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散文 or 畅销书?
2011-12-31
一本书的封面可以驴唇不对马嘴到如此境界,为我平生所仅见。憎恨腰封族我见过不少,但你讨厌腰封完全可以将之撕裂乃至碎尸万段,还书本清白面目。这本书封面下方的蓝色部分好似发明了将腰封印在书上的做法,我看你怎么撕!不过蓝色以上部分也好不了多少,敢堂而皇之用The Case for Book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和中文书名对照而不加任何解释说明,此等勇气我只能想象为完全不通英文者所具有。除了中文书名以外,蓝色以上部分的其他中文部分(封面的“改变的是形式 不变的是阅读”与封底的三段话,其中两段话甚至与罗伯特达恩顿毫无关系)也与本书内容基本毫不相干。此等勇气何等人可以具有,要么是不看书就敢当编辑的人,要么是不识字就敢当编辑的人咯?纵观全书,我敢说其实这本书的腰封其实就是整个封面,扔掉封面并无视纯黑色硬纸封面上的中文书名,一切才终于各就各位。
用包装垃圾畅销书的手法包装偏学术的学术文集,把喜欢翘着二郎腿读点易中天于丹刘瑜李开复余秋雨老师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读者引向只会把看似简单的问题搞得无比复杂艰深层层叠叠的罗伯特·达恩顿老师,不如介绍大烟鬼去练习定向越野。
罗伯特·达恩顿的书除了这本我只读过《拉莫莱特之吻》,我对他的印象也只来自这两本书,特此声明,如有错漏,可以据此追根溯源。
罗伯特·达恩顿的作品用词活泼犀利(自称相当部分是他人润色的功劳),分析问题鞭辟入里,不落俗套,既能一针见血封喉,也不忘同情之理解,指出他人失误时不失温柔风度,如同轻拍肩膀,下次加油。如果不带偏见,罗伯特·达恩顿的作品完全称得上流畅好读,《纽约书评》原本也不是曲高和寡的加上你自己和编辑以及你妈妈一共只有12个读者的云端杂志。不过拜封面所赐,如果你抱着看脑残韩国电视剧的心态去看《罗密欧与朱丽叶》,可能也难免失望给差评。
以我目前的浅见,阅读罗伯特老师的作品就如同用一只手举着显微镜趴在精细程度达到微雕水平的巨幅藏宝图上逡巡,时时被金玉琳琅撩拨得心笙摇荡的同时也不免头昏眼花,因为每个局部都看起来很美,但是亲你的藏宝图的路线在哪里啊我是来看藏宝图的我看藏宝图是为了找宝贝的不是为了和你玩赏这些宝贝的细节的!缺少故事性,或者清晰的逻辑线索或曰叙述结构,或者收束性的总结,甚至也经常把倾向性藏得若隐若现似有还无,是罗伯特老师的另一大特点。又似洒落一地珍珠,一颗一颗又一颗,还边跑边撒,罗伯特老师从来不递给我们那根把珠子穿起来的线。
他老人家都没给线,我等后生小猫想要自己去穿珠子,更是难上加难。所以这篇书评注定要比其他书的书评更为拙劣,想要评判罗伯特老师的胡萝卜,还是得亲口去尝一尝。
不过罗伯特老师还是给本书分了三部分,第一部分,未来,第二部分,现在,第三部分,过去。
第一部分从谷歌图书搜索计划开始对网络时代的电子图书进行了探讨,我个人印象比较深刻的部分是,罗伯特老师指出谷歌的垄断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在时代头顶。电子图书的隐忧除了阅读体验(特别提到珍本书的阅读)的某种不可替代性以外,同一种书的浩如烟海的版本会让普通读者无所适从,搜索结果的顺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些书的传播,而制定搜索算法的人们,或者扫描录入书本的人们,等等相关的工作人员,并不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或者至少是文献学素养来帮助他们进行判断(我觉得这是个致命的问题呀)。电子图书时代好书被大量重复的书埋没的危险或许更大了。而且世界上的书太多了,以现有的资源,似乎并不足以将它们尽数转为电子版本。罗伯特老师还提到了一种金字塔式多层次结构的电子书设想(难道这不是一种论文索引结构吗……),可惜并不容易付诸实施。
第二部分主要讲了罗伯特老师了抵抗学术刊物涨价带来的负面效应(为了续订原有的学术期刊而缩减出版学术专著的预算),在出版或者毁灭(出版个人专著否则拿不到终身职位)的习俗与学术专著出版日益缩水的严酷现实挤压下的某些冷门方向的博士的杰出工作举行的一个博士论文在线出版的项目,该项目后来被称为“古腾堡电子书计划“。这个计划没有一直持续下去,不过也取得了一定成果,出版了一些满意的作品,值得继续执行下去。这部分最后一篇文章提到他提出的学术论文开放计划,大致是说哈佛要求所有教员授予哈佛校长和学术团体某种许可,这种许可非强制性,可以退出。别的学校是依靠教员自愿提供其作品的电子版本。这段翻译不太清楚,我的理解是区别就是别人依靠教员给,哈佛默认教员给,除非教员声明不给。这个提议也是对抗学术期刊涨价带来的恶劣学术生态的措施之一。
第三部分里的第一篇(《纸张,市民的信息膳食》,首次发表于2001年)似乎内容有过时之嫌,照我理解在扫描技术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已经无需靠微缩胶卷保存和阅读资料了。那么这篇文中所涉及的微缩胶卷的种种不足以及由此批评大肆推广微缩胶卷的做法似乎都和今人关系不大了。这里面提到的图书管理员与历史学家或者文献学家对报纸价值的不同理解的悲剧大概是难以避免的,我甚至突然想到,是否面对永远残破的材料也是历史学家的宿命之一呢。剩下的几篇文章就是从自己的老本行阅读史/思想史/图书史里抽一部分文章出来了,涉及文献学的新理论,研究阅读史的方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其中相当一部分内容与《拉莫莱特之吻》里表达过的相重合了,不如去读《拉莫莱特之吻》,因为它的表达更为成熟和深入。这一部分里的最后一篇文章最初发表于成书的30年前,和本文的中文标题相对照很容易让人有为了凑足整本书的篇幅硬塞进去的嫌疑。
我在思考罗伯特老师的行文风格的时候注意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像他这样——把原本发表时各自独立(甚至发表年代彼此相距甚远)的文章汇编成书的时候不是按照各自的领域和分类直接列出题目,而是非要在题目前面标上第1章,第2章,第3章,使人看目录时容易错觉这本书其实是一个整体——编辑自己的书的做法似乎很不常见,也相当令我费解。前面表达过类似于罗伯特达恩顿老师似乎欠缺某种大局观,宏观叙事能力似嫌不足的看法,后来我有一个不知是否靠谱的猜测,那就是他这种编辑篇目的做法,正是这种弱点的体现之一。一个没有足够强大、丰满、自洽的统一大局观的人,自然注意不到构成一个统一题目下的整本书的篇目需要问题意识统一,线索前后连贯左右互通,甚至气脉相通的要求,才会把彼此联系紧密程度其实达不到学术专著内部篇章之间的关系的独立篇章强行安上章节号。《拉莫莱特之吻》亦是独立文章的合集,采取了一模一样的做法,使我的疑惑更深了。
姑且一意孤行地继续这个思路,罗伯特·达恩顿老师对学术源流与人生百态皆有精妙洞见,唯叙述上缺乏宏观范围的架构能力,不能把个人经验与问题本身的是非曲直之关系完全理顺。分析一个问题的时候经常能提出令人耳目一新又入情入理的见解,但仅此而已,仅仅一个接一个的好看法而已,对问题本身的全面评价似乎较少涉及。由此我的困惑来了,罗伯特老师固然为我所喜爱,他的领域固然重要,他的观点固然精妙,但是此一项能力未免不能完全令人满意。罗伯特·达恩顿老师在内行心中的地位到底如何,真的是世界一流的历史学家吗?这就是世界一流吗?……
回到题目,既然罗伯特·达恩顿老师缺乏宏观驾驭问题分析的能力,我也只好把他发表在杂志上的东西称为学术散文/随笔了。扔掉封面大小的腰封(它的右侧内页甚至印有赠送“中信飞书”彩信报的广告!而赠送的“彩信报”也不过是中信的新书快讯,也就是说免费赠送你他们出版社的广告彩信!),忘掉中文书名,我以为这本书不失为一本富于启发性的(不好意思昨天睡觉太少到了这个点已经太脑残了只会这种脑残翻译腔文体了)图书史学术随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