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
习惯所产生的效果会通过“复利”而产生惊人的结果。就算是小小的行动,一旦重复累积,成果会以“等比级数”倍增。还有,小小的行动最初可能成效很慢,但是到了某个时期就会产生“爆炸性”的效果。问题在于大多数人都等不到那个时候,就自行放弃了。
摘要: “复利堪称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它的威力甚至超过了原子弹”。――爱因斯坦
所谓习惯就是“不依赖意志或毅力,把自己想要持续的事情引导到如每天刷牙般轻松的状态”。总之,保持行动自动的持续进行,就是“习惯”。
各位读者当中,应该没有人对每天刷牙感到痛苦吧?而习惯也不仅限于刷牙这件事,运动,整理,节食,节约,写日记,用功读书,早起早睡等,只要养成习惯,任何事情都可以自然地持续下去而感觉不到丝毫压力。
你的所有行动几乎全部,或至少有95%,是由你本人的习惯所决定的。从早上起床到晚上就寝,习惯控制着你的言行和对旁人的反应。而那些成功的人都培养了较好的习惯……所谓习惯,就是对外来的刺激做出无意识的反应,或是条件反射的反应。无论如何,当身体学会某种行动,不用思考或努力就可以轻松做出反应,这就是习惯。一旦某中行动化为习惯,就可以在无意识中进行控制。一旦化为习惯,就可以通过较少的功劳获得较大的成果。
人类学家也说,人类有95%的行动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而大部分无意识行动都是通过习惯产生的。(我觉得习惯产生的结果更应该复利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无意识的好习惯,会有一天有爆炸性的效果,会帮助到你的人生)
那么,为什么人会产生习惯?
原因是我们有意识的行为,其实是有限的。
性格就是把重复的行动化为无意识的行动(自动化)。对于重复的行动我们不用表意识,而是将其化为无意识的自动状态,这就是所谓的习惯。
习惯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在脑海中设定的程序。
作者指出如果好好的运用习惯,将得到以下益处,也能够获得更充实的人生:
在工作上获得成果
促进人际关系
获得健康的身体
增加收入
对社会会有所贡献
为什么我们无法把自己想持续做的事情转化为习惯呢?那是因为人类具有“对抗新变化,维持现状的倾向”的特点。作者称这样的现象为“习惯引力”。
习惯引力具有两种功能:
1。抵抗新变化
2。维持现状
若想要战胜这种抵抗,培养新习惯的话,需要多长时间呢?因“习惯引力”所产生的抵抗强度依行为程度的变化,身体程度的变化,思考程度的变化而大有不同。作者将习惯程度分为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