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骑行的通识读本
2013-11-29
我一直有一个疑问:我和慕景强老师算不算熟人?
按照费孝通先生《乡村中国》中的熟人社会理论,我应该是和慕老师在“工作‘的圈子里的产生交集,并被认为是熟人的。熟人也就是罢了,反正生活在时下这样一个规则缺失的社会里,我做慕老师的熟人也不吃亏。起码以熟人的名义,在慕老师家里尝尝其亲手烤制的慕式比萨,抑或在另一次又以熟人的名义,在慕老师家的布满阳光的露台上喝茶,都是比较惬意、想不出有什么不妥的事情。
但问题是我的另一个疑问我更令我纠结万分;我是怎么被慕老师弄进骑行这个圈子的?
同一些张牙舞爪的骑行者的炫耀不同,戴着眼睛这种博士标配的慕老师,更喜欢安静地和熟人一起讲讲骑行中发现的文化,比如川藏沿线涂鸦里的人性指向、青海湖畔的生命崇拜之类,我大概就是从这里嗅出骑行的乐趣的。然后,慕老师会说:“我最近在弄一本书。”于是我对慕老师、慕老师的骑行以及慕老师的骑行的书都充满了好奇。
这本让我好奇的书,就是慕老师的《骑行,健康才是正经事》。现在可以说说慕老师的这本书了。我常常认为人生的境界有两种,一种是举轻若重,一种是举重若轻。前者会把自己的生命弄得痛苦不堪,后者则活得畅快轻松。慕老师的这本书,其实是在讲一个较为“正经”的话题,甚至完全可以在激活另一种语言系统而转换为一个学术话题,一般的作者,会把与“骑行”相关的“健康”用一种“正经”的说教布道式的表白示人,但深谙举重若轻之道的慕老师,却把“正经”的骑行健康说得有点随意,却又不失本书的实用价值,窃以为这是本书的亮点之一。譬如标题,对于一贯编编写写习惯了学术文章的我而言,很难把这本书的活色生香的标题同一样在写写编编学术文章的慕老师联结起来,反而当初我第一眼读这本书的时候,看着这些活蹦乱跳的小标题,脑子里不断有“标题党”的影像,于是再细看内容,发现真的文题相符,精细实用,干净得索,无片言废话,真能起到事后诸葛的功能,几乎种种让骑行者蛋疼的问题,慕老师都很用心地作了解答。翻过几页,几近神思恍惚,很难把作者的体贴、细心同五大三粗的东北汉子慕老师联系起来,我就想起一个俗到不能再俗的通用桥段来:在骑行者中,慕老师是最会写书的,在写书者中,慕老师是最善骑行的。这种很不高大上的表扬,其实是很形象地反映了慕老师的逼格的。
其实,对于这本书,我更关注的不是慕老师标题与文字的鲜活,我更在意这本书对于骑行大众的价值和贡献。中国人历来有从众的心态与效应,这一点从柏杨《丑陋的中国人》,到成仿吾的《吾国吾民》,都有定论,在骑行这件事上,国人的跟风性也不例外,据慕老师提供的消息,最近几年,完全不同于中国股市的败势,中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反而是骑行行情疯涨的节奏,其间又以年轻者居多,我绝对没有贬低年轻人的意味,但处于心智成长期的小盆友们,总会多少有些年少“轻狂”,把车玩酷是必不可少的,这事儿绝不能怪那些青春张扬的年轻人,以我自己这把年纪,还十分享受骑车从众多单车旁唰地一声追风逐影绝尘远去的派头,何况那些张力十足、活力丰满的高富帅骑手们。于是,慕老师的这本书就弥足珍贵。大凡论及做事的“好”,要有三个维度,即事情本身的“好”、做事方法的“好”和事情结果的“好”,此三好往往在逻辑关联。慕老师这本书,是关乎做事方法的“好”,用科学的方法,做好骑行这件好事,实现由初衷至过程,由过程至结果的完美,给骑行一种科学的指导和“加持”,体现了资深骑行者慕老师对骑行的责任担当,我以为,这种惠及众骑的功德,绝不亚于本书题材上的国内首创。
难能可贵的是,我的熟人慕老师写书的姿态和位置又拿捏的十分亲民。这本写给毛脚骑手的书,没有居高临下的自以为是,也没有板着面孔坐坛施恩的张扬,熟人慕老师的字里行间,跳动着的曾经沧海的豁达与随性。我经常能在这本书的墨香里,发现一个画面:我们这些读书的人都在河里趟水,慕老师气神淡定地席地岸边,一杯普洱暗香悠悠,慕老师又自言自语着,又互言互语着,慕老师的眼风神韵里全是经历过后的超脱与释然——跳出圈子写圈子,慕老师的理性是不言而喻的。
当然,我也很尊重和认可熟人慕老师写作这本书的体系和笔法,一种摆脱了科普读物的常例,把小说笔法、散文笔法甚至诗歌笔法都融在一起组合的行笔风格,让读书的人能在情节和情感的节奏里学会健康骑行,同时全书都沿着“健康”脉络运笔行文,把历史、民俗、文化、自然在健康的平台上进行复合式的建构。就此而言,我以为此书不仅是一种健康骑行的圣经,更是一本轻松到极至的健康骑行的通识读本。晨间暮时、周末节中,读几页熟人慕老师的文字,实在是件不错的事情,起码一时想不起有什么不妥来。
于我而言,与熟人慕老师其人其书最近的一个消息是,我和我女儿先后买了自行车。我女儿在北京她就读的大学里参加了骑行协会;我经常在没事的时候,跟在气宇轩扬、风情万种的慕老师屁股后面,猥琐不堪地追随熟人慕老师,骑行在西湖之畔、钱塘江边。
这样说来,我终究算是慕老师的熟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