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励志不再有效 - 自我平静的五步锻炼》-读书笔记
2016-05-15
烦恼
平静的反面,就是烦恼——包括负面思维和负面情绪。烦恼没有贫富贵贱之分。
有一种烦恼叫胡思乱想。胡思乱想和烦恼是什么关系呢?很简单,它就是烦恼本身。因为它既产生念头,又产生情绪。
古希腊哲学家埃皮克提图提出的“人不是被所发生的事所困扰,乃是被对该事的看法所困”。
用ABC三个字母代表认知中的因果关系:A.代表外界的诱发因素,即不幸事件;B.代表对该事件的认知,即大脑的解释;C.代表该事件引起的心理结果,即情绪和行为。
关于心理治疗,ABC理论指出:人们往往把C的原因直接归咎于A,认为外界原因导致了精神疾病,但忽视了认知B在里面所起的解释作用。治疗的关键,在于纠正认知中的非理性信念。
心灵作家卡耐基的看法与认知疗法的分析完全一致,他说:“我现在深深相信,我们由人生体会到的心灵的平安和喜乐,不是因为我们身处何处,或在做什么,或我们是谁,完全只是由我们的心理态度所决定的。外在的环境影响实在非常有限。”
佛教和佛学
佛教可以分为宗教上的佛教和哲学上的佛学,两者虽然都是出于劝善弃恶的目的,但却有很大不同。宗教上的佛教,在仪式上包括烧香拜佛、祈祷法会、诵读经文,在信仰上包括生死轮回、三界六界、极乐世界。这些都与本书毫不相干。 而哲学上的佛教,也称为佛学,则完全没有宗教的含义。佛学是一种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它的主要理论包括阐述人间烦恼的“四圣谛”、阐述万物规律的“因缘观”、阐述行为准则的“八正道”等等。这些显然属于哲学范畴,
其他宗教的成功,除了理念因素以外,更主要应归功于神的感召或者有效管理。
佛教做得都很差,我从没有见过这么庞大的无组织、无纪律、无统一经文的宗教——佛教从来没有过什么最高领袖,所谓的戒律仅仅是自律,经典著作则各取所需。
历史上的每个哲学家都有自己的主攻方向。比如孔孟专攻“入世”,老庄专攻“出世”,苏格拉底专攻“良知”,柏拉图专攻“理想世界”,而佛陀的专攻方向,则是烦恼与平静。
佛陀的理论可以用“四圣谛”来统筹,就是所谓“苦、集、灭、道”这四个真谛。如果翻译成白话,“苦”就是烦恼,包括忧、悲、恼、坏、生、老、病、死等等;“集”就是烦恼的升起,“灭”就是烦恼的消灭;“道”就是走向自我平静之道。佛陀的最终目标不仅是平静,而是“寂静”,这当然要深刻很多,但我们这些世俗之人先达到寂静的一半——“平静”也好。
摆脱烦恼的途径
在“五蕴”中,外界的接触“色”对应认知理论中的诱发因素(A),“受、想、行”对应认知理论中的大脑解释(B),而整体意识“识”对应认知理论中的结果(C)。
摆脱烦恼总共三条途径——解决问题、纠正认知和逃避。其中“解决问题”是消除外界因素A,“纠正认知”是消除念头因素B,而“逃避”则是消除问题本身。
念头是念头,你是你,它当然不完全听你指挥。
通过体悟,佛陀得出了与现代医学不谋而合的结论:第一,意识是可以被分解的;第二,念头是不断生灭的;第三,念头不是你。
1. 觉知念头(别把念头当真。换句话说,别把烦恼当真)
2. 审核念头
3. 觉知身体
那么一条常规的认知途径是“思维模式”:外界与眼、耳、鼻、舌、身接触后产生的感官信号(A),通过大脑的解释(B),形成了烦恼(C)。
“觉知模式”的公式是:A=C。显然,A直接形成C,不再需要B的参与。
这是由于“觉知”直通身体,身体带来真相——真相中没有烦恼。
把前面讲的“觉知念头”、“审核念头”、“觉知身体”加起来,起个名字,该叫什么呢?就是重新“认识自我”。
“觉知”可以帮助我们审核那个“假我”——念头就是那个“假我”。
佛陀建议我们在平时的行、住、坐、卧中都“向内观察”。
正见
什么是“正见”?顾名思义,就是正确的见解,如果觉得还不够简单,也可以把它理解为“道理”。
人生正见的三把“钥匙”:感恩、讲和、当下。
感恩
真正从感恩中受益的首先是自己,然后才是对方。”
反过来,不懂感恩的第一受害人也是自己。
一是这样的人总会觉得社会欠自己太多,周围的人欠自己太多,哪能高兴得起来呢?
二是不懂感恩的人容易错过福报。
最后,不感恩的人往往也不宽容。
我们常常感谢了整个世界,而忘记了离得最近的人——自己。
讲和
具体来说就是:宽容、原谅、放下。
那首先我们该与谁讲和呢?当然还是自己,这意味着要宽容自己做过的令人羞愧的事。
我们也要与周围的人讲和,这意味着宽容别人的错误。佛陀对此的建议很彻底,就是“漠视”,既不顺从,也不纠正。
你会对森林中的一棵小树生气,怪它没有长得像其他树一样又高又直吗?这是愚蠢的,不要评判别人,人各有特色,勿需肩负着要改变所有人的包袱。”
当下
你大脑中背负着100件你在未来将会或必须做的事情的重担,却没有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你现在就能做的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