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知选取什么信息,那还选这本书读干什么
2013-01-03
外国的书我读得不多,评价也许有些偏颇和主观色彩了。若你想知道这本书到底该不该买,该不该读,本文可能也不失为一种意见、声音。不喜欢我的批评就可以略过本文。
在这本书翻开之前,我就已经怀疑作者的写作初衷。信息爆炸时代,我们不可能记住每一条信息,的确需要筛选,但我们心理本就会倾向于自己熟知或有用的信息,这在传播学上叫信息接受的“心里接近性”,会靠近“自己想要的东西”。从科学上讲,我们的大脑,甚至是目光在信息上的游移范围,都自然而然摄取自己有用的东西,没有人会趴在微博和报纸上趴上24小时。
如果连这种筛选的能力都没有,那读了这本20万字的书,同样也记不住什么。
我读的那本书的所有者—— 一名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史学研究生——评价:“这种书在国外的地位,是和国内那种《XX成功学》《XXX手把手教你做上市公司》畅销书差不多的层次,浪费时间,你没必要读的。”
我没听他的,心想挂牛津大学教授之名的书,应该有可取之处,更何况还抱着先前的一点“怀疑”呢?看看他是否能消解我的疑惑?最后花了一上午外加一个午餐的时间去读了一半多点从扉页开始,去步入失望:也许是理解能力未逮,读了半天没发现本书有什么更新奇的东西,许多东西在中西先哲都已经讲得极清楚了,有这个时间,不如去多读几遍《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或多翻几遍背烂的《庄子》。后悔没听朋友的,放下这本书后的饥饿便是惩罚。
人就是这样,特别是年轻人,非得让自己的拗性去碰触这个世界的坚壁方罢休,缩回的时候犹如蜗牛的触角缩回般迅捷。
读完本书,上豆瓣闲逛,发现前两日甚是不屑读的书,竟然被推到了首页,还被刷到这么高的分(也许评分的人并不多),确实令人咋舌。再去翻翻豆瓣其他书,发现凡是名字中间带各种小点点们写的书,都能刷上很高的分,三流的作品能刷到五分。若是冠以小资滋味颇有情致的书名,更是让豆瓣的小编推到首页,这足以让没读过那些书的人,仅凭书名或某个“心理学”的tag就给五星了。
这是当下我们读书人对本国文化的自信缺失,和认知盲从。
不过存在即有理,虽然本书把一些基本的道理翻来覆去地去编制、罗列、复杂化,但不失为网络学、传播学上有益的书,本来是三星,为豆瓣这种盲从减一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