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读物
2016-03-28
第一眼看到书名,以为这是一碗有毒的鸡汤。就像阳光帅气韩剧男一号看多了后,觉得腹黑男主更能吊人口味并发挥人的想象。然而,这只是一本加了浓汤宝的鸡汤,香气浓郁,口感因人而异。
不得不说个人认为这本书的受众群体是初三至大一的学生,如果我有孩子,可能会在他初二或初三推荐给他读。可以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很大,有多不同的人不同的故事相同的道理相同的努力相同的爱。
这本书是由不同的作者的不同文章组成,主题相同,所以编进了一本书。这本书也算是有个递进关系吧,第一章主要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第二章教我们自己的人生可以自己选择,第三章大致是讲人要懂得放下淡然。然后,后面是很多很多的稚拙、单纯的我无法再直视的爱情故事。难道人的终极奥秘是追寻爱,借助爱完善对方及自己?
考研的经历很多人都有,很多人都写。开篇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家人的担忧,朋友的劝阻连同自己的怀疑都像一条难以淌过的冰河,步步艰难,无可逾越。中国有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鼓励小孩质疑青少年。似乎是因为长大了,所以需要计算代价、成本,然后评估这件事是不是应该做。很多人深受其害,最终接受这些潜移默化的规则,并成为去质疑对方的人。
第二篇文章中有个关于鸡汤文的观点挺值得认可的,有人因为鸡汤文而有启发甚至成功,有人却不厌其烦。任何东西存在都是有价值的,你能不能获得得到那也是一种能力。我觉得那些成功的人,是因为看了鸡汤文受了启发,然后付诸行动,最终鸡汤文可能就成为了自己的经历。那些不厌其烦的人永远在看,永远不做,永远感到不厌其烦,永远收获不到任何东西,因为鸡汤文里的努力、经历并不与他有任何关系,别人的东西看第一遍可能热血沸腾,睡完一觉什么都冷静下来了,你还是你。
从来没有苦是不值得,关键是在经历这些痛苦的过程中,你有没有承受得起。吃苦让人有一种踏实、安心的感觉,因为脚是站在地上感觉到身体承受的压力。
这本书我最喜欢第二章,这个章节体恤着你的精神层面,不再是一味告诉你如何努力如何成功如何创造价值……现在这个社会大多数白领都没干什么体力活却总是深感疲惫,因为我们总是一遍遍质疑自己创造的价值取得的成就,使得精神方面很多重负。我们不是要去取悦别人。像我堂姐讲,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的,即使我浪费了再多的时间即使我的人生多么失败那也是我自己的人生,过的怎么样都是我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时间,自己的,与别人有什么关系呢?!
好吧,接下来就可以轻松的阅读那些稚嫩的爱情故事了。这些爱情故事就像这本书中《被提前和被拖延的》中讲的,“我们这一代,其实都是默认了“预设方案”的人。我们都没见过海,就知道该在海滩上用手指写上姓名圈上爱心;还没见过山,就知道要在登顶时高高跳起抓拍矫健身影;还没尝试初恋,就知道它必定夭折只留下日记里语焉不详的回忆……”
最后,我们一直努力,究竟努力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我无非是觉得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内心强大柔软,有自己的价值观,并能为这个世界变得更好稍微贡献一点力量。《圈里圈外》里有句话大概是,我们不知道谁伤害了我们,我们却觉得备受伤害,我们不知道我们伤害了谁,但总有人因我们受伤。希望我们讨厌的所有规则,我们什么时候都不会潜移默化的施加于别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