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心,勿扰。
2012-06-30
我想,每个人生命里,终究有那么几本书,也许并不那么优秀,可你在一定的时间碰到它,与之发生某种关系,它便成了你心里独特的存在。
《女心理师》于我,便是如此一本书。我几年的时光,尽在这书里了。也许荒谬,也许无关,但这篇书评我无需他人分享,只为记录。
开始看这本书时,我刚认识他,他是我第一个男朋友。
我把QQ名字改成了"柴绛香",他并不知道我在看什么书,也没有看过这本书,却把自己的QQ名字改成了"贺顿"。从此,我和他在一起多久,这对名字就用了多久。后来,甚至周围的朋友在生活里也这样叫我们。
我们分开过很多次,每次分开我会把名字改掉。可一旦再次和好,我一把名字改回"绛香",他便自动改回"贺顿"。
他借去了我的《女心理师》。他说他喜欢柏万福,我说我喜欢钱开逸。他说,还是万福好,老实。他就是个柏万福那样的人,以至于很多年之后他结了婚,我问他,你爱她吗。他说,我爱她,毕竟,生活才是爱。
他说贺顿至少还有理想。他总是责怪我没有理想,不够独立,没有立场。他只是不知道,我的理想就是和他结婚,我不是没有立场,而是他就是我的立场。我一直努力给他证明自己的独立,直到独立地离开他。
那三年我一直重复地看这本书,以至于后来随便翻开一页就可以开始看,心情不好看几页就会平静。它像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已经成了我的圣经,甚至在不想起床的时候,想想贺顿开心理所之前艰难日子里的坚强,就想如果我是贺顿我一定会起。很幼稚,很固执地那么过了三年。
绛香和贺顿本来就是一个人,就如同贺顿劝大芳的话,有一人永远和你在一起,那就是你自己。我以为,我们会永远在一起的,贺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