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悲哀
2013-03-23
找了电子版的看,就开头写的不错,后面就是本教你如何通关的书,有一定道理,但是我觉得,一个人的大学四年都在为工作而决定你要去什么社团你要做什么实习你要学什么,那这个人真的就是流水线产品,也就是如今很多大学生的样子。
同时暴露出来的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
1.有证书却不会运用,因为靠的都是突击。
2.没有个人爱好,没有个人兴趣,一旦受挫容易想不开。
3.缺乏创造性,思维都定死了。
4.没有通识基础,不知道社会如何运作,不会转换思考怎么去面对客户,就像我们法学专业,你压根不知道资本市场是啥要你去学证券法就像听天书。
5.换来换去,走弯路,或者一路憋到死。………………
我在找工作,读到这本书一个是觉得有种被引领的感觉,一个是觉得太悲哀了。
我们读书读了多少年?没有时间去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周末都在各种补习班,生怕被人超越,据我所知现在的初中生高中生的学习压力更大。
好不容易考到大学,才发现,这才是一个牢笼。
你可以选择自由,也可以选择从一开始就很有目的性的对你未来有用的事。
对着国外大学生的gap year,可以想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可以好好看看这个社会的间隔年,我们就只能做梦吗?!
乱吐槽,莫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