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谅自己与世界的不相洽
2016-08-22
兰州的夏天从来没有这么热,据说温度已经打破了近10年的记录。习惯了凉爽的夏天,兰州人们对这高温毫无防备。
在这个炎热的夏天,我开始写论文了,准备找工作了,还奔波在去驾校的路上。这个夏天像是一条水蛭吸附了我所有的热情与耐心,几座大山,使我陷入焦灼与不安的状态中。
一次偶然的机会,朋友推荐我看这本书,开始,只是把看这本书当做一种消遣娱乐活动。除了无穷无尽的文献及资料,看什么书,对我来说,都是一种逃避放松的方式。它成了我的饭后小甜点,偶尔读一两个小故事,回味悠长。逐渐地,我已经融入到了这些故事中,它融入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看完这本书,突然在想,以后还愿不愿意回忆这些郁热的日子,会不会怀念这种灰头土脸的自己,如果会,会怎样回忆呢?
可能会遗憾,会懊悔,但更多的应该是一种释怀吧,怀念在烈日中等公交的灰头土脸的自己,怀念面试中惴惴不安的自己,怀念这些焦灼枯燥的日子,就像《记一次远行》中,十年后的“我”也会心疼现在的自己。
《仅记住所有快乐》平静从容地叙述了40多个小故事,这些故事或许有作者的自身经历,或许只是她所听到的,看到的,甚至是杜撰的故事,不管这些故事的源头在哪,都让我有一种亲切的感觉,这些生活的感悟絮语般抚慰每一个焦灼的时刻。这些记忆中有骄阳下奔波的辛酸,也有面对最不般配的夫妻时的无奈,也有历经生活中的亲情的温暖,这些曾经,在记忆中都呈现出了别样的形态。
在《最好的十年》、《记一次远行》、《在北京的老家》中,作者吐露了初出茅庐在都市打拼的青年的辛酸与无奈,但是同时,她坚信现在的一切焦虑,都会在未来十年过去,最终成为回忆的一部分。《我不是嫌贫爱富的姑娘》使我想起去年春节引爆网络的社会新闻——“上海姑娘陪男友回农村过年,看到第一顿饭立马后悔分手”,分手不是因为我嫌贫爱富,而是生活习惯,观念态度的巨大差异,这不是你爱吃红烧肉而我爱吃西芹炒百合之间的差异,不是你在农村而我在城市的差异,而是你想我做一个贤惠的妻子,我却想做一个坚强独立的女性的差异。
生活是什么样子,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都在试图说清这个问题,但是好像并不能真正说清,在作者的心中,生活就是与过去的自己和解,记住所有的快乐。过去是念念不忘的一盘鸡毛菜,虽然普通,却给了我安全感,过去是在从前的公园中肆无忌惮,扯着柳条听音乐,对着湖水谈心事,过去是夏天暑假自制节目单,与表弟钓小龙虾,过去是喝一碗“淮南牛肉粉丝汤”,手抓年糕、素鸡、羊肉串,走过岳西路的小市场。这些过去的点点滴滴是被记忆所筛选出来的,具体的模样已忘记,只剩下模糊的影子。生活中除了对浪漫的向往与想象,还有生活本身。生活中除了过去儿时记忆,还有逃不开的情感漩涡,在不对等的爱情中及时放手,让彼此成为人生中的过客。
作者的叙述不聒噪,她也没有声嘶力竭,向你推销兜售某种感悟,只是平静从容地讲述这个世界上曾有过的某种小快乐,小无奈。或许有人会觉得矫情,可是我欣赏这种“矫情”,这种“矫情”的背后是激情,是认真生活,不肯敷衍了事,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是历经世事后,对生活的宽容与理解,发现生活中的每一丝美好,愿意善待自己,宽容自己,原谅自己与这个世界的不相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