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Sky,关于电竞的一点记忆
2012-09-02
14页突如其来的一句“Sky join the channel”,几乎瞬间让我眼眶湿润。这种感觉,只有曾偷偷跑去网吧的人才能体会,那是一种满怀激动踏入虚拟世界的少年情怀,那是急切想摆脱背后沉重负担的欢快,那是忘却一切不爽、委屈的兔子洞。
第一次WCG夺冠时,在《大众软件》的专题上看到有记者说,Sky和别的选手都不一样,其他选手在飞机上、宾馆里,基本都在聚众打牌扯淡,而Sky则静静地看书。国内的电竞圈里,能拿得出台面,放到圈外人面前的,也就Sky、BBC等寥寥几人罢了。其余的,队标摘了跟网吧里的芸芸众生也没什么区别,电竞的发展,最根本的还是资本的良性运转,而投资方,看到一个个站都站不直,话都说不利索的人,转念一想还是去找几个卖肉的模特作宣传来的靠谱。
有一部电竞纪录片《Beyond the game》,拍的很烂,以局外人的视角草草凑了一堆WCG的镜头。但其中有一个亮点,不是Sky,也不是Grubby,而是极具天赋的MadFrog。他离开韩国,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后,回到瑞典的家里,却几乎无法正常生活,勉强找了份在监狱里的工作糊口。一个镜头里,MadFrog坐在车上,看着窗外,像是对镜头又像是对自己说:“在War3里,我仿佛能看见战争迷雾里的东西(战争迷雾是指玩家视野之外的不可见部分),我能感觉到对手的动向,并且做出正确的反应。”但在现实的道路上,他却举步维艰,采访到他父母的时候,我们听到的不是对一个天才的褒奖、不是对自己儿子的关爱,而是对待精神病一样的鄙夷。
Sky没有Moon那样飘逸灵动的操作、思路,没有Grubby那样超高号召力的帅气、赞助条件,实话说Sky甚至都不是我最喜欢的选手,但国内的电竞要发展,最需要的不是多少个冠军,而是更多像Sky一样明白自己身份的选手、像King一样不为个人名利的经理,像Zax一样的梦想家。
一路走好,中国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