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学终结者
2013-03-09
“李笑来,原新东方托福阅读、作文老师,现艾德睿智国际教育咨询合伙人,好与人分享,其博客文章很有内涵。”——摘自百度百科
“李笑来,原新东方老师,现笑来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
他,经历丰富,与众不同。东北人,本科学财会,毕业干销售,惯于洞察他人心理,阴差阳错成了留学考试名师,授业解惑,乐此不疲。
他写书,且畅销。著有畅销书《TOEFL核心词汇21天突破》、《TOEFL高分作文》——常年位于同类图书销售排行榜首。授课风格以朴实、有效见长,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观察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他也在探寻自己的心智成长,写作之路由此延伸。他的个人独立博客中,“把时间当作朋友”、“想明白”和“我要问笑来”等系列文章深受读者欢迎。“——摘自豆瓣网
《把时间当做朋友》是李笑来一版再版的书。豆瓣网上评价该书人数超过1万2千人,总评分8.7;当当网上评价数超过3700人,有99%人推荐。
“内容简介:这本书从心智成长的角度来谈时间管理,指出时间管理是成功的关键所在。作者引述自己从事的职业中所遇到的事例,告诉我们:如何打开心智,如何运用心智来和时间做朋友,如何理解时间管理的意义,在时间管理上取得突破,进而用心智开启自己的人生成功之旅。”——摘自豆瓣网
这是一本需要花时间慢慢去思考,去学习,去实践的书,是一本值得长期拥有的书。以下是李笑来所著《把时间当做朋友》的读书笔记,90%以上的文字内容来自该书。
目录:
1. 心智的力量
1.1. 了解心智的力量
1.2. 心智力量的差异
2. 开启自己的心智
2.1. 何为心智
2.2. 起点
2.3. 控制自己的大脑
2.4. 控制自己的情绪
2.5. 推迟满足感
3. 通过管理自己与时间做朋友
3.1. 精确感知时间
3.2. 最好的工具:纸笔
3.3. 开始记录时间开销
3.4. 制作时间预算
3.5. 使用列表减少失误
3.6. 计划,还是不计划,是个问题
4. 开拓我们的心智
4.1. 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
4.2. 摆脱经验的局限
4.3. 提高自学能力
4.4. 正确对待老师
4.5. 通过改变态度改变自己的世界
4.6. 耐心培养记忆力
5. 小心所谓“成功学”
5.1. 人人都能成功,你是否相信
5.2. 成功的定义——“成功学”的核心缺陷
5.3. 个案分析——“成功学”的方法缺陷
5.4. 努力是应当的,无须强调
5.5. “我是独一无二的”——最浪费时间的错觉
5.6. 留心成功者说的话
5.7. 不要相信“运气”,更不要相信“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5.8. 打造人脉不如打造自己
5.9. 关于“成功学”的最后一点啰唆
6. 更多思考
6.1. 最节省时间的方法:学习
6.2. 被误解了的效率
6.3. 效率低下的根源:回避困难
6.4. 提高效率的最有效方法:克服拖拉
6.5. 把生活节奏调整得慢一点
6.6. 做个不迟到的人
6.7. 关于开源节流的几点建议
6.8. 不要浪费时间去“证明自己”
6.9. 最浪费时间的句型:“要是……就好了!”
6.10. 自卑是浪费时间的罪魁祸首之一
6.11. 时间不一定就是金钱
6.12. 被低估了的今天
7. 从此时此刻开始改变
7.1. 万事皆可提前准备
7.2. 提前准备的好处
7.3. 成功的核心素质:耐心
7.4. 越早醒悟越好
所有人的困境
所有人的困境就是一出生就要从0开始,而出生后学习了很多的东西,但是最终要是要死去,所有学的东西都随着人的身体消失了。
既勤奋又懒惰:勤奋的寻找捷径,因为时间制造的压力。这就是困境。时间制造的另一个困境,就是死亡。从出生的一刹那,就注定要死亡。
但是有的人,他们从容,优雅,善于化解各种压力,安静地去做各种他们认为应该去做的事情,并总是有所成就。
1. 心智的力量
1.1. 了解心智的力量
作者先说明学生反复问他,他教的方法有用么?这个问题开始给他造成的困扰。后来他发现原因,是因为学生不知道那方法有没有用,所无法决定是否该投入时间、金钱、精力。他于是讲了他初二上少年宫的经历,他那时候也不知道学那个东西有没有用,但是他就去学了。他举这两个例子说明,心智力量的差异:在面对同一个问题“不知道学这个有没有用”,做出相反的选择。而选择的结果导致时间质量的不同。
1.2. 心智力量的差异
几乎所有生活、工作、学习、物质、精神上的尴尬都是心智力量的差异造成的。举例:从不同心智力量的人对待上司态度;猎头一般盯上的是二流人才,人被猎头盯上后的选择,也体现心智差异;
很多抱怨做的不是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的人,并不一定是真正的没兴趣,而是没能力把手头上的事情做好,他们声称的有兴趣的事情,正是他们从没做过的事情。当真正去做所谓有兴趣的事情时,他们又做不好,然后又宣称失去兴趣。作者说,实际上,不是事情不是因为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因为做好了才产生兴趣;
学习方法不是最重要的。例如他父亲自学英语,最后成为英语系系主任。在他那个年代没有参考资料,不知道艾宾浩斯记忆规律曲线,用愚蠢而无效率的方法,最后成功。钟道隆先生用的《逆向英语学习法》,他45开始学英语,一年后成为高级翻译。所谓方法就是大学里教授第二语言专业的基础学习手段:听抄,或者听写。俞敏洪发迹于TOEFL和GRE培训。他用的词根词缀记忆法,作者的父亲并不欣赏。但是他们都学的很成功,这说明学习方法不重要。作者的推断是这样。我的看法是,上面说明,学习方法一因人而异,二选用了一个就要坚持下去。
作者总结是,学习上的成功,靠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坚持其实就是重复,重复,就是时间上的投入,大量时间的投入。他父亲在学任何东西时,能够不废寝忘食的把所有时间用来学习;钟道隆坚持每天听写20页A4纸,不达目的不罢休。俞敏洪为做大事业,提前一年安排下一年的时间表,outlook日程表打印出来每天满满一页。李阳是因为疯狂了很多年。相对于坚持,方法并不重要。
认真至少分别阅读三本关于科学史和科学方法的书籍。以掌握科学方法,学会正确的思考。
作者举盲打的例子,说明,有时候观念“看似错误却貌似正确。”从他拒绝学盲打,到无意学会盲打,然后在电脑上记录学习资料,大大提高做笔记的效率,大段的记录感想而后大段摘抄原文,他恍然大悟,也惋惜曾经没学会时所浪费的时间。他的电脑里存了超过百兆的资料。
2. 开启自己的心智
2.1. 何为心智
C..George Boeree博士的定义:
心智(Mind)=获得知识+应用知识+抽象推理的能力
作者不同意心理学书籍上智商天定的解释,也不接受75%智商由基因遗传决定,25%受后天环境影响的观点;因为后者没有区分心智、智力、智商的微妙区别,这种论点忽略了心智成长的重要性。作者自己的结论是,经他观察,心智1%由遗传决定,这是最原始的“反射能力”和“学习能力”,其他99%后天形成。心智不保底,不封顶。可培养,可重建,可反复重建。因为科技发展,人平均寿命延长,以往30岁才醒悟就已经来不及,但是现在所以即使40岁醒悟,也还相对算来得及,因为平均寿命延长,还有积累和重建的机会。
2.2. 起点
人能够用大脑去控制大脑。
我们可以思考我们的思考方式和思考结果是否是合理的思考方式和思考结果。
四格表:自己知道与不知道,别人知道与不知道。
People talking without speaking, people hearing without listening.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人与猴子的区别在于反思能力。
起点是知道一个事实:世上的事情和道理,分为四格表,实际正确与错误,自己知道与不知道。
记住:“我们的认知不仅可能也确实往往背离现实”的自省机制,即为起点。
2.3. 控制自己的大脑
有意识地控制大脑。
电影《美丽心灵》,纳什“用自己的精神战胜了自己的精神病”,即学会控制自己的大脑,不再为自己大脑中的幻觉所控制。
纳粹集中营中的心理学家维克托。弗兰克,选择自己态度的自由。在脑海中设想,重获自由之后该如何站在讲台上,把这一段痛苦的经历讲给自己的学生听。
不要让自己无意识地成为大脑的奴隶,而是有意识地选择做大脑的主人。
2.4. 控制自己的情绪
对痛苦的深刻感受会扭曲或者抹煞我们感知其他事物的能力。
如果了解这一点:自己面临的痛苦,并没有所感受到的那么强烈。那么就比较容易忍受痛苦。作者这样做:经常提醒自己:我再痛苦,在目前这种状况下,肯定还不是最痛苦的人。
举例:阿拉伯罕。林肯,11月倒霉男孩。
一旦运用心智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去,痛苦几乎自动消失,在重新注意到它之前,它不会回来。
大脑有自我保护功能:遗忘。所以怀旧本身是一种错觉和幻觉。比喻:记忆本身是葡萄,那么回忆的过程就是发酵。
举例:截肢手术者,术后6个月内不停产生轻生念头,但是6个月后,轻生可能性变小。因为痛苦被渐渐遗忘,代之以希望。
了解心智,和大脑遗忘机制,可以解决另一个反复出现而无法遗忘的痛苦:总是犯同样的错误。道理明白,但常犯错。为什么没记性?因为错误带来的惩罚,让你很痛苦,于是大脑自动遗忘。但是犹太民族有牢记痛苦的方法。大脑自动遗忘的结果就是反复犯同样的错误。
解决办法:面临尴尬时,拿出纸笔,记录下来。二是面临尴尬时,弱化痛苦。控制情绪,不让大脑直接反应左右。——这说明无论成功的人和失败的人,直接反应都是一样的。
记住你并不孤独,一定有别人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遭遇过同样的尴尬和痛苦。但没多少人像你现在一样平静的对待,又清楚地意识到你不能被大脑的直接反应所左右。这样一想,就不痛苦,大脑就很难遗忘。
举例:记单词。考TOEFL,sat,GRE,gmat,ielts,牢记起码一万两千个英文单词。当把背单词当做痛苦的事情处理,大脑就启动自我保护机制:遗忘。所以,在做所有类似的必须记住大量信息的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由衷的把这件事当做快乐的事情来做。举例:一朋友为了拿奖学金,就要拿GRE高分,他用了两天时间说服自己背单词是件快乐的事情。方法是,背2万个单词,奖学金是每年4万美金,每个单词价值20人民币。于是每天背下200个单词。每在晚上确定记住的单词上画上勾时,就想象一下刚刚数过了一张20人民币。每天睡觉心满意足:因为今天又赚了4000块!
作者结论:他是一个有能力运用心智控制自己的人。他用自己的心智把抽象的目标赋予了实际的意义,于是拥有了比那些无法感知抽象事物的人更多的动力。坚持不懈=策略+重复。他的策略使得他比别人重复得更轻松、更愉快。
2.5. 推迟满足感
例子:提出情商概念的心理学家戈尔曼(Daniel Goleman)做的“推迟满足”的实验。十年后跟踪调查发现:一批4岁孩子,告知若能等主持人回来再吃第一块糖,就还能吃到第二块糖。晚吃糖的孩子语数成绩比早吃糖的平均高出120分,且意志坚强,经得起困难和挫折。
作者举得温庭筠的例子并不恰当。温才华横溢帮人作弊考不上进士,六十岁酗酒嫖娼被暴打,只能说明他的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不同。他向往的大概是魏晋南北朝时嵇康他们一类的价值观。
作者说两点:一,希望自己的欲望马上得到满足,是大多数人的天性;二,野心永远是少数人的天性。
应对办法:一,平静接受并正确认识自己的天性是改变天性的第一步;二,为了控制住自己的天性,有时候在其他方面稍微放纵一下是非常有必要的。——联想到哈佛幸福课教授讲到人的自律其实是有限的。这个是依赖经验才能真正体会理解的道理。三,耐心。“因为你一开始就知道今天所有的轻松安逸,都可能是未来的成本;所以,你早就把一些轻松安逸安排到未来的某个时段,而心平气和地每天完成相应的工作。于是你不仅从容,而且快乐。你会变成一个守时的人,一个生活有规律的人,一个身边的朋友都信赖的人。”
3. 通过管理自己与时间做朋友
3.1. 精确感知时间
有人问组织学家聂佛梅瓦基,他怎么能一生都用来研究蠕虫的构造,他很惊奇:“蠕虫那么长,人生可是那么短!”
李敖的书,记日记的方法,每日事件记录
除了事件之外一概不记。不记感想感受。每天花费不过10分钟左右。把本子穿根深子挂在家里洗手间马桶面对的那面墙上,每晚睡前坐在马桶上,顺手就写完了。每年下来,都知道自己去年都做了些什么,仅仅这一点就非常宝贵了。柳比歇夫是事件-时间日志,基于过程的记录。好处是,是你对于时间的感觉越来越精确。(——人是不是也像word一样,自带有很多功能,比如翻译同义词,是否也自带了一个时钟,只不过自己不知道,没调出来使用呢?)在估算任何工作量时,更容易确定“真正现实可行的目标”,又恰恰因此基本上可以达成目标,于是,基本上“战胜了焦虑”。
作者看第三遍《奇特的一生》,才注意到这段话:
柳比歇夫肯定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时间感……他借助于一种内在的注意力,感觉得到时针在表面上移动——对他来说,时间的急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他仿佛置身于这一急流之中,觉得出来光阴在冷冰冰地流逝。
3.2. 最好的工具:纸笔
斯科特。帕克对于邪恶的定义:所谓邪恶,就是最赤裸裸的、厚颜无耻的懒惰。托马斯、索维尔说:那些被称为十恶不赦的坏人并不是“坏”,是“傻”,心智不健全而已。
心智的起点是意识到可以自律,心智的发展过程就是克服懒惰的过程。当我们决心改变的时候,懒惰会只是我们的大脑自我保护机制——遗忘——起作用,让我们不知不觉停止改变。与懒惰抗争,停止遗忘,坚持改变的工具,就是纸笔。但是连记录本身都会忘记。作者的解决办法是,先买很多3M随手贴,下载3m记录软件,发现还是不够。于是跑到名片店,买两盒空白名片。把重要事项写在卡片上,随身携带。有段时间,几张卡片同样写着“别忘记晚上记录时间开销。”
把每天的时间开销记录下来,可以培养成就感,也避免轻易的原谅自己。作者写他2007年6月30号的博客记录,发现:一,他也有情绪低落的时候,而且,低落时间不短。二,他有“RESET键”。本子里记着的几句话,说明他也常常因为善良而受伤,也会生气,也会不快乐,也会对别人的私心产生反感。说明现在强大的他,也是从跟我们每一个人一样开始一步步走过来的。
3.3. 开始记录时间开销
练习1:记录昨天一天花费的时间
练习2:记录上一个周,上一个月,上一季度,去年做的事情
练习3:一周时间,回忆记录当天做了什么;一周时间,随时记录刚刚做完的事情花费了多少时间。
3.4. 制作时间预算
开始一天的活动之前,花费15-30分钟仔细制作你当天的时间预算是划算的。磨刀不误砍柴工。
首先列出任务列表,任务无法完成时,就要选择。作者说,生活就是选择。
选择的方法是,给每个任务加上一个权重。1-3分精度已经足够代表:不重要,一般,重要。选择你喜欢的方法往往是最佳策略。最初的时候,标注重要和不重要就已经足够。把任务化为四格表,重要与不重要,真的和显得。标注后重新审视标为重要的任务,因为很可能其中有些任务只是“显得重要”, 然后再修改,修改说明在进步。
判断任务是否“真的重要”,标准时“看这项任务完成对你的目标达成是否真的有益。”
有趣的事情不一定有用。可再列一个四格表:有趣与无趣,有用与无用。有用即对达成目标有益。
作者提醒:哪怕养成一个很小的习惯,都要经过挣扎。但是貌似痛苦的挣扎过后,在将来的某个时刻终归会变得其乐无穷。
3.5. 使用列表减少失误
列表是最有效的组织工具之一。作者就有去超市之前做列表的习惯。因为以前常常买完东西回去才发现又有几样东西忘记买。如果没有列表,那么很可能跑两趟。那么时间就被浪费了。
作者的经验是:
a) 大多数时间下确实没必要制作列表;基本原则是:一个人不能过分的苛求自己,同时也不应该过分的放纵自己。
b) 最好的列表工具是纸和笔。(不过自从作者有了IPAD之后,观念可能有改变。)
c) 列表没必要工整;
d) 列表一定要触手可及;
e) 真正重要的任务只有一个——那个真正对你目标实现有帮助的任务;
f) 启用新的列表,做下一阶段任务列表,然后马上回到现有任务列表,专注于当前任务;
g) 给每个任务制定一个核对列表,检查列表不一定要写下来,比如出门要带的东西。任务超过7个,或者复杂的任务,就有必要写下来。
h) 列表一旦开始执行,就一定要执行到底。
3.6. 计划,还是不计划,是个问题
a,计划成功的前提:目标现实可行。成功的定义是:达成预期目标;失败只有一种,那就是半途而废。如果坚持到底还没成功,就要检查目标是否可行了。证实目标现实可行的方法:a,已经有人做到了;b,我与那人没有太大的差距。时间的浪费往往因为a,目标不现实或者目前暂时尚不可行;b,为了达到目标而制定的实施策略有误。作者的经验是,行动之前,反复思考,且远远多于3遍。
b,长期计划是需要通过实践才能习得的能力:作者上大学学会计,毕业之后做销售,多年后跑到新东方教英语,现在做一个自由工作者。他不相信职业规划。但是他还是认为,无论变化有多快,计划总应该是有的。只不过,在制定计划时,应该考虑到变化。
《基督山伯爵》和《肖申克的救赎》里的主人公可以制定长达几十年甚至一生的计划。
作者刚开始制定计划时,也只能制定一星期的计划。然后慢慢地,他可以把计划延长至两个星期、一个月、一个季度直到一年。作者写这本书是2007年,作者在七年前花了半年时间准备各种考试后到新东方应聘,而后花一年时间变成国外部最受学生评价最好的老师,3年后,又用1年的时间准备离开新东方,因为创业需要很多很多的准备,之后竟然发现一年准备时间不够,于是又用了一年时间寻找方向。作者说每年的愚人节是他一年的开始。哈佛幸福课教授也有这个说法。
对于千里之外的终点,作者说,用各种方法保持乐观就好,乐观是靠努力和挣扎才可以获得的经验。他的经验是,没有谁能给他做职业规划,除了自身固执的个性,经验也告诉他,生活本身充满了意外,并且总是意外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斯坦福大学的约翰。克拉姆博兹写的《运气并非偶然》(Luck is no accident)中提到他自己,说:我的一生以及整个事业都在被不可预期的事件影响着。
所以,做长期计划是正确而必需的,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制作长期计划。这个能力需要一点一滴的努力开始,需要挣扎,这是一个只要努力就必然可以获得的能力。没有人是天生的,都是后天习得的。
“于是,如果你对你的将来充满了迷惑,相信我你并不孤独。然而,充满迷惑本身,并不意味着你要不知所措。雾里看花,谁都看不清楚,上帝也没有在我们出生时给我们什么额外的特殊装备。然而,我相信:只要不停地往前走,总是可以走到一个鲜花盛开的地方,在那里,无论雾多大,你总是可以看到那些花的,因为已经足够近——足够近的时候,就算看不到花,还是可以闻到花香的。”
c,当计划很简单时,计划是没有必要的,只需坚持。无论计划是简单还是复杂,缺乏行动必然导致失败或失效。例如,作者开始去健身房时,就没有制定任何计划,只做了一件事:坚持。中间几次短期中断是因为忙得脚打后脑勺。忙得阶段过去后,又开始定期去健身房。期间也有不愿意去的时候,但是作者说,他知道那只不过是他的大脑的想法,而不应该是他的想法——只要意识到这个,就不存在什么挣扎,直接从家里出发,往健身房去就是了(我在两年前学自行车,每天下班吃完饭洗完碗后,无论心里有多不情愿,都忽略它,拿起车钥匙换鞋就往外走,当出了门骑上车时,学车的快乐就出现了。几个月前为了用完游泳卡上最后的十几次时,也采取这样的步骤。无论心里多么不情愿,收拾好衣服,出门。在游泳的时候,快乐就出现了,每次回去,都特别满足。)
当作者健身几年后,开始觉得有必要制定比较专业的健身计划了。当他开始不停罗列具体细节时,才发现一个重要事实:在几年前刚开始健身时,他完全不具备制定有效健身计划的能力。作者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很多时候没必要做计划,原因除了计划简单之外,就是初始状态下,往往没有能力去制定合理有效的计划。因为做任何事情,我们都可能要经历相同的过程:逐步熟悉,小心摸索,失败失败再失败,认真反思,卷土重来,直至成功。
作者建议:如果你想改变你自己,或者你目前的处境并不令人满意,那就一切从简——找一个你觉得该给你带来改变的行动,然后去做就是了。不要怕碰壁,不要怕失败,那是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失败并不可怕,因为总是要失败许多次才会有结果,并且又不是全天下只有你一个人失败,怕什么?关键在于在每次挫折之后能否吸取教训。只要能吸取教训,然后自我调整,那就是进步了。
作者又提醒:在涉及大额消费活动时,“马上行动”的建议不适用,相反,一定要拖延,越久越好。
4. 开拓我们的心智
4.1. 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
获取更多的知识几乎是我们开拓自身心智的唯一手段。
a) 所有人获取知识的最为基础的手段就是“体验”,即通过五官感觉。
b) 比“体验”高级一些的手段是“试错”。举例,作者同学聚会,一女同学为了证明自己会烧菜,说要给大家烧个宫保鸡丁。她进厨房几分钟后,里面传来一声尖叫。原来她为了知道油锅里的油烧热了没有,拿手指去探,结果被烫。由此可猜想,以后她再也不会拿手去试探油温了。
c) 比“试错”更聪明一些的手段是“观察”。举例,上例中大家被那女同学惊得目瞪口呆之后,另一女同学喃喃自语道:“哦,原来是不可以用手指头的哦……”,大家愣一下后,哄堂大笑。“观察”延伸了“体验”的范围,我们可以从他人的经历中获得经验或者教训,进而增加自身知识。
d) 但是以上三个手段都是有局限的。有的知识不能通过亲身体验,比如地球构造,太阳温度;有的很难通过试错来获得知识,比如股票投资;也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可以通过观察得知,比如历史研究者不能观察历史,望远镜发明之前,肉眼观察到的太空也是有限的。由此,“阅读”成为获取知识的更加重要的手段,也是相对需要心智的手段。
《MEAN GENE》中提到,啄木鸟可以本能采用最优算法获取事物,而数学博士却不见得能迅速解决。人类之外的物种可以依赖落后而神奇的方式积累经验:基因遗传。而人类也可以通过基因遗传积累经验。
文字出现后,人类的经验不再仅仅依赖基因遗传。互联网改变了文字传播的途径,使知识的记录、传播、共享和检索变得前所未有的容易。“阅读”突破了个体的“体验”和“试错”的局限。“体验”局限于自身,“试错”局限于阅历。“阅读”则可以得知他人“体验”和“试错”结果,即经验,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种族和国度。
现代人只需通过15年时间,就有机会把哥白尼、伽利略、牛顿、达尔文、门捷列夫、爱因斯坦等历史上的巨人们所拥有的知识全部囊括在脑中。但是,现代教育却没有教育出另外一个哥白尼、另外一个伽利略、另外一个门捷列夫,甚至另外一个爱因斯坦。所以,应该还有更重要的获取知识的方法。
4.2. 摆脱经验的局限
除试错、观察、阅读之外,“正确地思考”才是获取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的主要手段。
古代对因果关系的认识有局限,现实生活经验让他们体会到万物必有因果。当看到风吹动树叶时,他们认为是某种力量造成了风,并把这种力量认为是神。托马斯。索维尔概叹达尔文的伟大。因为他几乎是第一个有完善的能力、跨越长达几百万年的时间、彻底摆脱“个体感知”局限去“正确地思考”的人,也因此使后来无数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建立并完善一种突破人类自身局限的系统的思考方法——“科学方法”。
“每个人内心都充满了恐惧,所有的恐惧其实都源自于我们害怕未知。于是恐惧是永恒的,因为我们永远不可能什么都知道。托马斯。索维尔的类比特别精巧。他说,在茫茫而又无垠的未知空间里,我们的‘知识’只不过像其中的星球一样,而星球与星球之间的空隙不知道要比那些星球本身大出多少倍。所以,我们需要‘信仰’、‘希望’、‘爱’、‘奇迹’,甚至子不语之‘怪力乱神’等被学者们称为‘必要之幻觉’之类的东西去填补这些空隙才感觉心安理得。”
关于文字的重要性,作者插入一个例子,电影《基督山伯爵》中一个片段。就是法里亚神甫要求埃德蒙帮他挖地道,作为交换,他教埃德蒙知识。法里亚神甫在里面把知识称为比自由更加宝贵的无价之宝。
作者特别提醒,“体验”的局限性。因为
A, 个体的经验有限。例子有强光喷嚏反射的解释,色盲的发现;
B, 群体的经验有限。这种局限来自于人类的寿命有限;
C, 不仅存在无法通过个体或者群体经验获得的知识,还存在与现有经验相悖的知识。
类比是有效的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但是如果存在与现有经验相悖的知识,,类比就失效了。这一小节是比较难以理解的。以沟通为例。市面上的沟通技巧书告诉我们,秘诀是“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但是有时当面对“双方立场上都无法考虑到的问题”呢?探索未知,寻求真理,几乎所有的困难都来自于如何正确的理解“可能与现存经验相悖”的知识。这就需要“科学方法”。作者的建议是,应该分别阅读至少3本关于科学史和科学方法的书籍。
人类进化到今天的高度,然而,每个人出生的那一刹那,几乎跟其他动物站在同样的起点上,心智也要从0开始进化。然后,要用相当长的时间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文字运用能力,再通过阅读摆脱种种局限获得更多的知识。而后还要学会逻辑、通过科学的方法思考问题,然后才可能成长为(用“进化”来类比更好一些)真正意义上的人。这条路上,也有相当比例的人进化到一半不到的程度,就自以为是去了。
牢记这世界上确实存在“与现有经验相悖的知识”,再把此作为现存经验,用它去类比未知。而后,必须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论”,挣扎着进化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类。当然,谁都有放弃的权利。
4.3. 提高自学能力
4.3.1.1. 自学能力的基础技能是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包括:甄别输入的信息是否可靠和有效;需要记忆的,就记住,并反复记才能真正记住;不能全部记忆的,就要文字存档,并且要想办法保证将来能够找到;刚刚输入的信息如果与以往曾输入的信息类似但不完全一样的话,要花时间仔细甄别,以便将来使用时不出差错;如果与以往信息关联的话,就要想办法弄清楚究竟是怎样的联系。
这里作者写了仅仅一段话,却包含了大量的信息量。不具备这种阅读能力,或者不曾思考过阅读能力的人,估计是不能理解这其中的巨大信息量的。这一小段话其实就告诉了我们真正的阅读是什么样的,我们该如何阅读。
4.3.1.2. 检索能力是建立在相当熟练的阅读能力之上的能力;
当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时,就会发现图书馆的好处。现在的搜索引擎也提供了同样的功能。
4.3.1.3. 写作能力在自学能力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作者指出一个误区:在我们的教育中,把语文和文学过分紧密的联系起来,从而忽略了文字最根本的作用:写出简洁、有效、准确、具体的说明性说理性文章,记录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使文字起到传递信息、积累经验,共享知识。
4.3.1.4. 实践能力是自学能力最终能够转化为真正价值的根本;
背了单词坚决不造句,从来不去读英文文档,从来不写英文文章。不知道看英文原版书就是很好的使用英文的机会。有不认识的词,可以去查字典,每个单词都认识,整句话看不懂,那就去查语法书,如果还是搞不清楚,再发问。但是很多人都放弃实践。
作者说:“有的时候我甚至觉得我能在新东方做英语老师仅仅是因为我会查字典、翻语法书,然后再加上一个搞不清楚决不罢休的心态而已。”作者的建议是,完全靠自己去学一样东西,不管是什么,并且一定要学好,学到比相当数量的人都好。他建议去自学一门计算机编程语言。因为,关于计算机编程语言的文档,互联网上有最广泛最全面的资源。并且,优秀的资源往往是英文文档。也顺带着练习了英文阅读理解能力。
4.3.1.5. 永远保持开放的心态;
大脑有个运行机制叫“选择性输入”。在人身上表现为:只能听到自己喜欢听的,只能看到自己喜欢看的。虽然它属于自我保护机制,但对于挣扎着发展心智的人来说,它是个可怕的敌人。对抗的办法,也是纸笔。有空的时候,或者定期,把目前暂时无法理解的,或支持的,或反对的,或无所谓的观点记录下来。并写详细理由和实例和为什么。这能让人获得他人无法拥有的处理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反刍”。
4.3.1.6. 了解学习的进程。
学习进展与时间的关系是一条不规则、上下起伏,但总体上升的曲线。像华尔兹,进两步退一步。
4.4. 正确对待老师
这一节主要是针对学生讲的,不过有些地方对于非学生也有用。可以把老师的角色替换自动为领导。对于老师,作者提出几点要注意的:
a) 不要因为讨厌老师而拒绝学习;可替换为:不要因为讨厌领导而拒绝精炼业务能力或者进修;
b) 不应该过分依赖老师,把老师神话;
c) “做得最好”与“教得最好”往往根本不是一回事,可替换为“本事最大”与“管理最好”不是一回事;
d) 用自己的学习结果衡量老师往往并不正确,可将之比喻为医患关系,病治不好,可能因为是绝症,或者患者不配合;
e) 无论哪一位老师都有出错的时候。同理,领导都有出错的时候;
f) 老师讲得是否精彩,与学生本身的知识储备也有极大的关系。举例,《少有人走的路》的作者中,讲到他在听一个名人演讲后,受益匪浅。但是后来与在场的听众交流后,竟发现,他们感觉毫无所获。
g) 老师就如书店里的书,不是每一本都精彩。
作者称未进化完整的人为猴子,这把那些不称职、以老师为职业的人骂得可真够狠的。最后一段话,着实有趣。对被正在被折磨的有潜力进化为人的小猴子提了很多的忠告,其实对于大猴子也有用。遇到猴子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憎恨或者厌恶,放弃自我进化的权利和意愿,最终到死还是只猴子。另外,作者提醒,即使是猴子,也有正确的时候。
4.5. 通过改变态度改变自己的世界
作者说,只要你改变态度,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会因此改变。如果你衡量自己的资源后发现,必须通过考试的方法获得通行证的话,那么最好从今天开始热爱考试。作者在新东方教了6年托福考试,目睹了通行证的宝贵——最终只有10%的人获得。世上有很多条路通往你要的幸福,但是每条路上都需要通行证。
作者非常详细的指导了如何准备考试。首先就近上辅导班,如果没有条件上,也不要遗憾。每个地方的好老师都是少数。利用互联网和搜索引擎,可以找到很多信息。花一个月时间,就能相当了解某个考试。
而后,搜集资料。真题、题库,以及其他参考书。多问,但是在提问之前,尽量自己找答案。实在找不到,记下来。提前整理好所有要问的问题。
做题。每道题都对应着某个学习难点。做错了,一定是某个学习难点没搞清楚,记下来。之后全面补习。即使做对了,也要看看其他选项,想想都针对着哪些常见错误。做题没有整理习惯的人,永远在任何考试中拿不到高级通行证。
除整理外,经常找时间重新审视自己的记录。很多时候,只能通过重复锁定问题所在。
最后的终极技巧是,把学会的东西教给别人。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被教者的提问,往往令你发现你的想法还有很多不全面的地方。
4.6. 耐心培养记忆力
作者告诉读者,不要相信自己的记忆力。举例:他曾经想引用刚刚读过的书里面的一句话,结果说了不到一半卡住了。他正窘时,他父亲叫他去那本书拿来,翻到那句话看看。等他拿书回来,他父亲递给他一个笔记本,记满了典故,被翻得烂烂的。而且每个典故下都记录了引用的日期,备注了,那些典故、句子、趣闻、轶事、笑话都可以说明什么问题,用在什么地方。所以,他记忆力超群的父亲,每次引经据典时,举座皆惊。都是因为耐心的记笔记的结果。
作者还介绍了记笔记的方法,把页面分三个区域,左侧是提示栏,用来简化笔记;主要内容是笔记;下方是概要,用一两句话总结每页的笔记。记笔记,可借助符号简化书写。作者推荐了录音笔,最近在他博客里推荐了IPAD。
5. 小心所谓“成功学”
5.1. 人人都能成功,你是否相信
世界上所有资源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身上的分布情况可以用正态分布曲线近似表示。只有1%的人在资源上极端贫困,只有1%的人在资源上极端富有,大部分人属于中等水平。
对于不能接受资源稀缺的人,他们采取的方式有逃避和幻想。比如主张清心寡欲的迪奥根尼斯(Diogenes),比如预言物质总有一天会极端丰富的卡尔。直到西方经济学正视资源的稀缺性,研究“如何运用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
5.2. 成功的定义——“成功学”的核心缺陷
很多人所定义的“成功”,归根结底就是“高人一等”,即“牛X”。然而,建立在比较基础之上的成功,必然难以持久。因为总是有人比他们年轻貌美或者英俊潇洒,收入更高、权力更大、地位身份更尊贵、财富数量更庞大。
有人看透这些,选择了逃避。认为“万物皆空”。这在李笑来看来也是心智力量太弱的表现。另外一些人看透这些,选择了坦然接受。他们运用自己的心智力量去分辨哪些快乐或者幸福是必须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之上的,而哪些快乐或者幸福是无需比较同样可以获得的。然后把时间花在寻找甚至制造哪些无需比较就可以获得的快乐与幸福。这需要付出代价。然后无怨无悔地生活,尽情地欢乐,平静地痛苦。生活无法彻底回避比较,但是,事实上无需比较就能获得的欢乐和幸福也确实太多太多,只不过常常被人们忽略。
作者建议:把自己要做的事情罗列出来之后,分辨哪些是事情获得的快乐不是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上才获得的,然后标记并优先实施那些无需比较的方案。
5.3. 个案分析——“成功学”的方法缺陷
个案分析法起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哈佛商学院首创的“案例分析”教学方法。但是它有局限。商学院“承认有缺陷但不得不使用”。其中常见的有“以偏概全”,如爱迪生的名言;“单向成立”,如XXX成功是因为坚持不懈,所以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逻辑混乱”,如字母分值的总和=100然后得出结论“态度改变一切”。
5.4. 努力是应当的,无须强调
每个人都面临着自身一定的局限,而现实又是“资源不仅稀缺,并且分布很不均匀”,所以,每个人都要努力、奋斗、挣扎,无论是谁,无论他原本是什么样子。但是接受现实很困难,另外“努力”是应当的,却不是天生的。每个人天生拥有的是与“努力”相悖的一个习惯——懒惰。除了懒惰的阻力外,还有个大多数人没意识到的“最终的困难”究竟会困难到什么程度。体育竞赛一点点的差异就是天地之差。在任何学习过程中,如果把进步程度投射到纵轴上,把学习所需要投入的时间和经历投射在横轴上,得到的曲线往往与“对数曲线”非常类似。有些人不仅一贯努力,并且分外努力的原因来自于他们认真的观察和清楚的思考:最终的困难远比想象中的更加困难。
5.5. “我是独一无二的”——最浪费时间的错觉
作者初看“你是独一无二”的说法时,狠狠激动了一把,然后跟很多人一样抱怨了一下这个不公平的世界:为什么给独一无二的我一个跟别人一模一样的命运?!作者26岁时大彻大悟后,审视他曾经相信过得那些信条,这是让他哑然失笑的一个。他认为这个信条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让人想入非非,并因此虚度时光一事无成。每个人在生理条件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不能证明别的什么东西。
作者的朋友来问他问题,他说出想法后,得到的反应常常是“你说的确实对,可是,我的情况比较特殊……”,作者就闭嘴了。一个人一旦认为自己的情况比较特殊,就可能永远无法接受别人的建议。接受自己与别人没什么不同,至少没什么本质性上的不同,是心智正常正常的重要前提之一。
作者在遇到麻烦时,会告诉自己“你并不孤独”,遇到麻烦的并不止他一个,他只要寻找解决方案就好;当遇到意外惊喜时,也会这么说。告诉自己遇到这种所谓幸运的人并不只他一个,所以,应该为此高兴,但没必要大喜过望直至失态的地步。
井底之蛙从细微的角度来讲,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并不知道其他井里可能也有青蛙,和与它一样的想法。
5.6. 留心成功者说的话
成功者不会去讲述所有的细节;
成功者在讲述自己成功经历时,都会有意无意地夸大自己成功所付出的代价。这来自于成功的荣耀取决于难度有多高,也为了保护自己,还有观众或者听众的支持;
成功者在讲述自己成功经历时,往往会有意无意掩盖错误。这来自于认知偏差或者遗忘。
成功者的经验即使正确,也不一定适用于你;
作者的建议是:努力从失败者身上汲取经验。因为身边的成功者很少,成功背后的东西难看清楚,成功者又会有意无意地美化和包装他们的经验。而观察失败者就容易得多,而且失败也是显然而确定的,失败的原因往往很容易确定,你身边的失败者数量,显然多于成功者,观察的机会也多。
“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挺傻的。”
5.7. 不要相信“运气”,更不要相信“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相信运气其实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运气,只不过是因小概率事件发生而产生的感受而已。概率是独立于任何人存在的,因此绝不会因人的期望就发生任何变化。
越是脆弱的人越希望获得控制权,同时越是意识到自己没有控制权时就越害怕。艾默生说:弱者相信运气,强者只究因果。
苏轼总结过的生活态度: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如果一个人对现存的尴尬不愿意承担责任,最方便的一个做法就是抱怨坏运气。
天下所有的骗子下手第一步,就是想一切办法让受骗者相信“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受骗者一旦相信,就会在这个想法带来的压力之下做出非理性的选择。实际上,当你没准备好的时候,对你来讲,不存在任何机会。
5.8. 打造人脉不如打造自己
从一个例子开始。幼儿园的小朋友交朋友。玩具多的孩子更容易被其他孩子当做朋友。但是玩具最多的孩子朋友并不一定最多。很多人所谓的“友谊”,实际不过是“交换关系”。资源多的人更喜欢,也更可能,与另外一个资源同样多或者质量对等的人进行交换。
被公认为优秀的人,通常显得低调。但事实上往往并不低调。因为他们无意去惹恼身边那些在他看来“平庸”的人,因为他们有这样的体会“与这些人交流,沟通成本太高……”
有些资源依赖出身和运气,有些资源却可以从零开始,比如学识和才华。都是可以通过努力必然获得的东西。努力只不过是“每天至少专心学习工作6小时”,耐心则是“要与时间相伴短则至少5年,长则20年”。
如果终有一天,你已经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你会惊喜于真正意义上的有价值的所谓高效的人脉居然会破门而入。甚至,你会获得意外的帮助。如果你是一个优秀、有价值的人,那么就会有很多另外优秀、有价值的人为你提供帮助。
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集中精力改变那些能够改变的,而把那些不能改变的暂时忽略掉。专心打造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独立的人,比什么都重要。
真正的关心最终只有一个表现:为之心甘情愿地花费时间,哪怕“浪费”时间。因为,当你把时间花费到一个人身上的时候,相当于在他身上倾注了你生命的一段——哪管最终的结果如何,反正,那个人那件事都成了你生命中的一部分,不管最后你喜欢还是不喜欢。
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往往取决于他多大程度上可以脱离对外部世界的依附。
5.9. 关于“成功学”的最后一点啰唆
作者崇尚个人奋斗。他说对成功学啰唆这么多,来自于布鲁诺差不多的心境。个人奋斗没错,但是在这个谬误满天飞的时候,很多人都忍不住像他一样呐喊。不管最终有无成效。因为不忍心看到美好被扭曲,伟大被误解,现实被拒绝,原本可以实现的梦想被弄得支离破碎。
6. 更多思考
6.1. 最节省时间的方法:学习
教育的失败在于:学生毕业之后,就发誓再也不学习了。
拒绝学习,本质上就是拒绝做人。因为几乎只有人类才有能力有机会“终生学习”。作者曾多次尝试劝一朋友花20学习一下批处理命令,被拒绝;劝另一朋友花10分钟学习Google上通配符的使用,被拒绝。为什么?因为
a) 他们拒绝学习之后就不知道学习之后的收获;
b) 进而就不知道学习后的收获是什么,更不知道收获有多大;
c) 既然对学习的好处无从了解,自然就没有学习的动力。
进取之路上的人往往觉得更加吃力而并非轻松,因为天外有天;平庸之路上的人往往洋洋自得而非自卑,因为他们总能遇到比自己更差的人。
有过最终习得某种技能经验的人,就知道在习得的瞬间,整个世界都变得不同。(本人学自行车、学游泳就有这个体验。)因为你有能力做更多的事了,你就不再存在于原来的世界;因为你所习得的技能,而拥有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例如,你最终熟练使用一门外语,你原本生存的世界就多了一扇门,跨过那个门槛就是另外一个世界。作者痴迷于学习,就是基于以上的体会。每次他掌握一门新的技能(是否足够精通,或者是否比别人强实际上根本不重要),就感觉自己重生一次。作者学会BASIC编程语言,他当时并不知道它给他这一生带来无穷的好处,甚至不知道他已脱胎换骨;当他学会了当众演讲,世界就变了;当他真正学会了如何教书,才发现他已经身处另一个世界,他早已重生无数回……
“学会起码一种技能很重要,无论它多简单,多没什么大不了,学会它总是可以让习得者了解到习得之后与之前的大不同。
一旦拥有了一个起点,学习欲望就好像是发了芽的种子,无论多大的石头都压不住它——它会越来越茁壮,越来越坚强。其实,那些拒绝学习或者一不小心受了影响而已经把“学习”两个字妖魔化了的人真的非常可怜,他们每天都在挣扎着想要“管理时间”, “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却不知道他们因为当初不肯花费十几二十几分钟而其后一生少做了很多事情,错过了很多机会,并且一生只有一次却都没有过好……”
总结这一节,作者解释的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6.2. 被误解了的效率
没有任何人可以100%有效率。
在做时间预算时,一定要留有空间。因为1,极可能有意外事件发生,要留些时间处理意外事件;2,必须用适当的方法休息、放松,以便恢复良好的状态去做更多的事情。
首先,确定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大部分时间花在工作和学习上,就是以工作为导向的人;大部分时间花在享受欢乐上,那就是以生活满足为导向的人。前者可用一天可规划时间的61.8%去工作学习,剩下的38.2%的时间去享乐,因为正常人都要做很多工作学习之外的事情;后者可用一天可规划时间的61.8%去享乐,剩下的38.2%去工作学习,因为你还要想办法养活自己。
每个人的专注能力不同。长时间打电子游戏、打麻将,以及除了吸毒什么都不干的人,专注的能力无以复加,但是这些人本质上是被自己大脑控制的人,而不是控制自己大脑的人。这样的人心智发育不是很健全,因为太容易满足于并仅仅满足于简单的感官刺激,而很少甚至无法感知那些需要通过复杂劳动才可以获得的那种心灵上的愉悦。
通过一定的练习,人能够完全或者部分地摆脱大脑的控制,进而完全或者部分地控制大脑。方法就是,列表查看每天做的事情里,有哪些是无趣但是非常重要的,那些事有趣却不重要的。如果你一整天就在做非常重要的事情,其中有一些是无趣的事情,那就意味着,你已经完全摆脱大脑的控制,成为大脑的主人。
事情不一定非要做到极致。一般做到61.8%以上的成绩,就意味着你必须放弃很多才可以获得。很多人半途而废,就是将目标设定得太高,并对高目标要付出的代价毫无认识。作者说他很多快乐都建立在自知之明上,知道自己的优点也知道自己的缺点,也不大可能做白日梦。例如他当英语老师,他知道他会成为一个很好的老师,但是自己的某些局限,他不会成为像俞敏洪式的人物。作者说:那又怎样呢?我一样过得很好。作者去健身房锻炼,发现自己的基因很好,稍加锻炼,就可以使肌肉饱满。但是他不会想练成像健身教练一样,因为那需要大量时间和睡眠。他不想用时间和收入换取和健身教练一样的身材。但是他说,“我又何必一定要100分呢?61.8分就是我现在这样子,一米七二的身高,体重维持在75到80公斤,腰围控制在两尺四左右——挺好。”
挑出一件你认为重要的事儿,做个时间表,在未来一个星期乃至一个月的时间里,每天至少专注于这件事儿2个小时。
在不喜欢的事情上专注2个小时,未经训练肯定做不到。训练的方法是时间分割法。如果需要专注2小时,即120分钟。那么就把当天任务分解成6块,每一块用20分钟完成。把20分钟作为专注的基本时间单位,每个时间单位过后休息5分钟,想办法犒劳一下自己,可以喝杯咖啡或牛奶、抽支烟、给朋友打电话。在属于休息时间的5分钟之内的最后一分钟,重新振作,尝试着恢复状态之后,进入下一个基本时间单位——另一个20分钟。
于是在规划时间的时候,你就明白,为了能够完全专注120分钟,你最终需要规划出差不多150分钟左右的时间开销。这个方法简单而有效,所以容易坚持。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你就能够自如地专注在你应该做的、非常重要的事儿上了——无论这事儿有趣还是无趣。
6.3. 效率低下的根源:回避困难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显得很忙,却拿不出成绩、做不出成效?
因为效率差,根源在于他们只做简单的事情,而回避有难度的工作。而合理的时间安排应该是这样的:简单的部分要迅速做完,而后把节约出来的时间投放在处理困难的部分上。(投射到骑车的比喻就是:在平坦无岔路的笔直大道上,就该快速的骑;在十字路口、人和车流量大的地方,就该放慢速度骑。)
“学习上,比如:准备托福考试,天天只做阅读听力,但不去练习口语和写作;工作上,比如:做项目计划天天讨论what,却从不提及how;生活上,比如,天天对恋人说我爱你,却从来不花时间想想人家真需要的是什么……都是同样的恶习在背后:专做简单的,回避困难的。”
回避困难的人往往不是故意的,并早已给自己找到借口“喜欢做有创意的事情,那些事太枯燥,确实提不起兴趣来……”作者拿自己的经历举例:他的词汇书《TOFEL核心词汇21天突破》这些年一直卖得很好。最初他花了9个月写完。那本书最重要最核心的创意是:通过语料库分析而后统计词频再反复筛选出来的“托福考试中出现2次以上17次以下的核心词汇”。收集处理语料库文本大约花费一个月不到的时间,而统计词频,由WordSmith软件完成——只需几十秒。剩下的八个月,在做最没技术含量,最枯燥最无聊的“拷贝、粘贴、编辑、整理、审阅、修改、反复……”。
毕淑敏曾在书里说,一杯咖啡,最重要的成分不是咖啡,而是水。回避困难的人就好像干吃咖啡粉末一样。
6.4. 提高效率的最有效方法:克服拖拉
丢钱包的人都不是故意丢的,办事拖拉的人也大多并非故意拖拉。
人们对防止丢钱包想出了很多办法,但对防止拖拉却束手无策。在目标现实可行的情况下,不能定时定量的完成任务,通常是因为执行者的拖拉习惯。
导致拖拉的原因,多在于大多数人喜欢先做甚至只做自己喜欢的。而喜欢做某事,其实很可能不过是因为那件事相对简单,容易获得奖励而已。
办事拖拉实际上是“学习能力欠佳”的最终表现,克服办事拖拉的毛病,应从全面正视任务开始。现实生活中,基本每一个任务都是“系统工程”,即每个任务其实总是由许多需要不同技能的任务组成。
所以对策是: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花上一定时间分析完成任务所需的各种技能;
正视自己在这些技能上的熟练程度;
如果有欠缺,那么a,短期:求助别人;b,长期:求人不如求己:开始学习;
测算时间:把自己最擅长的部分放在后悔可能是优势策略;
养成记录的习惯,以便随时监督自己;
按部就班完成计划。
这就是自我管理的策略。如果把整个团队比喻成一个人,那就要花时间分析每个人真正擅长的是什么,而后分析每个拆分出来的小任务所需的技能。
6.5. 把生活节奏调整得慢一点
作者以他去健身的经历为例。最初他坚持去健身馆的动力是恐惧。因为他得了中度脂肪肝,大夫说“才三十出头,就中度,可惜了……”把他吓着了。
健身馆里有个现象,很多人交年费,却很少去。常年坚持的人数占总会员数量的千分之二不到。在健身馆想判断哪些人是坚持很久的人,方法是看他们的身材,最好玩最有效的是观察他们的表情。他们的表情平静、从容、放松,但却专注。他们会做很长时间的准备活动,然后开始规律地完成当天锻炼,并且补上相当长时间的放松活动。
为什么那么多人无法坚持?一个可能是,他们最初的时候一下子练得太狠了。比如,跑步是最有效的减脂方法,但是大多数人用错误的方式跑步。一上跑步机,就把速度调到65以上,10分钟之内已经上气不接下气。事实上,有氧运动大约20分钟之内,消耗的往往只是水分,30分钟之后才开始消耗脂肪。正确的减脂跑步方式应该是慢跑。慢跑到稍微气喘,就改为快走,等气匀了再改为慢跑。这样就很容易坚持到30分钟。然后在接下来的10-15分钟之内,如果体力允许的话(通常要经过一两个月的适应),就尽量快跑,或者至少强度比前30分钟再高一点,以便消耗更多的脂肪。
很多人的计划之所以不能坚持完成,是因为计划实际上是“超人计划”。
在一个所有人都匆匆忙忙的世界里,想放慢节奏实在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但是应该记住:凡是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慢慢做——做很久很久。
长跑的技巧是:到了最后100米才开始冲刺。很多人都反过来,一开始就拼命冲刺,然后就索性不跑了。会员们总是不得已才健身,健身馆的教练则抱怨会员的想法不切实际,他们说:“理论上,一个人积累那些脂肪花了多长时间,那想把那些脂肪消耗掉,大致也要花同样的时间。”
为什么那么多人总是幻想“速成”的方法?因为他们松懈太久了,现在突然发现时间不够了,最后期限马上就到了。这几乎是所有人的本性。这种本性催生了素食也,无数的培训机构,减肥药产业。
正确的策略是,想办法提前预知自己需要怎样的技能,然后确定那是一个可以通过练习真正掌握熟练的技能,而后制定长期计划,一点一点的执行该计划。很多忙忙碌碌却又碌碌无为的人,一生都在追求实际上根本得不到的东西,最后的出路就是:要么对人生失望,要么选择某个宗教而后寄希望于来世。
6.6. 做个不迟到的人
迟到除了尴尬之外往往还有其他的损失,可能是经济上,信誉上,以及一些当时并无法看到的潜在损失。所以应该想办法避免无意的迟到。方法有:
a) 养成规律生活的习惯,规律的生活会使你自然地变得相对容易守时。
b) 因为大脑常会忘记一些重要的事情,应付的方法就是每天检查自己的时间表至少三次,比如上午10点,下午2点,晚上10点;
c) 完成任何一项任务,实际上花费时间通常比原计划的更多。所以,假定自己做的每件事情需要的时间比想象中更多一点;
d) 如果计划中需要涉及交通时间,一定要把交通时间估算好。在途中可以带上书,可以是有声的。并假定你永远都会遇到交通堵塞;
e) 在约定时刻,最好假定其他人都会迟到。并可计划在这等待的时间里的应对策略。比如事先查查约定地点附近都有什么,然后如果提前到了,就可干点别的;
a) 6,谁都会迟到,即使自制力再好,偶尔也会神奇的迟到。所以,轻易不要嘲弄和责备迟到的人。
6.7. 关于开源节流的几点建议
时间管理上,最有效的“开源”方法之一,就是“尽量同时做两件事情”——但必须认真选择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
作者关于“节流”的提醒如下:
a) 不要盲目地试图减少睡眠时间;人和人的区别就像车和车的区别,有的车油耗多,有的车耗油少。有的人一天需要8小时睡眠,有的只需要4小时。自己是什么样的车,并不是自己可以选择的。作者说自己是一辆油耗非常大的车。他的应对方式是,把夜间睡眠时间缩短到4个小时,中午12点左右,找个时间想个办法打盹30分钟。到下午6点左右,再找个时间和地点打盹30分钟。这样他削减了3小时的睡眠时间并同样精力充沛。作者花了2个月时间学会这种方法。
b) 尽量不要减少与家庭成员和亲属交流的时间。家庭是最重要的,因为哪怕再狠极端的情况下,依然支持你的,通常只有你的家庭。作者建议的方法有,偶尔给家人打个电话问候一下。打电话可在等公汽或者在银行排队时进行。甚至,可随身携带一个本子,记录每一次打电话给家人的时间(如果天天通话就没必要),如果很久没打,就把当天的日子记下来。当你发现自己正在无所事事,比如在火车上,已经把随身带的小说读完,却还有30分钟路程,那就该把本子拿出来,看看是不是该给谁打电话问候一下。在假期回老家,吃饭时把手机关掉,在陪家人看电视时,同时用笔记本写博客;如果晚上很晚回家,要在天黑之前告诉家人可能要晚点回去。因为你是成年人才知道要想尽一切办法不让你的家人为你操心。(此段可见作者的一片孝心。他曾在家人病重时,辞职回家陪家人几年。)
c) 最好不要放弃你的社交时间。美国著名作家斯蒂芬。金确实能够做到彻底独来独往,完全不依赖任何人,并且非常快乐。但是前提是,他是个勤奋的天才,他的稿酬给他带来用不完的收入,他的怪癖使得他在于别人交流时体会不到任何乐趣。但是世上大多数都是平凡人。平凡的人终有一天需要别人的帮助,或者安慰,或者陪伴。而这些不能强求。别人如何会心甘情愿花费时间在你身上呢?a,你要学会不停地帮助身边人,最有价值也最被重视的并不是金钱帮助;b,想尽一切办法运用你的资源为值得帮助的人提供帮助,当身边的人求助时,尽量想办法帮助,确实无法提供帮助,要当机立断告诉他,确实做不到;c,主动帮助别人。而主动帮助的最基本方式就是共享;d,在决定是否给人提供帮助时,要考虑对方是否值得帮助。优秀的人往往获得更多的帮助。要想提高社交质量,最好多花时间和精力,把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哪怕只在某一方面。
6.8. 不要浪费时间去“证明自己”
证明自己是大多数人自然的愿望。它本身没有错误,但是却是最浪费生命的一种行为。
为什么你明明比身边的人强,他们却坚决不认可你?a,很可能事实上,只不过是你“觉得”你比身边人强而已。每个人都有这种倾向;b,人们普遍并不自知,总是高估自己。所以,就算确实比别人强,其他人可能真的并没有察觉到,因为他们也同样觉得自己比别人强。
你比别人强一点,根本没用,真正有用的是,你比别人强出很多很多才行。但真的到那时,你身边的人就不再这个方面跟你比较。然后跟你比你不如他们的地方。
作者按平庸与出色,有理想与无理想,把人分成四格表。了解自己是个漫长的过程。作者自己的精力是:30岁,惊讶而平静的接受自己事实上心智平庸;过了30岁,惊喜而意外的发现自己的肌肉基因很出色;再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智的成熟,渐渐发现过去所谓的理想有太多无意义的成分——但不是“理想幻灭”,相反出现了渐入佳境的感觉。
如果别人的看法和评论,本没法影响你自己的状态。但是一旦你为此心烦意乱,甚至产生一些无聊的行动,那你就不仅倒霉而且可怜了。因为你已经被左右了。被别人左右,是一个人最可悲的状态之一。
6.9. 最浪费时间的句型:“要是……就好了!”
这个句型是用来表达后悔情绪的,而后悔最浪费时间。因为于事无补。
人后悔是因为知道时间不能倒流,还有,无法接受自身的现实局限。过去的事情无法更改,现在的烦恼无济于事,但是,将来的尴尬也许可以避免——如果现在的行动没有出错的话。
6.10. 自卑是浪费时间的罪魁祸首之一
每个人都有一个“愿望的自己”,一个“感觉中的自己”,还有“真实的自己”。如果这三个貌似相等,就已经很快乐幸福了。然而更多的人,这三者却不同,导致了各种扭曲,从而使我们做出各种违背理性的决定和选择。
所有可能的扭曲,几乎全部来自“感觉”。而感觉是非常不准确,也容易受影响,,甚至最可能被误导。例子是魔术。魔术都是利用我们感觉上的缺陷和盲区来达到神奇的效果。
外表,是最容易产生感知扭曲的一方面。人与人的差别最容易分辨的就是外表。但是,感觉却没那么容易获得真实。如果一个人帅,让又觉得自己帅,那么他“感觉中的自己”约等于“真实的自己”时,人们会说他很自信,他自己也会觉得非常自信。当他“感觉中的自己”远超过真实的自己时,人们会评价他自负,而他则可能因这种感觉误差而在其他地方付出他意想不到的代价。在一个人相貌超出平均水准时,通常这个人不太容易自卑,而就算他“愿望中的自己”可能超出“真实的自己”,但是往往不会差于“感觉中的自己”。但是,如果一个人的相貌低于平均水准,通常,这个人会因此自卑。而他“愿望中的自己”就更可能远远超出“真实的自己”。而“真实的自己”总是通过各种方式纠正“感觉中的自己”。于是“感觉中的自己”是受限制的,“愿望中的自己”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二者之间的差异就形成了自卑。
作为社会的一员,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整个社会向他灌输的观念有些可能是错误的。因为这个社会的观念不过是绝大多数人观念的组合,这观念中必然包含扭曲的感觉。在所有社会里,对个体心理健康最不利的,来自于整个社会对“自卑”的定义。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社会里,“自卑”都被定义为负面的,“自信”才是健康的,而“自负”也是负面的。假定在一个“感觉”都是符合真实的社会里,所谓的“自卑”、“自信”、“自负”都是不存在的概念。然而现实却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因“感觉”的本性而自然扭曲的世界。
为了自己的心理健康,很多时候我们确实有必要漠视甚至忽略整个社会灌输给我们的观念——因为很多时候那不过是“整个社会的扭曲的感觉”而已。(这个看法与《相约星期二》莫里教授“拒绝社会主流文化,坚持建立自己的文化”惊人地相似!)
作者在于学生大量交流中反复发现一个现象:越是优秀的人越是容易自卑。假设A非常优秀,但与所有人一样,他不是完美的。A在某方面优秀,而其他方面并不是非常优秀。而优秀的人往往对自己标准过高,甚至想当然的认为自己在各个方面都应该相当优秀。于是A的优秀面(99分)减去A的不优秀面(65分)=34分;而另外一个没那么优秀的人B,在某个方面还算优秀(80分),相对于他不优秀面(60分),差距=20分。更优秀的A比B要承受更大的落差,那么更优秀的A会感受到更多的痛苦。
从这个角度出发,资质在各方面都处于平均水平的人更不易自卑。资质处于平均水平附近的人,从概率角度出发,几乎不会遇到极大的落差。于是从自我感受出发,芙蓉姐姐是完全没有理由自卑的。从客观角度出发,芙蓉姐姐的自信抑或自负,其实与其他人也完全没有任何关系。可问题在于,竟然引来了愤怒——那到底是谁在自卑呢?被芙蓉姐姐激怒的人们心里可能是这么想的——我都没怎么样呢(我自认为比你强多了),你凭什么跳出来?!
症结就在此:自信与自卑的衡量标准是在自己身上呢?还是要以别人为参照物呢?事实上,既不该在自己身上,也不该以别人为参照物。解决方案是:1,停止嘲弄别人。2,尽量漠视自己的优点。成熟的人总知道如何让别人舒服。很多时候,所谓的“谦虚”和“低调”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的优化策略。同时,优点与缺点之间的落差也被弱化了。3,在自己的语言使用中,把“优点”和“缺点”两个词都替换成“特点”。4,适当地放纵一下自己。承认自己是一个有缺点的人是让心智获得解放的前提。自卑不过是正常的感受,只不过被定义成负面了而已。“虚荣”是每个人再自然不过的愿望,同样被定义为负面。只要不伤害他人,不损害他人利益,对自己身上的缺点不必苛求。如果因此别人受伤了,有问题的不是你,而是别人太脆弱了。
拿出一张纸一支笔,左右罗列出自己的优缺点,然后试着去了解别人是如何看待你的优缺点的。作者的经验是屡屡吃惊。这个过程中,完成的是:了解“真实的自己”和“感觉中的自己”,以及二者的差异,甚至还有“他人眼中的你自己”。仔细分辨自己的缺点,有没有可能会伤害他人,如果有,请想办法克服。无伤大雅的缺点,适当的在那些方面放纵一下吧。对你克服“可能会伤害他人的缺点”有巨大的帮助。
6.11. 时间不一定就是金钱
时间是这世界上对任何人都公平的资源。每个人每天都只有24小时,每个人的每个小时都只有60分钟,每个人的每分钟都只有60秒,每人每天一共有86400秒。然而每个人的时间价值是不同的,有时甚至是天地之差。每个人每天都能从时间银行里领到86400秒,每个人的任务就是把它花完。时间银行不接受存款,并且每日注销余额。也不提供赊账。
时间不一定是金钱,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把时间转化为金钱,也不是每个人都把时间转换成同等额度的金钱。拿出纸笔,列一列,问问自己,我的时间究竟可以标价多少?
想办法从理解上把抽象事物变为具体事物——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抽象事物。因为把时间具体化为金钱,就开始格外爱惜时间,并开始动脑思考“我应该如何运用我的时间呢?”
大多数人对逻辑、数学不感兴趣,因为他们无法感知这些无形的、抽象的理论会给他们带来怎样有形的、具体的好处——事实上,这些好处本身也同样或者可能是更加无形和抽象的。
6.12. 被低估了的今天
急功近利是所有人的本性。只不过,少数人通过心智的力量弄明白了:急功近利往往是一个风险高于回报的行为模式。
为什么人们会自然产生急功近利的想法呢?原因是大脑倾向于低估未来回报的价值,同时,倾向于高估当前回报的价值。
人们普遍相信他们在明天会拥有比今天更多的金钱,也普遍相信明天会有更多的时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大脑的局限让人们以为将来有足够的时间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你知道了你的大脑有怎么样的局限,就会想办法挣扎着反过来控制你的大脑,运用心智改变命运。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作者是这么看的,他想明白要控制自己的大脑,因此突然发现,他比别人多了一个玩具,而且是玩不腻的玩具——自己的大脑。
7. 从此时此刻开始改变
7.1. 万事皆可提前准备
作者在做教师培训时,经常被新教师夸随机应变能力强。作者说其实夸错了。他之所以显得游刃有余,是因为之前做过太多的准备。之所以做那么多准备,是因为曾经出过丑。所以在准备任何一个讲演是,他都花费很多的时间认真考虑自己的每个观点,每个事例,甚至每个句子可能引发什么样的理解和反应,然后逐一制定相应的对策,才可以心安理得地上台讲演。
甚至,他有“课前恐惧症”。(提前准备与演讲恐惧,与哈佛幸福课教授多么相似啊!教授每次除了提前准备,还会在课前跑步半小时克服恐惧。)作者说从未克服恐惧,却还好做到了习惯恐惧。努力的方法就是课前做很多很多的准备。准备的内容必须足够多到实际讲课内容的两倍以上才会心安。作者说他父亲的话也帮了他:“相信我,你并不孤独”。他知道很多人都害怕当众演讲。作者举了一个苏联特工自传里的例子,特工训练过很多次的求生动作,在最后关头救了自己一命。因为所有的高级特工都明白一个简单的原理:任何动作演练到一定的次数,就能做到甚至在无意识的情况下都可以准确完成的地步。
所以,大多数事情都需要提前准备,也都可以提前准备。
7.2. 提前准备的好处
提前准备的好处往往只有经常做提前准备的人才可能真正体会。作者非常详细的谈提前准备的好处,以便让哪怕从未真正提前准备过什么事情的人,也能够明白提前准备的种种好处。
1.1.1. 所谓“灵感”
作者说,读书的过程中,格外有趣的是,当需要某一类书时,好书会自动出现。
作者讲作文课时,总有学生抱怨找不到例子。他就耐心告诉学生说:“例子这东西,就跟钱一样,是攒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凡事不过靠积累。”作者上课举的观点和例子,是他早已记录在笔记本上的观点,并随后积攒了若干例子备注在观点旁边。
素材积累很重要。如果有确定的方向或者目标,那么就可以积累很多原本不可能想象的素材。这是为什么呢?作者在闲来无事翻阅笔记时,又是无意的发现这其中的奥秘,举例是鸡尾酒会效应。解释是,“对特定信息的注意力”会使人拥有神奇的能力在非常嘈杂的“噪音”中一下子挑出需要的“我们所关注的信息”。
这涉及到潜意识。大脑灰质中存储的各种信息只有不超过12%的是有序存储的。这部分被称为“有意识的”,更多的信息,或者是信息碎片,或者是无序储存,甚至是很难有意识地直接调出,就是我们称为“无意识”或者“潜意识”的部分。梦是潜意识存在的最基本的证据。
随着信息输入越来越多,大脑就需要越来越多的灰质细胞。科学家发现使用两种及以上语言的人,有更多的灰质细胞。颅腔的大小是有限的,于是灰质细胞的增加,导致灰质密度越来越高。于是,灰质细胞之间就越可能由神经元连接起来。于是就产生了“融会贯通”的现象。所谓“死记硬背”的同义词是“博闻强识”,苏格拉底说“所谓智慧就是记忆力”也是科学的。
作者认为,大脑存储着大量的信息,大部分以潜意识形态存在。它们就像是鸡尾酒会中无序而嘈杂的“噪音”,有时我们“对特定信息的注意力”会使得我们“神奇地”捕捉到那些与“我们关注的信息”相关的某些信息——这很可能就是“灵感乍现”。
所以灵感还是靠大量积累出现的。
李敖说他看的书很少会忘掉,因为他读书方法非常独特。他把看过的书切开,然后分门别类。背面有用的话,就把它影印出来,或者一开始就买两本书。切开后整理出来,把要看的部分分类存留。分类有他自己的方法,分得很细。任何书里有关的内容,都进入他的资料夹。当他要写小说是,需要资料,打开资料写一下就好。或者发生什么新闻,就把资料打开,两个一合并,文章里克就写出来了。他记的只是资料的标题。标题按照他自己的习惯分类。基本用英文字母排,偶尔也有中文。李敖说,自己博闻强记,记忆力好,因为记忆力是可以训练的。记忆力就是不要偷懒,看完一本书,就要大卸八块,进了资料夹,才算看完。他这方法就有系统的归类到资料中。把看过的书的精华抓出来,扣在资料夹中。
1.1.2. 所谓“能力”
作者认为,在学习工作上,一个人在某方面的能力究竟有多大,几乎直接取决于此人能在那方面提前多久进行过准备。很多人的失败,仅仅是因为时间规划上的失误。以出国为例,一个学生如果想出国,希望在明年的秋季入学,那么他最好在今年年底之前递交所有必需的材料,包括各种考试的成绩单、个人陈述、推荐信等。这样的话,他为了能够按时提交材料,起码要在今年6月份前后考完GRE的作文考试,并且在10月份前后考完GRE的其他部分。托福考试,最迟也要在今年10月份考完。比较理想的是在今年年初就已经拿到成绩。而托福、GRE考试,如果要一个换的名校高额奖学金的成绩,至少需要两年时间的认真准备。在此之前,要有相当扎实的基础。
个人陈述和推荐信,即使找专家辅导,也需要至少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与申请者反复沟通,才开始第一稿的撰写,而后再经过多次的修订。
每个环节都可能出错,比如到最后期限才意识到该准备考试了,比如订不到考位了。而已经订到考位的,仅有20%不到的考生最终可以获得有意义的成绩。
不仅在留学上的选择如此,在面对任何选择,包括求职工作,大多数人的失败与慌张都是基于同样的机理。准备不充分的人必然面临的困境。
很多学者的结论是“很大程度上,财富决定智商。”但是地球上所有控制巨大财富的家族都经历过白手起家的过程。穷不过五服,极少数人有耐心做两三代人才能完成的计划。突破困境的基本方法就是,早一些开始准备。想想吧,有些人可以提前一两辈子开始准备一件事情。时间也会让你每一天多一点点从容。
鸟先飞不是因为笨,而是因为聪明。了解耐心的好处,就会投入大量的时间。与投入的时间相比,聪明、勤奋之类的因素实在是微不足道。
7.3. 成功的核心素质:耐心
所谓坚持不懈,本质是时间的投入。大多的努力不过是简单而又貌似枯燥的重复。“一杯咖啡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水。一杯咖啡里98%都是水。”那些简单而又貌似枯燥的重复就好像咖啡里的水一样重要。
作者教学的经历告诉他,对学生多一点耐心,最终竟然是自己获得的更多。耐心从何而来?来自于了解。然后了解本身也是需要耐心的。作者自己的耐心,他认为是来自于小时候弹吉他的经历。为了弹会弹好一个小节,都要练上几十遍。所以他做事不怕重复。天分是2%的“咖啡粉末”,也需要那98%的重复作为“水”,才可以冲出一杯清香的咖啡。
7.4. 越早醒悟越好
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都会觉得时间过得越来越快。
反思能力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也因此拥有了类比能力。类似现有经验的存在,会提高我们对新事物新思想的理解效率。“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流传了千百年,为什么总是不起作用呢?解释是,需要太长时间才可以获得的经验很难传递。因为缺乏现有经验作为支撑。
失败的青少年教育,都是因为简单粗暴而又愚昧的无视孩子们所拥有的“现存经验”。教育孩子的方法也很简单。在某一天,做一件让孩子印象无比深刻的事情,而后记录这件事情,包括时间、地点与事件,然后妥善保存。大约两三年之后,在孩子某一天抱怨时间过得太慢时,把记录翻出来给他看。首先,起点在7岁左右,其次,起码两三年后,而后再过三五年。这样的体验,不仅将使孩子永生难忘,还会影响他此后一生对时间的精确认识。(可以推测,这是作者的父亲对作者做过的教育。)
人们心智能力的差异,带来了人生的差异和时间质量的差异。蝴蝶效应、“失之毫厘,差以千里”,这些都是“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依赖”。有些人,可以运用心智力量忽略眼前的纷纷扰扰,专注于别人看不到的许多年后的精彩。今天任何一个小错误,都可能在将来被无穷的放大。为了将来的正确,我们今天就要做到尽量不出错。
很多人宁愿死也不愿意思考。然后用天下最累的方式生活而不自知。因为接受现实需要勇气,同时,更难接受的是已经在现实中浑然不知地浸泡了许多年而面目全非的自己。
开启心智,就等于重生。而心智的开启,不过是一个挣扎的念头而已。但,还是挣扎一下吧,因为无论如何,我们早晚要为自己的过去买单,逃不掉的。
爱因斯坦说:“用当年我们制造它们的思路,我们根本无法解决任何麻烦。”
越早醒悟越好。