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和爱如何以清泉的方式在石头上流淌
2006-12-04
读《爱因斯坦的梦》
时间是一种什么物质(假如认为它属于客观世界)?它能切割吗?它能扭曲吗?它是否是一个错误?
有人说,从伽利略开始就错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是人类的自我放逐和迷失。据说有人正在朔源而上,到自然科学的历史源头去寻找时间和空间概念的替代物。
重建物理学的体系,用新的概念,这种理想的气魄值得赞赏。
我不认为时间和空间概念是潘多拉的盒子。没有牛顿和爱因斯坦,我们永远也看不到更远的宇宙。站在伽利略的肩膀上否定伽利略,这不是“薛定谔的猫”。
人类迷失已久,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文学作品因而如同沧海中的鱼。不想谈论李白,也不想谈论霍金,物理时间从宇宙大爆炸的奇点开始到黑洞,心理时间是否也遵从另一种“相对论”?
表达,就是为了理解;关注,就是因为困惑。
《爱因斯坦的梦》不是一本讲述相对论的书,没有飞船上时间变慢的描写。讲述的是心理时间,是生命对岁月流逝和生活的感悟。如果说这些梦是爱因斯坦做的话,那么他做的也是人文梦,不是科学之梦。
对这本书风格,书边有评价“或悲悯尘世哀凉,或唏嘘爱情飘忽,一字一字如明月松间,清泉石上”。其散文化的叙述的确哀伤而美丽,但让我不解的是,这本书对性的描写文字颇多。如本书开始的“1905年4月14日”第二自然段就写到“头回做爱的恋人怯生生除却衣裳,对软腿酥胸叹为观止,他们哪里晓得那眉目之意、肌肤之亲都将一而再、再而三,一成不变。“1905年4月19日”中整个讲的都是爱情,前边有“这个女人很不错,只是做爱的事来得极慢”,后边是“望着那段皓臂,神志昏昏,轰轰烈烈,颠鸾倒凤。”后面还有“他们吃饭、做爱、吵架。她嫌钱少,他便告饶;她拿壶砸完他再度云雨,雨过天晴他回到邮局。”
接下来的“1905年4月24日”第二个自然段中有“他们聆听心跳,听从情绪和欲念的安排。饿了便吃,醒来便到帽店、药房上班,白日里随时做爱。后面还有“而对酒饮誉偷情时,则明白光阴兔起鹘落,也就是那么一闪。”这一部分后面还有“他们按照钟表准时赴约,夜里8点到10点之间做爱”,后边还有“躺在河岸上的一对情侣被远处教堂钟声从没有时间的梦乡唤起”。后面“1905年5月3日”的结尾一句“每回抚摸无过去也无将来,每次亲吻除了亲吻还是亲吻。”
“1905年5月4日”写的是两对夫妇的故事,写他们在餐厅里的聚会。这部分只写了日常的生活,没写性,但似乎也没写爱。接下来是“1905年5月8日”这一章节,“有个男子告诉他的朋友,混帐上司时常下班以后在办公室的更衣间搞他老婆,而且威胁他们夫妇俩要是找麻烦就滚蛋。”后面还有“一男一女倚着墙喝啤酒吃熏肉。然后她把他带回自己的公寓。她是有夫之妇,但多年来一直恋着这个男人。她要在世界的末日一了自己的心愿。”
还有------但我不再引述了,仿佛我成了鲁迅曾批评过的那种看见白臂膀就联想脐下三寸的人,倒显得不象作者那般心胸坦荡。
这种清泉般的文章写了不少爱很自然,但关于性的描写不避讳,从中看出美国人对性的态度的确是“食色,性也。”他们认为那就是生活的一部分,阿兰.莱特曼的描写已经比较含蓄了。
也许这篇小说的主题描写缺少了性与爱就无法完成。我不能说作者趣味低下,也不能说作者为人很“色”,因而写这样一部充满诗意的书时潜意识中总会溜达出性爱的段子来。我没有任何证据,所以我不会这么说。
美国众多大学把该书列为公共必修读物也更表明,这篇作品的虚构非常真实,也充满生活的趣味和诗意,是值得年轻人阅读的,不会给年轻人带来思想上的损害。但我阅读的时候,总是感觉不太适应。
我不认为这是一部小说,而是感觉象哲理散文。没有核心人物塑造,现在当然有小说如此。但若说能与卡尔维诺《隐形的城市》和博尔赫斯的《迷宫》相媲美,我感觉不然。文学大师们的故事和细节纯属虚构,但《爱因斯坦的梦》在不同的时间状态下,给人的还是较为真实的生活细节描写,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人物没有固定,甚至没有姓名,比较随意。写人们的各种心理状态与景物和环境呼应,这应该属于散文的模式。
在文体日益融合、变异的今天,探讨一部作品是否属于小说体裁其实没有多少意义,关键还是看作品给我们带来多少启迪,最起码已经给我看到了性和爱如何以清泉的方式在石头上流淌,尽管这种"流淌"是我不太喜欢的。如果还能记住文中的一两意象,几个佳句,并能继续深思人在宇宙中的渺小和对时间的无奈,那么,这部作品就没有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