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多看几遍的书~
2010-06-04
今天下午在港台特藏室里几乎是一动不动地坐着看完了一本书。这给肉体带来了不少困惑——屁股承载了几小时重担,那个酸痛;我看的那本书内容不算多,薄薄一本(回豆瓣确认了一下发现有两百多页,其中推荐序就占了不少页数,赞美的话多到有阿谀奉承的意味了),但字是繁体又是竖着排版的,很是看不惯。但书名吸引了我——《给青年知识追求者的信》(台湾的青年也太幸福了吧!),因为不能特藏室的书不可外借,我在前几天不经意挖到这本书时,几乎对它的芳影魂牵梦绕了,今天本来只想看一半就好的,不舍得一下子结束,后来却读到难以释手以致一气读完了。
第一章的通识教育理论坚定了我把“无事乱翻书”之路继续走下去的信心。当看到我在看“课外书”时,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要看“这种书”,我的回答一般是含糊不清的“对这方面感兴趣”,而且答得很心虚。与面前垒着种目繁多的字密如蚁的专业书的人比起来,我老在跟专业无关的书架前悠哉逛荡,是不是太清闲了,近乎于不务正业吧。这本书则鼓励年轻人去多读各种“杂书”,不要带着目的地读,慢慢积累,不要急于求成。这种读书方法,他比作为婴儿学习语言的方式,是自然而然的。看到这么一位大有来历的人物为我这种读书人有理有据地做出了有力的辩解,我也要腆着脸皮说“真是於我心有戚戚焉”啊。原来本来想加一个读书会的,可看到读书目录后我又犹豫了:习惯了自由自在地看各种书,不经人点拨无缘无故突然要去看某一方面的书,有点勉强。这也不是“不住相读书”的方式。
原来读陈平原讲大学教育的书,里面也有提到了通识教育。西方大学的一二年级生都是不分专业,什么领域都要去涉猎一下才能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而就我而言,我们这群“未来的花朵”接受的教育,是从高二就开始分文理的。对这点我倒是为逃离数学苦海而庆幸不已,但跟理科科学完全“分家”是绝不愿意的。没有理科知识打底的社科人文学习,就像地基没有做牢的豆腐渣工程吧。现在的我,就算是看一年前熟稔无比的数列都会头大。想到这我就不禁要为以后的路担心。没有了数学作业的压迫,现在我几乎没有锻炼这种逻辑思维的机会了,此方面的思维能力便一落千丈,甚至可能已退化到小学生的水平了(而且是不会做奥数题的)。
缺少通识教育,要构成一张融会贯通的大网就较难办了。知识面太狭窄,行到到处都有捉襟露肘之窘况发生。而发现问题的能力,就是在接触多种新鲜信息后,因想探究其间关系或发展脉络而慢慢培养的。局限于井底之蛙的眼界时,可能对井底长年生长的老苔很是熟悉,但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难有产生去追究“所以然”的念头。
前些日子还看过一本内容有些类似的书《十九札》。那是本北大教授写给他学生关于学术研究方法之类的小册子。但总觉得过于一本正经,难以接近。今天这本来头也很大,是台大教授,在国际学术界的名声也是响当当的。但他的文字给我感觉就是,该严肃时就严肃,比如在讲学术时,但那些专有名词放在他文章里一点没有唬人的味道,而是深入浅出的(这个成语在推荐序里出现了无数次,嗯嗯,的确如此),该轻松的时候就没有一点读书人的架子,引自生活的诙谐鲜活的比喻,还有自己年轻时代的叛逆搞怪的轶事种种,那些极度口语化的调侃句子,倒是很重的台湾口味。举一例,据我所知,没有一个大陆学者会把项链上的珠子说成“珠珠”的,虽说初听时是有些肉麻一地的感觉……读到那些段落,我对台湾年轻人就更加嫉妒了。他们有这么好的条件,这么一个大学者“拼命”地和他们拉近距离!
这么一本好书,为啥国内没有出版社去要呢?读到后面时,我觉得我大概是发现了其中原因。作者把李登辉称为“总统”,而且从其行文语气中看他并不反对这位领导。虽然只从那篇文章是看不出什么“台独”或“亲日”倾向的。并且,我还有点点敏感地察觉到,作者把台湾岛内的范围称为“国内”,很审慎地称呼我们这一边时没有用到“中国人”一词,还有一直以“华人”来称呼某一群体的措辞。当然,这本书是跟政治一点不拉关的。我看到这些词语用法时也没有一惊一乍的,只是某些政见上的不同(或者根本就没这么正式的理由,只是台湾人就是习惯了这样说吧)不能成为拒绝吸收某种好思想方式的借口。
书的后部也有提到,人文学者更需要耐得住寂寞。因为人文上的研究更少与他人的交流,大多是在一两个人的脑内形成的。理解他的人少之甚少,甚至有可能几十年中谈得来的只有一人(他没说终身孤独,换成是我们这边的学者的话,倒不会怕说出这项真相来会吓退有心向学的莘莘学子)有所建树的人文学者,大都是大器晚成型。默默无闻到五六十岁,多年积累的成果才会逐渐成形显现。面对当今世界形形色色的诱惑,这种看似平淡简单的寂寞可是大挑战呢,即,保持青年一般的敏锐与热情的心,又要有沉着与恬淡淡泊的品格。
感想还有很多很多··晚饭时想跟某一爱读“杂书”的同学交流交流,却发现我还是说不出什么出彩的话来。现在读多了书,就不免为自己经常性的没话找话而自惭,那些都是如撇沫一般的毫无内容的废话——好吧,我也承认它们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我们常常要讲轻松有趣的话来点缀生活。可聊天的内容仅限于这种“华而不实”的话题时,有趣就变成无趣了。这趣味硬拉上门的不情不愿的一位客人,是内涵太干瘪,挤不出真正甘美汁液的结果。这种寂寞或许要被视为“无病呻吟”,“杞人忧天”,可倘若我自满于一直没有深度一点的交流时,我将会失去前进一步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