘的面纱,看看他们究竟各自有什么才艺。
1蓝帽
蓝色寓意高于一切的天空,就像蓝帽的作用,是在控制和整理整个思考过程。
蓝帽经常在开场(背景说明、规则说明),以及谢幕(总结回顾)的时候登场。有时,在讨论中发生争论的时候蓝帽也会登场,负责把大家重新拉回主题。
有了蓝帽我们在思考、讨论或会议中就不会偏离主题,也不会陷入混乱,无章法可循。这就是蓝帽扮演着向导的角色。时刻准备把我们拉回正途。
2白帽
白帽告诉我们要像一张白纸,准确记录事实、数据,时刻保持客观。
白帽的核心就是集中注意力寻找并列举出信息。
这里的信息包含两类:一类是确信信息,例如:事实、数据;另一类是模糊信息,例如:意见,情感(表达他人情感时属于白帽,表达自己时属于红帽)。
同时,这里的信息也包含两种结构:一种是认为的事实,另一种是核实的事实。
以上对什么是信息有了基本的了解,那在什么情境下戴上白帽提供信息呢?最常使用的场合是:提供背景资料、总结评估与事实是否相符、以及查漏补缺看有些信息是漏掉的。
使用白帽看似简单,实则不易。你需要时刻把自己当做一台”电脑“,你只负责提供信息,呈现信息原本的状态,不要做进一步的处理和加工。
除了这个难点之外,还有就是提供的信息过多时,我们还要懂得如何设定范围,先关注我们现在最需要关注的信息,而不是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
3红帽
谈到红帽就想到热情如火,火冒三丈。确实,戴上红帽就是给你的情绪打开一扇门,让你的情绪得到尽情的表达。
平时的讨论我们都是围绕事实、信息、逻辑,似乎这个时候谈论情绪,谈论感受是不应该的。即使我们觉得哪里不妥,心里觉得发慌或者愤怒也会尽量压制,因为表现这些情绪会让别人觉得我们不成熟。但是,有些时候身体先于大脑做出反应,当我们还没有想明白哪里有问题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已经有反应了。所以情绪是重要的,不容忽视的。
当我们给情绪一个正式的场合可以登台的时候,一方面可以意识到我们有情绪,另一方面也不会用所谓的逻辑掩饰情绪,可以让大家更好的开诚布公,就事论事。
这里有2个场合不建议使用红帽:
1、老板已经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2、讨论之初还没有形成情感。
4黄帽
黄帽让我们想到了阳光,犹如看到光明,看到出路和希望。黄帽就是提供这样一个思考的维度,让思考者用建设性的启发式的思考方式看待问题。
黄帽的价值就在于探索,探索有效性,探索价值,探索利益,探索可能性。
黄帽使用的过程中也会有一些注意点:
1、只提出方案和想法,不做评判。
2、要刻意寻找建设性的想法,哪怕无功而返。
3、黄帽≠绿帽,黄帽只关注有效性,绿帽关注的是新意。
4、黄帽≠红帽,和红帽的陶醉感无关。
使用黄帽最关键的就是要去想,不需要特别的想法,哪怕是常规的想法也可以。最主要是提供一种思考的机会,这样才能引发思考最佳方案和最大利益。
5黑帽
想到黑色就让人想到阴郁。但是这顶帽子却是我们最常用的帽子,它代表了生存之帽,让我们意识到危险。他是人脑的自然机制,人们不自觉中就会戴上黑帽思考。
黑帽最常出没的地方就是在评估的时候,评估哪里有弱点,哪里有风险。
黑帽也常常会和”符合“结伴而行,是否符合过去的经验,是否符合我们的政策和战略,是否符合我们的伦理和价值观,是否符合我们的资源供给,是否符合已知的事实和他人的经验。
想到黑帽常常让我们想到争论、辩论的场景,因此有时候我们会排斥黑帽,其实不是黑帽本身的问题,而是我们对黑帽的使用不当造成的。面对不同意见,不需要争论,只要各自提出就好。这里只要提出,不要评判。
6绿帽
想到绿色就想到了绿色的草原,绿色的草地,换发生机,生气勃勃。犹如新芽出土,看到了生机。
绿帽可以在我们希望打破固有思维的时候使用,也许结果可能依然无效,也许又回到了老路,但是也有可能让我们找到了一种新的方式。绿帽的重点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这种思考本身就是突破。
甚至在你认为现在一切的思考都顺利成章,没有问题,也没有不适合的地方,不需要停下来思考的时候,也恰恰是你要戴上绿帽的时候。突然的打断可以让你跳出来,看的更清楚。
绿帽和黑帽有时候也可以搭配使用,当别人用黑帽提出一种风险或者一个反对意见的时候,不要立即加以反对,而是戴胜绿帽,把它看做是一种“激发”,一种从未涉足的思考领域、思考角度的激发,说不定你会发现更多的宝藏,甚至兴奋的跳起来。
看待问题的角度变了,心情也就变了。
使用绿帽时要注意,你不能命令其他人想出新点子,但是可以命令其他人花时间去想。
六顶思考帽看似神奇,其实也是秉承了简单的力量,因为它的诀窍就在于1次只从1个角度思考。这样我们每次就专注于思考一个问题,越聚焦越有力量。同时,我们还不会让自己陷入死胡同,因为我们要不停的戴别的帽子,可以全面的看待问题。
现在我就把这个神奇的帽子送给你,让你在思考的世界上演“帽子戏法”。
完。
-
《少的力量》让你更有力量
2016-11-04
最近我们读书小组选了里奥•巴伯塔的《少的力量》,刚开始没有太关注他(虽然这本书已经出名好久了)。
遇到什么人要靠机缘,读哪本书有时候也要看机缘。
这次趁着读书会,我有幸接触到这本书,刚听了个开头我就被这本书吸引了,等不及伙伴们花一个月的时间慢慢录音把他读完,我就自己用3个番茄钟的时间把这本书读完了。读过之后新潮澎湃。
我不想按照书中提到的6原则来分享这本书,因为6原则的内容细节上有很多重叠的地方。
这本书是最好的用法就是拿来实践,以下整理的内容,也是我即将实践的内容:
1限制
这个概念是书中首当其冲谈到的概念,要做到“少”,发挥“少”的力量,先从“限制”开始。
限制一方面是从我们目前正在做的日常的事情开始做,例如:限制发邮件的次数和邮件内容,限制解答电话的时间、限制看网络看微信的次数和时间等等。
刚开始限制做这些事情的时间和次数还是很不习惯的,因为我们以前都是无意识的做这些事情,来了邮件就接受,想起给谁打电话就立刻去到,微信来消息或者网络上挑出一个感兴趣的话题就立刻去查看,我们的宝贵的时间和注意力就在这不经意间溜走了。
要做好这些事情的限制,最重要的就是先从无意识的随机做这些事情的状态,转变成有意识的控制做这些事情的状态。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因为说白了这种“限制”就是在和你的日常习惯作斗争。
所以要从自己可以接受的限制开始,不断增加,不断调整,直到达到自己认为最合适的限制程度。
2做最重要的
讲到这部分内容,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提到的如何雕塑一头大象的故事,首先你要知道大象的样子,其次把不像大象的部分去掉之后,大象就雕塑成功了。
就像平时让我们选择最重要的总是很难,那就可以用雕塑大象的方法,当你把列出的你认为重要的事项中,一条条去掉的时候,留下的就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事情不要超过3个,否则就失去了“最重要”的价值了。
最重要的事情一定要选你爱做的,有持续价值的,影响力大的,否则你将无法持续做这件事情。
3集中注意力
关于这点,书中的一句话彻底震撼到了我
要用生命去捍卫你的注意力。
透过这句话,你就知道集中注意力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了。
如果做到集中注意力,书中也给到了我们有效的方法:
1、每天早上开始做最重要的事
2、经常做深呼吸放松自己
3、温和的把自己从过去和未来中拉回来
4、日常中练习,例如:集中注意力打扫、洗碗、呼吸
5、为细小的成功喝彩
6、发现消极思想,想方设法用积极思想去替代
7、遇到挫折,坚持到底
4激励自己
要发挥少的力量,做到限制、做最重要的、集中注意力(书中提到了6条,我选择了自己认为最重要的3条,自己先做了个限制)真的不容易。所以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激励自己。
书中谈到的激励方法数量不多,但是已经包含了最有效、最重要的做法:
1、开始就好
2、对承诺负责
3、自我激励,例如:允许自己上会儿网、看个小说、发个呆,购个物
4、他人激励,例如:找帮助、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听音乐、看励志故事
5、绝不连续耽误2天
如果你真的没有时间看书,那阅读这篇文章也一定能找到让你如何实践“少的力量”的方法。
希望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简单,结果越来越美好。
完。
-
让你遇见想不到的自己
2016-12-06
《万万没想到》也是小六推荐的一本书,读这本书我给自己设定了时间——最多2天读完。
《万》也谈到了读书,重点谈到了记笔记和强力研读,强调的是慢读书,而不是我这种速读。因为我对这本书的定义就是米开朗基罗的支点,我只要在书中找到我当下有能力用到的支点就好,所以我关注的是我感兴趣的部分,读的速读自然就很快。因为我相信,没有引起我关注的就不是我目前需要的。
这本书分为3个部分:反常识思维、成功学的解药、霍金的答案。
反常识思维里面的很多内容在我看来都不是反常识的,都是一语道破真相的支点。例如:高用户量的新闻电台都是有自己强烈的主管观点的;你相信什么你就会增强这种信息,乃至不顾事实;真正追求真理的争论不会不欢而散,而是会达成最终共识。
反常识是让我们跳过现象看本质。
在这么多的反常识思维中,我一定要实践的一个思维是Tradeoff思维。翻译成中文就是“取舍”。万老师把Tradeoff当做一个神形兼备的词,即愿意牺牲off这个,来换取trade那个。这个思维方式也是小六在他的多次微课分享,或者是在他的文章中经常说的一句话:你想要什么,就用你现在拥有的去交换。
看来Tradeoff、取舍、交换影响了好多人,现在我也身在被影响的行列中。
我最近一直在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要求自己早起读书,很多人都是5:00起床,我试了很多次都不行,每一件事都有自己适合的点。从自己可以接受的点起步,一步步往前走。我可以做到6:30起床,而且已经做到一段时间了,本想挑战一下5:30,结果不仅没有成功,反而连6:30也做不到了。所以,我还是决定按照自己的节奏来,6:30做到了,那就做到6:15。就像《少的力量》和《精力管理》中说到的,每次设定的目标不要太大,比自己能做到的再少一点,关键是可以坚持下去。就像《万》中也谈到意志力是有限的,我们要“常立志”,这样才能从小目标,实现大目标,不断地提高我们的意志力。
成功学的解药这个部分的内容是我看的时间最常,记笔记内容最多的部分。如果你想对成功有个面的了解,同时,能够知道成功的正确的打开方式,那这部分内容真的推荐好好阅读。
这部分不仅谈到了实下流行的《刻意练习》、《如何阅读一本书》等和练习、阅读相关的需要真正实践的内容,也谈到了成功应该具备怎样的思维和态度,例如:自控、想象力、宽框架、弱联系。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屌丝逆袭,错了,万老师用的是“匹夫逆袭”。要想知道万老师为什么用“匹夫”不用“屌丝”可以买书来看哦。
最让我想深入实践的是练习和阅读。所以我接下来要读的就是《刻》和《如何》,以及《钱钟书手稿集》,从阅读——到记笔记——再到练习。这3个阶段完成了从知识的输入,到知识的转化,再到技能的形成的过程。如果把这3阶段练好了,我想没有什么你想学的学不会了。
读万老师的书最大的体会是要专心,因为你不知道哪里会跳出来那句“惊醒梦中人”的话。读万老师的书还有另一个收获,就是阅读完了,你的下一步的书单以及学习计划也就出来了。
《万万没想到》会让你遇见那个想不到的自己。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