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教科书的教科书
2015-11-29
什么都无所谓了,我看完了这本书。
说什么都无所谓是因为,我也忘了是从哪里看到的推荐,也不知道从哪里得到的资源,也忘了为什么会在Kindle上点开这本书,反正我是断断续续看完了,也是很高兴看完了。
一开始是被标题吸引的,bird by bird 一看就调皮就不按常理出牌一看就是对我的胃口。如果一开始有人给我说这是一本写作指导书籍我肯定会心理胆怯敬而远之,多年教科书留下的心理阴影面积可求了。不过我已经看完了这本,所以它不在阴影范围之内,所以它是一本成功的教科书。
处在一个很糟糕的状态,看电影都要快进,读书也功利了起来,搜索只写关键词,有很多疑惑想被解答,硬着头皮看英文原版,然后practice,practice,practice.
读这本书的过程心里面就一点点有了明朗的感觉。之前总感觉自己的感受像一团纠缠的麻线,离不出头绪,无从表达。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心底升起的阵阵暖流慢慢上升在眼睛后面氤氲,可是最后就像是从室外进入有温暖的房间一样,眼镜被蒙上一层水雾,嗓子哽咽几下咬咬嘴唇,眼镜上的水雾就消散了,脑中重新空空如也。
就像作者提到的,如果你能活到你现在的这个年纪,你肯定有很多事情诉说,有很多想法。不信从孩童时期开始回忆开始写。恍然大悟。我对孩童时期有很多想述说。因为那里有我最快乐的是时光,有我感情发展最快,感受最多的时期。我的念念不忘。
之后的章节谈怎样平时积累,怎样具体写小说章节,参加写作班,怎样调整自己焦虑的写作心情我不一一详说有兴趣的可以看原书。
我之前读的多是小说,虚构非虚构,名著或狗血,有时也会看得内心狼嚎。因为主角开挂无往不胜,或者在角色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而心有戚戚。本书作者有一个章节就是写她写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得脑癌的父亲,去世的朋友,朋友的早夭的幼儿,自己的宝宝.......我之前总觉得写自己的经历羞羞的,有没有什么封功伟绩也不能妙笔生花,生活中的事情,鸡毛蒜皮。可是就像我喜欢一首歌里面唱的i can do it But I’m only human And I bleed when I fall down I’m only human.(Human-ChristinaPerri)是啊我们每个人都just only human。所以你以为街头想起的爱情歌好像歌是专门写给你的,所以你看电影书籍里面的角色受伤流泪,你的心痛也冲破了屏幕,你的泪水沾湿了纸张。看作者在那里絮絮叨叨的写一些小事突然想起高中时写周记,作为一个小学初中都没写过日记、周记的根本无重下手。第一篇写的是休息日骑自行车回家然后骑回学校的小路风景以及感受。交上去了。发下笔记本发现老师批复了。夸我文笔很优美,可是字太臭了。当时我就乐了,反复看了很多遍批复,主要是前一句。后来又写了一篇,一个晴朗的暖和的星期天下午,家里人各做各的事情,我无所事事的坐着玩手指。老师也给了好评。看这本书时我突然想起了之前写过的这两篇文章,也许给我批复的老师也曾经有过我写的感受,也曾注意走过的路的风景,也曾有过安安静静的一个夏日午后,然后心有戚戚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