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无法为有法 以美学为秩序
2016-06-27
以无法为有法 以美学为秩序
这本《美术馆的秩序》挺像日本人喜欢写的那种小书,开本不大,字数不多,主题虽然貌似冷僻,但细读之下会觉得颇有趣味,比如介绍漫画制作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分工,以及生活中的各种冷知识。美术馆在一般人印象中,是高雅,似乎是有些冷峻的,不像中国人习惯呆的茶馆面馆饭馆,可以大声喧哗,交头接耳,大吃零食,甚至是大口吐痰。虽然美术馆还没有达到歌剧院,或高级餐厅的“高度”,要求正装出席,但对于普通中国人来说,还是一个特殊的所在。
我小时候也学过书法,绘画,周末上过那样的兴趣班,有一定的基础,但学到一定程度后,就没有继续。另一方面,学校死记硬背的教育,让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以及那种抽象的艺术理念,产生了隔膜,甚至是某种抗拒。所以说老实话,这几年虽然看过不少的美术展览,见识了一些经典作品,以及那种怎么也搞不清是咋回事的当代艺术,但对于美术馆,总还是没有培养起亲切感来,身处其间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像呆在了一间间大型的,无菌实验室里。
虽然书名为《美术馆的秩序》,但该书并不是板起面孔,劈头盖脸给人上课,教育大家要守规矩讲秩序的,作者蓝庆伟的身份是批评家,策展人。四川大学博士,成都当代美术馆执行馆长,从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他写这书是出自一股热情,不仅希望与美术馆有关的从业人员能有更长远的视野,从硬件软件各方面把国内的美术馆做到标准,更好,也更是想让参观者,比如像我这样对于美术馆有一点负面感觉的,能消除成见,拉近彼此间的距离,提高所谓的艺术与人文修养。
在中国大陆有博物馆,美术馆之分,博物馆发展有其固定的套路,以陈列古代艺术为基准。但20世纪的美术馆似乎很难找到自己的秩序,应该将它定义为服务性的公共空间,服务的主要对象为观众,学者,而非艺术家与上级机构,更不是自娱自乐的机构。作者认为,美术馆所倡导的艺术生活,无论是物质层面的还是精神层面的,提供必要的选择权是一种起码的美术馆素养。不知是否有人拿美术馆与大学城进行比较,在越来越多的城市里,尤其是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大旗下,美术馆逐渐有着大学城那样的涟漪功效,那就是成就一片地产。
美术馆容易建,但美术馆长很难找,就如同寺庙好建,方丈难寻。批评家吕澎曾发过微博抱怨:偌大中国,找一个美术馆馆长都困难:找老外,不懂中国,找港台人,不适应内地,找官员,不懂文化,找批评家,不懂管理,找经理人,不懂美术,找策展人,不懂经营,找名人,架子大,找年轻人,太幼稚,整个一个闹哄哄的艺术界,就找不到这样一个人。八大美术学院,没有一所在培养这样的人才。怎么办?
作者认为在充满中国现实国情的语境里,美术馆才是真真正正的美术馆人才的培养地,在每一位馆员进入美术馆之前,“英雄不问出处”显然在我们的接受范围之内,我们所重视的是其所具备的美术馆能力。伴随着美术馆自身的发展,他们中的部分人会同时拥有“中国,适应,文化,管理,美术,经营,落地,经验”这些关键词所代表的含义与能力。
作者在书的其它段落,详细阐述了跟美术馆有关的方方面面,比如同城合作,人才培养,免费参观,馆址选择,与策展的关系,美术馆馆刊,大学美术馆的学术与文化展线,美术馆的公共教育概念,数据库与文化旅游,典藏与修复,与拍卖场的关系,藏品的退出机制,典藏漏洞与文化精神。在书的后半部分,是作者去台南奇美博物馆的一篇游记,虽然本身建筑并不起眼,但内部的构建与管理,却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另外还提到了西安曲江唐代艺术博物馆,也就是西安人口中的壁画博物馆,讲到了馆长周无游的管理运营理念。最后一章是有关美术馆的美学经济,重点提到了馆中的艺术商店,阐明与艺术超市间的区别,还拿2013年华人圈最火的艺术衍生产品做例子,也就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朕知道了”胶带,它集曝光率,收视率与回报率于一般,瞬间爆红并持续保持良好的销售业绩,由此刺激到的是公众对博物院整个文创产品的消费刺激,这些对于国内的文创产品的生产销售,应该都是有启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