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什么都想要——《断舍离》理念分享
2013-12-06
别什么都想要——《断舍离》理念分享
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停止负面的思考模式;
舍——舍弃多余的废物,顺从自己的内心割舍既有;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松开“多就是好”的念头;
偶然间在书店看到山下英子的这本《断舍离》,被红色的封面和干净利落的三个大字所吸引。买回家翻开阅读后,更使我受益匪浅。这是一种区别于8S和收纳术的不用收拾的收拾法,更是一本身心灵的修炼术。难怪台湾作家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作者)为它作序并极力推荐。读后,我想用几个发生在自己、家人和朋友身上的改变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本书里的理念。
一.别什么都想要——魔都打拼也快乐
国庆假期,在魔都打拼的一同学突然在微信上说她要得焦虑症了,问我该怎么办。原因是她觉得自己陷入了一个怪圈。因为工作岗位的特殊,部门同事经常要请她吃饭,或公或私。她还没男朋友,研究生毕业后一个人在上海打拼,月薪看起来虽多,但除去房租水电买米买面送礼人情乱七八糟后,也所剩无几。起初同事请她吃饭她都会去,但后来她就不好意思去了。她觉得老吃别人的饭而自己又没钱请别人吃饭,很不好意思。
她说“桂霞,我真羡慕你现在有房子有老公,在成都过着那么安逸的日子。哪像我,白白地多读了三年书以为会找个好工作,结果现在快得精神病了。”
我跟她开玩笑说“第一,多少人想在北上广找工作却没能留下,你至少还拿到了上海户籍;第二,那么多人请你吃饭说明你人缘好啊;第三,你这份工作很有前途,你看看,有人因为你工作关系请你吃饭,这不节省下你自己的工资么?”
她说“哈哈,想想也是这么回事!”我在微信上听到了她久违的笑声。
其实,我只是给了她一剂心灵鸡汤。果然,三天后她又给我打来了电话。
“桂霞,我真服了你,哈哈,心理咨询师是不是都只会你这一招?当时想想确实挺知足,可是当同事又一次请我吃饭的时候,我觉得我焦虑症又发作了。我到底该怎么办?”我明显听出了她语气里的焦虑和无助。确实,人不可能一直活在心灵鸡汤的世界里。我这位同学想必求助我之前也“喝”过不少口味的心灵鸡汤,可是对她的烦恼于事无补。
是的,依我们同窗四年上下铺四年的相处,我很了解这位同学的性格,完完全全骨子里自卑却又表现得很强势的一个人。她内心有非常强烈的不安全感,这使得她必须在外表上表现得足够强大足够优秀,看似什么都不在乎,其实只有自己知道,她不是不想拒绝,而是实在无法开口说“不”,当下班后躲在一个人租住的十几平方米的出租屋里才是多么的无助。大学四年是这样,研究生三年我想也不会有多大的改善,以至于现在工作半年就出现了困惑。
于是我只回过去一句“别什么都想要!”
“别什么都想要”是我从《断舍离》里提炼出来的第一条理念。断舍离强调的主角不是物品,不是他人,而是自己。以自己为当下画一条时间轴,至于“当下”这个概念是一个月、一年、还是几年,取决于每个人对“当下”的认知,但最好不超过一年。以这条时间轴为基准,审视自己是不是真正的需要某些物品、某些人际关系,而不是这些物品还能不能用、这些人还在不在和自己联系。真正的做到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割舍掉当下用不到的东西,即使它们看起来“带着某些对过去的回忆”“是某些人曾经送我的礼物”“说不定哪一天会用得着”。从一张购物小票、一个纸盒子、一件压箱底的衣服、一条存在手机里但永远不会拨打的通讯录开始清理,你会发现不但生活衣柜有序了、房间宽敞了、手机不卡了,连自己的精神状态都会变得轻松起来。虽然常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事物真的会影响到自己的心情。一味的多并不是好,适合自己当下的才是最好的。
我把这个理念告诉了同学,她答应利用国庆假期重新审视自己。我知道以我的资历帮不了她,只能给她指出来并开导她。但我相信以我这位同学的阅历,她会慢慢走出这个怪圈,会自行恢复的。
如我所料,上周她给我打电话说,她用了整整两个双休日,把自己家里从来不穿的衣服、大学里前男友送的礼物、家里的一次性筷子、买回来一直没用的指甲油、甚至记录着自己大学四年研究生三年心事的几个日记本全部扔掉,把手机里那些毕业半年来从没联系的通讯录统统删掉,甚至把工作以来保存的几个月的工资条扔掉。同事的请客她依然会去,依然会和他们说说笑笑,回到自己的住所以后,她告诉自己,一切顺其自然。她说,有适当的机会她也准备请几个要好的同事一起到她住的地方做客。她说觉得自己好像重新活了一次。
其实远远没有我同学说的那么严重重新活了一次,但当你这么做之后,会像我同学一样从里到外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轻松。
别什么都想要,你获得的会比你想要的更多。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