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软实力的构建
2014-04-27
因为最近在看Bezos列的书单,这几天把柯林斯这两本《从优秀到卓越》以及《基业长青》都读了遍。在此总结下由这两本书引发的一些思考。
首先,个人认为绝大部分关于经济、社会、管理的社科类研究结论都是不够健全的。它们无法像数学、物理、生物科学那样被严格证明,并且能根据条件确定会发生的结果。进行社科类研究时会遇到许多问题,比如样本的代表性、数据量规模以及无法控制的各种外界因素干扰。因此,像这两本书中说的许多结论都难言绝对,是不是一定要有个第5级经理人才能成功?按照书里的书法找个既有个人魅力又乐于造钟的经理人是否也行?又比如是不是内部提升的人才就一定比空降兵好?郭士纳对IBM的改造是不是也可以由IBM内部人士完成?等等这些问题都无法被证伪,没办法像物理实验一样重来一次,因为历史不会重现。这也是很多人对本书提出质疑的原因所在。
但个人也同时认为这两本书关于构建企业软实力的重要性方面还是值得借鉴。简单回顾下内容,《基业长青》研究的是什么样的企业可以经久不衰的表现出众:企业的创始人或是经理人需要关注造钟而非报时,意即设计合理的制度去规范化企业的管理、创新机制等;要确立高于利润的核心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能够鼓舞员工的士气并找到工作的意义,能够成为企业在面临重大抉择时的取舍标准,并且应当是永久不变的;要不断地创新去做到更好,持续的调整甚至改变业务模式、组织结构、产品策略等等去实现更高的目标。《从优秀到卓越》则研究的更早,如何让一家优秀的企业变得卓越:先找对人,第5级经理人+适合在公司工作的人;然后面对公司的现实处境,用刺猬理念去集中做自己最擅长、最想做、又能带来经济利润的事;构建文化、运用技术加速发展,等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实现跨越。如果把企业的软实力划分为对外对内的话,对外也就是品牌形象,顾客对公司、对产品的认可程度;对内则是完善的组织结构、制度、企业文化,可以让员工发挥最大的潜能进行工作。企业发展的规模愈大、时间愈久,软实力就愈发重要,例如平时我们找工作特别想去行业里哪家公司、到哪家公司工作过会以成为其一员而感到自豪、感觉在公司哪怕工作辛苦也觉得愉悦等等这些都算是软实力的体现。实现这种实力对公司的组织架构、制度、文化都会有要求,文化这种东西都是在经年累月中潜移默化而形成,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受到创始人自身的影响,文化不是自发形成的,是领导人领导出来的,领导出来以后如何去优化存续也都涉及到组织、制度的构建问题,远非一两本书即可言明。
因此,这两本书不是圣经,更像是企业家的“梦想指南”,实践中靠这些内容远远不够,但是可以作为公司经营中的灯塔。如果你是管理类的新入门小白,亦或是已经久经沙场的经理人大牛想要找回点最初的感动,诚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