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三年前看过这本书,当是就是醍醐灌顶的感觉,自认为找到了修炼成高手的秘诀。三年过去了,偶尔间又看有人提起这本书,找出来花一个周日看完,额外的收获当然还有,只是激动不似从前。
先温故知新,讲讲我对一些基本理念的理解。
1. 整体理论和渐进理论。渐进理论能让你把自己的成功和努力这种可控因素联系起来,而不是把成功和智商等等不可控因素联系起来。说到底,只有对于学习本身的热爱才能支撑你不断向前。如果仅仅是为了胜利,为了证明自己,那么这条路很难长久。
2. 如何面对短期的失败,如何帮助朋友和家人孩子面临短期的失败。失败并不是没关系,失败伤心也是正常,但失败是成功的必经之路。有个流行的说法是:只有过程重要,这显然不是实话。人应该在短期和长期目标中间找到平衡,取得阶段性胜利,给自己建立信心,同时又能兼顾长远,不会因为一次失败一蹶不振。这样不断挑战自己,不断向前。
3. 应对混乱的能力。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让乔希找到了灵感,事后,他开始着力培养起自己应付混乱局面的能力,冷静的观察和接受所处的局面,并且为自己所用。为了训练自己,他不惜练习自己在噪音中思考,工作,并且故意把家里搞的很乱,以练习在脑中整理归类,才能即使面对混乱能陶醉其中。
4. 划小圈 & chucking。从基本的动作开始练习,等你熟悉并且掌握了这些,就可以开始新的更复杂的动作了。这跟learn how to learn中的原则是一样的(course era的一门火爆课程https://www.coursera.org/learn/learning-how-to-learn),所谓的chunking就是这个意思。可惜的是很多人都过于浮躁,难于深入到细节之中,终归不能理解这些细微差别,也难于深入下去。
5. 技巧和方法论固然重要,艰苦的练习也非常重要。大多数人都不能承受反复练习基本技能的枯燥,即便这是已经被确认的非常有效的也不行。这也造成了高手和什么事情都游离于表面的业余选手的的区别。
6. 间歇性训练。比如跑步,你可以快跑以达到你最大心跳的80%(最大心跳=220-年龄),然后慢下来,休息1分钟,然后继续快跑5分钟。这种间歇性训练是增加你控制身体的能力,能让你在精疲力尽的时候,更快的恢复。这项技能不仅对于运动员,对于职场人士也相当重要。在无尽的会议和长期高强度的工作的间歇中如何更好的休息,会非常影响你在职场的表现。
7. 改变本能反应&化情绪为力量。引导自己的情绪,让它为自己所用。观察自己的情绪,愤怒,担心或是焦虑。不用刻意压制,而是转化成一种更积极的情绪和态度。高手对决的心理战术也非常有意思,通过观察对手在生活中的细节,比如排队中不耐烦的等待,下雨时的反应等了解对手的心理特征,并且制定相应战略化解。这对于谈判和面试等等都是重要的能力。
不过很惭愧的说,这三年中,我曾经用这个书中学到的方法和指导思想去练习了一些技能,包括学英语,演讲,弹吉他,打乒乓球等。回头看除了英文和演讲有比较大进步之外,其他的技能都半途而废。如果没有真正的爱好,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情况下,能坚持下来真的是非常困难,尤其是生活中似乎到处都有更为紧迫的和职业生计相关的技能需要练习。另外,即使我有比较大进步的领域,我也没有完全尊崇“划小圈”和chunking。虽然明白学习的最佳方法是从基础开始,搞清楚每一部分的细节,然后组合使用,让自己对这个部分的掌控模块化,从而可以让自己的工作记忆区有空能关注更多额外的信息,从而占得先机。但事实上,我还是经常会被各种不良情绪和习惯困扰,很多时候不能真的塌下心来关注细节,而是想着如何加快步伐,学习那些让我马上可以看到所谓效果的招数,用一招制敌。另外,学习新知识得到的知识和智力上的优越感,比起研究那些基本的细节和反复的练习一个单调的模块要有趣的多。所以三年后的现在,我虽然有进步,但比起个中高手来,有相当大的差距。
有些道理真的是需要好多年才能真正明白,不管这个道理听起来有多么浅显。人有时候会沉浸在智力和知识上的优越感并且迷上了这种感觉,不断需求头脑的刺激但忘记了改变的真正发生要靠实践。思想的认同是个不错的起点,但这其中会有反复。而且也许有很多次。三年过去了,再读此书,提醒自己戒掉浮躁,保持耐心,研究细节,不断琢磨。如果这一点做不到,那么说你的字典里excellence很重要就完全是空谈。
这几年,我对自己有个有趣的观察。决定我日常生活幸福指数不是职位和薪水,而在很大程度上是我是不是从容的度过了一天。就像书里说的:在没有外部推动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成为我们自己的监督者,有多从容成了最好的标尺。如果我们只是以度过此生来作为生活的标准,那么永远都不能指望杰出。而另一方面,如果发自内心深处且灵活的从容成为了习性,那么生活艺术和学习将变得丰富多彩,而这种丰富多彩能带给你不断的惊喜和愉悦。用这段话与你共勉。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的公众号eguo22world.
eguo22world
-
入门的管理书籍
2015-08-16
自己做经理转眼已经半年。说实话感谢我的下属,他们总的来说都算是勤奋用功,我也就顺利的带兵遣将,没有太大问题。现在回头来看这半年的经验,还是有可圈点和改进之处。
做的好的:
1,公开赞扬和私下里批评。不特别吝惜赞扬,批评的时候还要比较具体,而有建设性。
2,设定明确目标,和明确的时间表,但不局限于具体的工作方法。这样下属能够take ownership. 但是又有明确的目标,所以可以保持比较高的效率。
3,分清楚什么可以外包,什么不可以。头一次做的,不太routine的事情一般要自己先搞清楚流程中有什么问题,然后再外包出去。比如一个
4,给下属讲清楚做这件事情的背景和意义。比如fx的analysis,是因为汇率的问题,我们现在要看有多少风险,已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什么。这样能让下属更加明确自己工作的意义,让工作更有意思,能让他们学到更多的东西。
有待改进的:
1,说明白了但实际没懂,如何检验?可以让下属重复或者是看他的具体工作有没有问题。说懂了,实际没懂其实非常常见。大多数人都不好意思说不懂,或者就是认为自己懂了。
2,制定行动清单,尤其对于新手而言。比如常见的错误,这样可以帮助下属明确行动,少犯错误。不能期待人不犯错误,更重要的是要从流程上避免错误。
这本书的一个问题是,由于作者是日本人,带人的方式也更偏向于日本人企业的文化,更把员工看成是有长期雇佣关系的,类似于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这个在现在欧美社会甚至中国,都不是特别适用。
-
黄欢宁愿“自毁形象”,也要在荧幕上“性格鲜明”
2016-09-28
因为看这个书,也花几分钟看了黄欢在网上的视频,的确是如她所说富有争议性。她在文中也做出了解释,说要维持鲜明的荧幕形象的重要性。大概是她本身的确是性格比较直爽,再加上做广告人的吸引眼球的意识,让她宁愿“自毁形象”,也认为一个性格鲜明的屏幕形象比只会给出不痛不痒的评论的策略对个人和节目都更有利。电视节目里为了好看,刻意增加戏剧冲突是电视圈里的通行做法,不过还是要有度。不然真人秀完全变成狗血电视剧就算收视率上去了粉的质量也令人担忧。
说说这本书给我印象深刻的几个点:
马太效应:穷者越穷,富者越富
电视台制片的定律:有温和派也有激进派,有冲突才好看。
张艺谋选片:稀缺的珍贵性。重要的不是那张标准的美人脸,而是有特点。在美女如云的演艺界更是如此。整容做明星实在没有意义。要整也整的有特色。你看刘表姐,就是那种特别有特色的美女。
有机蔬菜的营销策略:整体打包的年卡模式/周末的健康生态绿色游/全家的健康体检/过节的有机糕点大礼包/在高级会所买/通过
联合营销的模式/各种明星组合的建立/维多利亚和贝克汉姆的组合/大小S
好的营销,能让同样的产品价格剧增
兰蔻/欧莱雅/美宝莲 睫毛膏基本上有同样的成本和同样的效果,就这样被刻意修改了成份而有了不同的定价策略
谁制造了流行:大品牌通过借助媒体发布他们所设计的有限的款式和流行色,大面积的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倾向,制造所谓的当季流行。这样就能节省库存和成本浪费。世界上有几个大品牌有这样的能力?他们又如何达成统一?其他的品牌又是如何追随呢?,难道所有品牌都有追随?还是有一些独立设计师的品牌不参加时装发布会的吧。
加多宝的成功营销和安全度过商标危机
广告词,应该主打情感诉求而非理性诉求:心好,一切都好
酒的营销:由女儿红/状元红引发的 你亲自为爱人的纪念日存封的年份酒
壹基金的简单营销
笑容计划:一颗糖如何挽救局面
-
真正拥有一颗平静的心,需要好多年的修炼
2016-05-09
这是一本很薄很好读的小书。不能说有多深刻,也不煽情,甚至里面有多处的重复内容,但它却像压在我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一样深深触动了我。
从我第一次接触冥想到现在,已经有四五年了吧。中间断断续续总不见效果。我就这样一边冥想一边焦虑了很多年。直到上周,还根老板因为一点点小事而争执,事后觉得委屈又痛心:自己还是修持很不够。
这些年写下了很多自己心情的记录。回头看这些起起伏伏,感觉自己被锁在一个恐怖游轮似的循环里,怎么冲撞都出不来。一天天从早到晚的焦虑,觉得自己完成的事情太少,觉得自己到了而立之年还是一事无成,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但是没有看到足够明显的变化,觉得自己就像踩着风火轮的小天竺鼠一样每天忙个不停,但其实都在原地踏步。严重的时候,每个周末都是一样的情绪cycle
,周五晚上稍稍放纵一下自己,看点八卦电视剧,然后周六处理一些家务,周日一早就又开始担心下一周的事务,周日晚上看着自己列的代办事务还都支棱着立在那里:又没有完成。
上周五上班,在电梯里遇到一个华人同事,彼此聊起来到国外的时间,他说:那你发展的很好啊。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好。别人不知道自己记录的那个版本的生活中有多少焦虑。
但我也很清楚的感觉到自己想要改变这一切的愿望。在无数伴随着焦虑的冥想的夜晚,我的内心告诉自己,外在的成就标签只是生命的一部分,内心的自在和安宁对才是生命中更重要的部分。偶尔的哪怕只是几分钟完全不受打扰的和自己在一起的存在感,让我感觉到完全没有压力的放松是多么可贵。我也十分确信,如果就这样为各种小事焦虑的度过一生是多么愚蠢的事情,如果的活法度过一生的话,临终前一定会后悔不已。世界那么广大。我也走过那么多地方,见过那么多人,经历过那么多事情,一直希望自己变成达观而智慧的世界公民,但怎么还会为了老板的一点批评坏了一天的好心情?难道不应该早就知道人有思维方式的差别?再说他说的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你看不出来急着辩解和急着说“我知道我知道”对于沟通没有丝毫益处?
书中列举中很多小的方法,比如冥想,写感谢信,比如学会不要急于打断别人的话,在比如想象为自己写悼词,想象100年后自己还会在意这件事么。不算什么新鲜方法,但实测有效。插一句,并不是为鸡汤洗白,而是很多人喝了多少鸡汤,就毫不保留的排出多少。生活自然复杂的很,生活中的事情也并非每天写一封感谢信就能万事大吉的,但有时候我也惊讶于自己对于常识的自以为了解却因为长期忽视而突然真的想明白以后的强烈错愕感:比如最近我重新审视:人生生而不公平而且。这么简单的道理我好像一直不曾真正明白。
我下决心改变我这种经常为小事抓狂的状态,心里明白进化就是这样,进两步,退一步。中间可能还有反复,但只要在正确的方向中,生命的河流最终会进入到一片更开阔的天地中。也与你共勉。
-
简练务实的日本风 ——《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
2013-12-25
这本书因为几个朋友的倾力推荐,让皇上千里迢迢从北京背回来给我。可能因为我功力不够,并不觉得惊艳,不过觉得日本人写书用词简练(当然也是翻译的传神),观点也都直白有说服力,这本一本不厚的册子还在大多数章节都附有练习题。整本书非常务实,中间有些收获跟大家分享。
这本书可以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基础篇,讲信息的种类和使用场合(描述,评价,规范三种),使用恰当的逻辑连接词使文案更流畅有力。第二部分基本上是金字塔原理的拓展篇,讲如何设计金字塔信息的结构(自下而上法的推论法和抽象法,自上而下法的理由法和详述法),MECE, 以及问题的类型(恢复原状,预防隐患,应急和追求理想)如何展开故事(SCQOR),最后一部分是讲一些商务文案的具体的说服技巧。
就我个人而言,从第一和第三部分收获较大。第二部分,虽然算是这本书的重点,但是因为跟另一本畅销的麦肯锡系列金字塔原理多有重叠,所以对我来说没有很多新的内容。
第一部分中,信息的种类和使用场合虽然浅显,但却是个看待信息的新的角度。联想生活工作中与朋友同事沟通的场景,也的确有因为信息的需求的种类不同而不能很好让对方理解的情况。比如老板如果期待的是最终的解决方案,如果你只答了很多具体的问题描述,必然让他觉得你思路混乱,答非所问。有关逻辑连接词的重要性,也是我没有特别的意识到的。文中举的有关微波炉广告的例子,非常清晰的用对比的方式说明了这个问题,让我对于逻辑连接词的重要性的认识带到了意识的表面上来。
第三部分中,讲到了自上而下传达信息的优势。这个也是我来加以后,由于有了更多的商务汇报的机会,观察到自己表达中的拖沓混乱的问题。简单明确的抛出结论,然后简述支持的原因,是商务场合中比较好的表达方式,尤其是对于时间稀缺的high level executive 而言更是如此,这条原则看似简单,不过实践起来也是知易行难。这一部分还有一些基于心理学原理的,对于咨询顾问非常有价值的tip,比如基于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人对于损失相较于获利更加敏感。所以如果强调项目提案是规避潜在的重大损失则非常容易打动人心。再比如基于心锚效应(Anchoring Effect),给出客户的第一选择会为之后的选择设定标杆,所以小心排放选择的位置,大多数情况下,排序中间的第二选择往往是被选择几率最高的。(此原则在《影响力》中有更详细的描述。)
基于以上,本书打4分推荐。
-
结论先行 - 不像你想的那么容易做到
2016-12-12
人生中有很多道理都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容易彻底整明白和彻底做到。从看金字塔原理到现在这本结构思考力(顺带说一句,因为在国外,不方便看纸质版,看的是罗友霸王课的视频)已经过去了有五六年的时间。期间我也多次头疼自己的表达问题,但就是在前两天,我在公司会上发言的时候依然发现自己张开口说的第一句话还是跑题的。
结构思考力,的确没有什么玄妙的,越是这种简单适用面广的课程,越适合做课程开发。也就不意外李中秋老师的团队就这一门课就能成立一个公司,接那么多的单子。先总结一下课程的内容:
最核心的是一张金字塔的三层次结构图:
-理解:隐形思维显性化 (识别,判断,概括三个步骤)
-重构:显性思维结构化 (论:结论先行;证:以上统下;类:归类分组;比:逻辑递进)
-呈现:结构思维形象化 (配得上)
这里头的难点是重构。论证类比是个很好的总结,但是结论怎么得出来,有了结论以后金字塔的结构又怎么搭建起来,用什么顺序组织,是个难点。如果有机会观察公司的会议就会发现,越是高层管理者,越擅长很快的针对问题进行理解和重构,甚至有些人马上就能在白板上清晰的画出示意图来。而大多数在底下每天辛辛苦苦做表的孩子们还在懵懂中,这就是问什么lead meeting的总是那些大佬,而底下的孩子们总是只有follow 执行的份儿。可以不夸张的说,如果你想在公司的corporate ladder向上走到管理层,不能很好的很快速的针对问题进行论证类比基本上绝无可能。
怎么破?练习,练习,再练习。用每一个正式或是非正式的场合进行练习。生活中其实有无数次这样的机会,跟同事的闲聊,和家人的闲聊,如果是讨论事情,一样可以有意识的使用这套原则。这样,在真正重要的会议的时候,就能像经过千锤百炼的老战士一样从容应对。
当然,能否熟练使用这套原则还跟很多个人的知识储备有关系。等你对这套法则烂熟于胸的时候,你会发现那个roadblock不是框架,而是血肉。换句话说,你已经很清楚的知道你需要用这个结构这套思路去整理表达,但是因为问题本身的困难性,你就是无法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虽然很多情况下,把问题的结构理清楚绝对可以帮助获得结论。比方说以偏概全,也是思维谬误中的最为常见的一种,在把结构理清楚以后就能很清晰的看到,原来你的思维就这样不知觉中忽视了其他的可能性。一个例子是,上一周,因为过圣诞节,公司里讨论促销方案。业务那边就提议说做一个分析来看看如果把运费降低以后对于公司的影响,我们这边就像以前一样,接到任务马不停蹄开始算数,然后得出一个结论,但在跟CFO汇报的时候,他提出来为什么不简单的降低threshhold,因为这种变化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更显性的,营销上也更容易传递。我们当时就明显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而且拿到问题以后没有退一步审视问题,而是直接开始去做,陷入了细节的汪洋大海,而不是先看看横向的结构,看看解决这个问题是不是有别的思路。还有,其他部门的配合。比如营销的可行性,是不是很容易把信息传递给消费者,让他们感知到。
最后总结一下,能够熟练运用结构思考力,特别是其中的论证类比,绝对是你职业生涯的助力,原理简单的不得了,但实践起来还是困难重重。想要提高,无非是多练,在各种正式和非正式场合,训练自己快速理解重构和表达的能力。在特别重要的场合,显然之前就要做足功课,比如在事先清晰的画出结构图,即使临场有变动,也可以至少有一个结构可以依托的。这本书还可以和其他批判性思维的书结合起来阅读,配合你自己领域的专业书籍,用现成的结构来快速组织自己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