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自己的学习之道
2013-12-04
买《学习之道》时,我以为这是一本偏方法论的书,教你如何更有效地学习。实际读完,觉得需要重新为此书做个定性——通过自传的形式和讲故事的方法,描述作者在职业生涯中的心路历程和对技术精进不断探索实践得出的心得。
读完书后,我仔细回忆了一遍,问此书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我的回答毫不犹豫:境界。作者在学习之道上的种种探索,最终都上升到了“境界”的高度,并在那种高度中得以灵活运用。
而我的学习之道,为什么从来都还是在寻求方法论或者“套路”,努力提炼一种我所谓的本质、但期望它是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通用准则?而从未想过学习之道会和“境界”有关?紧接着第一个问题的解答,我这样问了自己第二个问题。这个问题涌入脑海中,我想了一段时间,才决定这样回答:“一则是因为自己对职业知识的探索还没有到达那样的孜孜以求的地步,只是想做小圈子里的第一,没有更高远的目标;二则是因为作者从事的是竞技类职业,这样的职业目标更聚焦更清晰,也更要求从身心两方面都做到极致。”我认可自己的答案,认为它是客观公正的。(后来我还意识到,由于在职场中,学习的动机往往是晋升,但达到晋升目的还有其他更投机的途径。所以这种目的下的学习本身就很庸俗。)
因此,第三个问题接踵而至:那此书是否对自己有启发呢?自己能做哪些方面的改变从而变得更好?启发肯定是有的,至少作者给我们展示了“追求卓越”是可以到何种程度和高度的,仅凭这一点,就足以鞭策我们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设立更高远的目标。何况,作者还从身体和心灵的角度,给我们分享了一些锻炼自己的方法,其中的很多也让我们受益匪浅。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2161319804/#image
学习效果的发挥,是一个知识、身体与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过程,学习不应仅仅被理解为学习知识和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身体和心理对效果发挥的影响作用也不容小觑。特别是在竞技比赛中,往往技术和身体状态都已到了巅峰,此时决定输赢的就是心理了;这也正是为何作者在描述自己的心得时,在心理上给予的篇幅更多的缘故。
但是,虽然作者没有过多论述知识本身,我先前自己总结的《个人知识框架的构建》http://user.qzone.qq.com/435993088/blog/1328507909还是非常有用的,在日后应该在学习思考中不断丰富和不断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