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一杯酿了九年的烈酒
2009-05-23
“总以为正确,所以满腔热情。事后,才发现又是错误。于是我会很谨慎的求证每个未见,不再鲁莽,假装小心翼翼。如此煞费苦心的刻意,却还是有错误。”
之所以觉得错误是因为事后每每翻阅一些书时,遗憾根本没有像事前这么吸引,很客观的说,归于鸡肋也有抬举之嫌。真搞不懂当时为什么会如此饥似渴以至于迫不及待。学过自然科学的人都知道,久而久之,对于类似的事件,我们会很本能的产生一种习惯性的条件反射。就拿这本《思科九年》来说吧,无论是思科本身还是故事内容都是我所期待和向往的,有些甚至有切身体会。可就是这样,我还是假装老练的告诫自己说,一定还是鸡肋,坚决不买。后来熬不住呀,下载了电子版,偷偷的打印出来,每晚睡前半小时,还窃喜甚似!
像别人总会妄想完美却总会遗憾一样,此版本并非完全版,痛,恨,是一种“打掉牙,和血吞”的痛恨。在一切努力无功而返之后,那个可怕的念头又冒上心头,摒住。唉,像是摒到极限的气息一样,呼的一下全都出来了:下单!
看我多没出息!
PS:
是不是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偏爱找到各种各样的理由?如果是,那我只能注定是个最普通的人。我不要“之一”!
《思科九年》是一个曾是市场应用工程师转销售所写的一本给自己看的回忆录,却让这个也曾是市场应用工程师却未转销售的我浸淫切肤感受!我承认,这本书并非是客观上的好书,只是给那些还有梦的人注入了一杯激情的烈酒。作者的故事唤醒了我那段沉睡着的记忆,一段并不是很美好的回忆,却让我见识到了大千世界。感谢那段经历,让我很从容的读懂了作者忽略的段落;感谢那段经历,使我很深切的感受到作者不同时期不同角色的心情;感谢那段经历,迫使我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会有多大。
是不是我不太适应在夜深人静之下,独自享受这份烈酒,总是在微微醉意中睡去。次日醒来,酒味已随“那厮”散尽!
今天,我问同事说,是不是有了孩子会把人生重心完全偏向孩子?会不会因为这个偏向会让自己退而求其次的寻求或者维持一份稳定的工作呢?他很绝对的说,both no!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习惯了他好父亲的形象,对于他的回答感觉有些突然。
是不是很多人在工作多年之后为失去热情寻找到五花八门的理由?就像我越来越不愿动弹而选择呆在家里一样,需要一杯烈酒,继续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