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09 想啊想
2015-04-09
为了脑袋不再锈掉,不那么懒惰,读完书之后尽量写长评~
之前读过张彤禾的《打工女孩》,对打工的年轻群体有了一些认识,这些认识让我觉得新鲜有趣又满足好奇心。我对这个世界了解的太少太少,尤其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忽然意识到自己周围有好多存在的但自己理解不了的东西,像商场里不合自己审美的衣服、电影院里上映着自己不感兴趣的电影、音乐的类型、网上的嘲笑吵架,细想起来,这些自己理解不了而又确确实实存在的东西太多,我与这些事情平行相处,像在外太空漂浮。
米周的初衷应该是记录下自己最初接触南方民企的新鲜感,许多新鲜的事,有诚意的与读者分享这些经历和自己的想法,让没有接触到这些的人也能从他人视角去了解南方的民企工厂。这几年因为互联网的发展,金光闪闪若隐若现,有智谋胆略的人往前看,但更多的是婴儿飞奔,走路都摇晃还要跑啊跑。像我一样没什么本事,虚度时间的人应该不在少数,明知该如何去改变而一再拖延花样作死…你妹我到底在写啥…
想起去年双十一去DD天津仓支援,跟一个95年的女孩聊天。她说读书读不下去正好有亲戚在这儿上班就过来了,我就劝她,这样在仓库里挑拣书扫扫码的工作一眼望到头,趁着年纪还小,学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换个工作。她说不知道学什么,自己对摄影感兴趣,但不知从哪儿开始。我错愕了一下,脑袋里自导自演了好多话,“去学摄影,在摄影机构打杂从助理开始做”“现在人人都摄影,这个腼腆内向的小姑娘自由职业怎么跟别人打交道?怎么赚钱?”“家人可能会不同意吧,父母一般希望小孩安安稳稳的工作,况且跟她聊天的时候感觉到是乖乖听家里话的小孩,应该会像她的朋友们一样出去打工,二十几岁嫁人生孩子吧….”想这些的时候,害怕的发现,这些我对她的建议和想法, 完全适用于旁人跟我聊天时,放在我的身上…
菲去年回国时,在饭否上说回国前觉得自己有好多好多选择,where&what to do都好像是无穷搭配,但真的找工作时,发现选择是那么少,深深的无力感。像现在的自己,除了“人不坏”、“应该不大让人讨厌”之外,也找不到什么优点了,自卑层层扩大,坐地铁都有些歉意…每天除了上下班,工作日的工作时间地铁里人还是那么多,马路上商场里人都是那么多,大家不工作都在干什么?
读这本书时,想到很多东西,和叮叮聊天,她说四月找不到工作的话,房子到期,可能就不在北京呆了。心里惶惶然,我呢?如果不在北京找工作,又不想回家,我该去哪里?家乡&大学&就业在不同城市的人那么多,我怎么就没勇气去别的城市找工作,吐血= =倒也没那么悲观,我知道任何事都会一点一点变好的,action啊、time~都是治愈剂,从头再来的信心和勇气,对世界源源不断的好奇心,都让我在迷茫里挣扎逃脱,一点儿一点儿的积累信心和勇气去面对世界,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世界上的道理就那么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